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观星台 (第2/2页)
也许有人会说,上古文明的巅峰是玉器。 这其实是错误的,玉器再贵重,终究是天地自然生成,而彩陶则不然,他是人们利用智慧,将火焰的温度,彩绘等诸多手法融为一体,用普通的泥土做出来的巅峰。 所以在古代,每一件彩陶都是异常珍贵的。 其珍贵程度远在今日的玉器之上。 供奉在观星台最中央的这个彩陶,又珍宝中的珍宝。 本来是放在上古观星台之上,是上古用来计算天文和历法的工具。 这个彩陶看起来像是一个开口的瓦罐。 但是俯视就会发现在罐口共有十二个太阳,清晰可见。象征历法中的十二个月,标志着十二月太阳历。 每个到达观星台的人,都会被这个精美的彩陶所吸引。 他们赞美太阳,崇拜太阳。 但是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在每个太阳的下方,还有十二组对顶山。 这十二组对顶山的上方都有一个清晰的红点,这个红点就是太阳的象征,这也是彩陶才能赋予的能力。 这十二组对顶山才是整个陶器的精华,要远比十二个大大的太阳重要。 十二个太阳仅是表示十二月太阳历,而十二组对顶山却标识着十二月太阳历的历法原理。 孙星官执掌观星台已经十数年,但是他对这个彩陶还是情有独钟。 每当清闲之时,就喜欢抱着这个从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法器,仔细的揣摩。 “中轴线这组对顶山,表示出山,落山的太阳,属于天文!” “十二个大太阳,标示太阳年的十二太阳月,属于历法。”
“这个陶纹,是伏羲连山历的最佳图解,又不仅仅是天文历法图解,而是日常使用的天文历法图。” “这里还有计算日子的方法,口沿部分的阴阳错顶山。” “真是神奇的上古天道文明!” 孙星官小心翼翼的捧着彩陶,眼睛里流露出迷离之色,嘴巴不时发出啧啧之声,好似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 不论是大乾! 还是乾帝盘! 或者是天下苍生! 都完全被他抛到了脑后,他的心中只有彩陶上所体现的天文历法,已经上古伏羲神农文明的向往。 “传说中的上古观星台规模是现在的数倍,而且还有十二根神柱耸立在四周,上古人王伏羲就是通过对天空中太阳的观察,已经地上阴影的伸缩,精准的测量出了十二个太阳月的存在,并且测定每年共有三百六十五日,误差精微到时刻!” “真不知上古天道文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可惜,游牧的黄帝族南下,将伏羲族打败,并且推倒了代表上古文明的巅峰之作观星台。” “为了防止上古文明的复苏,将浑天说变为盖天说!” “这也预示着上古天道文明的终究,中古人道文明的开始!” “虽然人道文明在不停的试图掩盖消除上古天道文明存在的痕迹。” “但是天道文明并没有被彻底的消灭,他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伏羲老冉庄子一脉相承,这是天道文明!” “黄帝孔丘孟轲一脉相承,代表的是人道文明!” “现在人道大昌,天道文明衰败!” “可惜了!” “可惜了上古那么伟大的传承。” 孙星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仿佛想到了什么,竟然幽幽的叹息起来。 “孙大人!” “陛下召见!” 身穿灰色大氅的太监见星官抱着一个彩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没有发现他的存在。 等了半晌,发现这位星官还是没有清醒的迹象,这才上前轻声说道。 “哦!” 孙星官听到有人轻声呼唤自己,这才从自己的世界中走了出来,迷离的眼睛也恢复了神采。 “原来是公公到了!” “不知陛下召唤本官所谓何事?” 孙星官看着颐气指使的灰衣太监,也不害怕,更没有偷摸的塞银票。在他想来,人间的纷争,朝堂上的斗争都实在太过无趣。 甚至说,从黄帝开始的人道文明都是一个错误。 他的全部心思都在天文还有天道文明之上,那里会有心思打点。 至于说被小人中伤,得罪乾帝盘,被罢黜,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 这样他就可以全心全意的研究自己的天文,还有残留的痕迹,只言片语中去了解探索那个未知的上古天道文明。 身穿灰色大氅的太监看着无欲则刚的孙星官,眼睛中不由的流露出古怪之色。 这位星官绝对神都官场中的一个奇葩。 不喜欢升官! 也不想升官! 整日就是埋头在宇宙星空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