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离别 (第2/2页)
河边,高灵儿紧紧依偎在孟小儿身侧。 “过几日我就要走了。”孟小儿还是说出了这句话。 “去哪?回家吗?是不是禀告父母来娶我呀?”高灵儿笑道,“我可是要八抬大轿的那种,毕竟是富豪的闺女。” 高灵儿一下子抛出了三个问题,孟小儿不知道先回答哪个,一时陷入沉默。 两人就这么坐着,看着小河流淌,听着水声,感觉整个世界都静止了。 孟小儿不再教高灵儿作画,而是教高灵儿写字。 富家小姐生活优越,自小惯的没边,跟刺史家的小姐没法比,有了作画拿笔的姿势基础,高灵儿学的很快。 吕栞天比预期迟了一天回到高府,这次没有书信,只有孟希伯捎来的话,说是去凤吟山吧。 比这口信还有份量的是吕栞天手里的一把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大杆刀,只是腰间瘪的很,没拿一点银子回来。 孟小儿问道:“银子呢?” “庄主说了,去刺史大人那里随便拿,这里你也说的算。”说完,吕栞天补觉去了。 作为刺史大人相中的人,在旁人眼中孟小儿受到的待遇不菲,一辆豪华马车,一队护卫人马,廊州守将亲自护送。 一大包沉甸甸的银子,一大摞厚厚的银票,不用孟小儿张口,刺史大人也知道怎么做。 临别那天,空中飘起了雪花,高灵儿捧着赶制的裘皮褥子披在孟小儿的肩头,看的那刺史大人快要落泪了,口中喃喃道:“要是子墨有个meimei就好了”。 孟小儿朝身后看了一眼,随后登上马车。
众人依依不舍,互道别离。 唯有高灵儿一动不动站在原地,紧紧的裹着身上的裘衣。 “兄弟,你可早点回来,哥会想你的。”高胖子口无遮拦地喊道,惹得公羊子墨对他另眼相看。 廊州守将沙摩丹一声喝令,马车启动,一队扈从徐徐启程。 高灵儿背过身去,几颗豆大的泪珠顺着脸颊滑落。 孟小儿探出头,对着身后的人群喊道:“灵儿,要是想我,就去凤吟山找我。” 凤吟山,高灵儿记住了这地方。 廊州出北门到黄江,路途虽不远,可荒废了几十年没有车队走过,实在难行,幸好雪势不大,一路上没多少耽搁。 想那十几年前,这条官道甚是繁华,来往车队络绎不绝,自打孟希伯一怒之下拆了浮桥,两岸不相往来,最近几年才重修于好,只不过习惯了绝交的客商不敢冒险趟这条路。 一路上走走停停,尤其快要到了江边,雪大路难辨认,马车一不小心可能出了路轨,陷入泥水中。 到了黄江边,白茫茫一片,浮球若隐若现的横贯江面。 孟小儿下了马车,对护卫到这里的沙摩丹说道:“就送到这里,回去吧,免得那边误会。” 虽说西武没向天下发那道诏书,可在世人眼里不过一张纸而已,孟小儿没理由让西武治下的将军穿着铁甲淌过黄江护送自己到凤吟山。 沙摩丹留下五名精壮扈从,换上平民衣物,随孟小儿上山。 孟小儿看着满头满脸堆着雪花的军士扈从,大喝一声:“赏。” 吕栞天从随身带着的包袱中摸出银两,一人一锭。 军士不知道眼前的大人物什么来历,还要将军亲自护送,单就这么爽快的赏字,已经让他们心满意足。 江面结着薄冰,浮桥上覆盖厚重大雪,走在上面要小心翼翼,一不留神可能滑到江里。 过了江,孟小儿顿时觉得空气都更冷了一些,顺着江边依稀可见的小道,众人慢慢前行。 行了半日,才见到几户人家。 吕栞天只说他们是离这里最近的凉州出来打猎的,大雪封了路,借宿一宿。 朴实的农户依江而活,平日里靠着到江里捕鱼到几里外的集市上换点铜钱过活。 看着手握兵器的随从,农户也不多说,腾出了一个房间给看似公子哥的孟小儿。 孟小儿自然不会白住,让吕栞天给了两锭银子,算是花费。 农户感激不尽,说大雪把江面盖上了,几日都没见到鱼腥了,抓着银子笑呵呵去打酒给贵人们暖暖身子。 屋里生起火盆,顿时温暖如春,孟小儿又让吕栞天多给几锭,在弄些熟rou来,高兴的老农直道“够了够了”。 不知路途的孟小儿朝身边的一名扈从问道:“离凤吟山还有多远?” 扈从回道:“约莫还有六七十里。” 孟小儿暗暗骂道:早知道不下雪的时候来了,这弄得,浑身发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