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天意人心 (第2/4页)
换。相较而言盂德起对樊兆彦最为忌惮,自从曹淳升任副统领后,黑骑军便一直归于他麾下。曹淳从军三十余年,在中下层将士还是甚有威望,邱亦生麾下将士虽心仍有不服者,但迫于军令,唯有从命。
“对了,刚刚接到密报,华长风已经接令了。”樊兆彦对楚铮笑道。“他可比邱亦生那愣头青识时务多了。”
楚铮点了点头。华长风绝对是一帅才,不然郭怀和盂德起也不会对他这么看重了,但正因如此,遇逢大事华长风免不了心中另有盘算,而不是一昧盲从,这一点楚铮早已了然于胸。
楚铮突然一笑,道:“不过如此一来,那刘倚山可就有些失落了。”
樊兆彦呵呵笑道:“那也是没有法子的事。”华长风身边那位副将刘倚山虽出身平民。但此人贪图荣华富贵,早在数年都就已暗中投靠樊兆彦,按原定之计华长风若拒不从命,就由他执掌兵权。可樊兆彦真没想到华长风真的就这么忍气吞声从命了,着实让人感到意外,看来只能以后在别处补偿刘倚山了。
不过如今方家和楚王两家暗争又起,樊兆彦不想再谈此事,随口道:“眼下还有个难题。这邱亦生虽已拿下,但他确实是一不可多得的悍将,历次大战均以他麾下黑骑军为主力。老曹虽资历深厚。但毕竟已是上了岁数的人,这还真是个头痛的事。”
楚铮沉默片刻,忽拱手道:“末将愿率麾下为先锋!”
“不可不可。”樊兆彦一惊,连声说道,“五公子,樊某知你武功高强,但毕竟初临沙场,万一有何闪失,樊某如何向太尉大人交待。”
楚铮沉声道:“既是身处军中,请副统领莫再以五公子相称,楚铮只是北疆大营一普通将领而已,自认可担当前锋。请副统领思允。”
“五公子,你这不是为难樊某么?”樊兆彦有些气急败坏,“这个……就算五公子想要军功,机会有的是,又何必急在一时?”
“此战之后末将便要离开军中重回京城,要这军功又有何用。”楚铮看着樊兆彦,道,“末将只为请战。”
任凭樊兆彦如何劝说,楚铮如铁了心般要求领兵为先锋。樊兆彦没有办法。考虑了许久断然道:“也罢,不如这样,秦军已是三面受敌,能与我部相抗应不超过五万人马,且大都为步卒,重型器械如武钢车等均摆放在与突厥阵前。待长风所部和东突厥出击后,樊某率大军正面攻击,楚将军由你率一万黑骑军从侧翼斜插而入,伺机直取薛方仲帅营。”
楚铮平静地说道:“遵命!”他之所以强烈请战,的确不是为了战功,楚铮不愿日后回想起这段军中岁月,记起的尽是些不堪之事,这般做法或许可以让自己心安一些……
或许亦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这边樊兆彦想了想,心有不甘,忽道:“请战之事我准允了,不过你那三千禁卫军暂且归于樊某帐前,另有所用。”
楚铮一急:“副统领,这……”
樊兆彦微怒道:“楚将军!樊某现已是阵前主帅,自有决断之权,楚将军莫要得寸进尺了。”
“此事决无商讨的余地!不必再说了。”
在樊兆彦心里,自己与楚铮不同,终究长年在边疆,就算一朝中小吏也不便随意得罪,这三千禁卫军中大臣子弟着实不少,樊兆彦可不愿日后总被那些京里官员暗中下绊子。
楚铮无可奈何,告别了樊兆彦回到临时搭建的营地。刚坐下来,传令兵就到了,命禁卫军携行至统领大帐前侯命。
樊兆彦存心不给自己反悔的余地啊。楚铮哀叹了一声,只好让人将邓世方等禁卫军将领听了过来,把军令说了,邓世方与许唯义等人听了面面相觑,这几人都是官宦子弟,事情发展到这等地步他们大都已隐约猜测到了几分,心中均有些惘然,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
邓世方是楚铮的副将,见没人开口,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楚将军,各位同仁,既然军令都已到了,我等还是理应从命。这个……世方认为,诸位都是军中将领,当前首要之事就是如何安抚军心,其实说到底仗怎么打都是上峰的事,无论是我等还是普通士卒,按军令执行就是了,这亦是我大赵军规之首条首款所明文规定,无需多想。”
楚铮没想到一向沉默寡言的邓世方能说出这番话来,接口说道:
“世方刚才所言正是我想说的,军令如山,你们这就去准备吧。另,管好你们虎下军士,否则就算统领大帐那边大度不追究,本将军也绝不会轻饶。”
冯远问道:“我等去统领大帐,那将军你呢?”
楚铮瞪了他一眼:“就你多话,本将军去哪里难道要向你禀报?”
冯远正待再问,却被许唯义硬是扯拽了出去。
这几人走后,楚铮坐了下来,无奈地叹了口气。想当初这三千禁卫军来到北疆,可以说是一腔热血,可如今对阵的并非突厥而是变成了西秦,恐怕所有人都会觉得有些尴尬。对此楚铮也毫无办法,完全是自己自作自受,回想起来发现自己很多时候先前所做的准备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成为鸡肋,有的甚至成了绊脚石。
真可谓世上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除了神仙,没有任何人可以算无遗策,面面俱到……
※※※※※※
初升的晨日不知何时躲进了厚厚的云层之中,天色忽然变得阴沉下来。
薛方仲接到禀报,雪狼骑与赵军王明泰部联手已将西突厥先头部队逼退,不由稍稍松了口气。可没过多久又有人来报,西突厥再度停下集结,薛方仲心中咯噔一沉,忙来到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只见不远处西突厥正在快速调动兵马,明显分成两路大军,马鸣萧萧,刀光隐隐。而从他们身后不断涌出的,正是东突厥!!!
…………
…………
薛方仲感到一阵晕眩,不由一个踉跄,忙以手扶住木栏。周围秦军众将领似都在观察敌情,竟无一人上前搀扶,所有人在沉默,彼此间都可以听到沉重的呼吸声。东突厥的出现,而且西突厥能如此从容地聚拢残兵。连本应与南方赵军对峙五万大军也在其中,一切已不言而喻。
“报……”
一个浑身是血的斥候跌跌撞撞地爬上高台,勉强行了个军礼:“启禀大帅,北方……北方发现胡蛮,约有六七万人之多。”
这番话更是让众将的心沉入谷底,沈从放问道:“北路赵军是何状况?”
那斥侯目露愤恨之色:“北路赵军现已后撒数里,与那胡蛮会合了。”
“郭怀!”薛方仲从牙缝中迸出二字。文心手打组隼风手打,仅供试阅。
身后秦军众将早已按奈不住,破口大骂。何成孝道:“大帅,赵军自陷不义,我军还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