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贞观_第四十八节 又升官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节 又升官了 (第2/2页)


    李二面无表情,手指甲顺着玉如意上的云龙纹络不紧不慢地走着,象是没听见。

    李二头上平天冠两端垂下来的十二排冕旒上的颗颗彩珠却在**热舞,哗哗直响,蹦起老高,都打脸……

    李二在笑!

    咬着牙笑,身体抖得像筛糠……

    魏人镜又把大芴放到了鼻头前装近视,巴掌宽的牙芴此刻也盖不住咧到腮帮子的大嘴,满口的白牙更是都快飞了出来。

    “咳”

    李二清清嗓子,背起手,拿着如意不紧不慢地敲打着后背,摇头晃脑哼着小曲走了。

    苟德白!

    看看总导演走远,程知节伸手轻轻一提,把男一号直接从坑里给拽了出来,象提个大白罗卜。众人伸头一看,原来李愔身子旁边的土都是虚的,中间还塞了明黄软垫、靠背之类,大大小小一堆,正是李二龙座上的七件套……

    哎,可怜天下父母心,小六王爷,您就长点心吧!

    几个叔伯大爷赶忙上去拍拍打打,帮李愔清理着身上的浮土。

    半个时辰后,裴潇洒垂头丧气地来到御花园,往中间一站:“圣上、太上皇有旨,着即免去李愔梁王之爵,发送泾阳军前效力。原兵部校尉甘林擢升为骁骑右将军,辅助尉迟敬德退敌并兼调~教皇子。另,该员前所奏种子一项,聚齐后即由李愔督送。抵后即行垦种,不得有误!钦此!”

    李愔一把打开程知节摁着自己脑袋的手,象弹簧般从地上蹦了起来,握拳咬牙,昂头挺胸,鼻孔中的尘土喷得老高!

    ……

    什么叫“老大难问题”?老大一发飙就全没问题!

    自打听说李二为了半袋玉米碴,差点把自己的亲儿子挖坑埋了。大唐各道、府的大员们坐不住了,立马亲自动手,把辖区里所有昆仑奴浑身上下篦了无数遍,但凡这些黑家伙过过手的东西也都统统充公没收……

    三天后,半人多高的一袋玉米,两麻袋土豆,四十六个大大小小的南瓜就堆在了李二的龙案前。

    李二捧起一把玉米,眯着眼笑着,看个没够;又抓起两个土豆,在手里掂掂份量;眼睛一亮,小跑着过去,抱着脸盆大的南瓜就是不撒手。要不是太监劝着,说是历朝历代没有哪个皇帝这样的,又扭脸看见史官正拿着玉管在旁边记着,李二就搂着南瓜睡觉了。

    三个时辰后,鼓吹齐奏,李世民亲率文武百官从大明宫南门鱼贯而出。身后,二百名骑在高头大马上的神策军护着一辆马车缓缓而行,车里装着即将送往泾阳城,交给甘林的“三宝”。

    新任“督送官”,身穿蓝青大褂,头戴璞翅小帽,一脸愤恨地坐在一个大南瓜上,手里的鞭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抽着脚下装满土豆的**袋。

    车外一声炮响,惊得李愔一哆嗦,随即又是鼓乐齐鸣、炮声震天。

    李二闪到路旁,大手一挥:“走咧……!”

    百官跪送。

    民以食为天,这就是大唐的天!

    驾辕的老军扬手“叭”地打了个鞭花,二百名高大威猛的神策军护着大车向着泾阳方向麟麟而行。

    车中的李愔身子猛地往后一倒,骨碌碌,大大小小的南瓜压了一身。

    李愔愤愤地从南瓜中钻出来,鼻中怒哼了一声:“甘林、甘林,咱们这就算开始啦!”

    他慢慢从怀里掏出一方小金印,冲着印钮上的小金龟哈了哈气,用袖口擦拭着,眼中寒光一闪:“嘿嘿,甘、林,你可别忘了,小爷还担着兵部羽林卫中朗将的军职呢。就这只小金龟,哼,咔咔咔,拍死你!”

    ……

    强推第二天,推荐、收藏续增,一路飙升,十分感谢各位兄弟姐妹!

    码到现在,对大唐,对贞观,对当时的中华各民族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也觉得这是一个自己再学习的过程,其中有许多乐趣,汇成了笔尖下的故事,穿插进了各个人物身上,是分享,也是对各位兄弟姐妹厚爱的回报!

    大家手中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都来之不易,投给了小牧,可不能糟蹋了,这就是动力,这也是鞭策!

    再次感谢!

    球赛开始嘞,不敢在家折腾,一是怕吵了老人、媳妇和孩子,再则看球人越多越好,没有叫骂,怎来乐趣?

    于是,没有红袖添香,只有一帮大汉好哥们,啤酒、烧烤外加小炒,此处不怕吵,夜宵,夜宵,凑个热闹!

    下次给大唐来场球,专胜棒子、矮子,黑小子!

    不是精神胜利,而是希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