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节 老兵神勇 (第2/2页)
个漂亮的刀花出现:“太轻,太轻!” “元帅,这是九十斤,还轻?” 甘林大是诧异,随即明白过来,冲着大家朗声说道:“咱大唐铁帅神力惊人,区区九十斤,自然是不够用的。对于兵士而言,九十斤够重了。” 叔宝门神爷也上前取了一把,仔细观察起来,做工不错,一瞧便知,钢火非常好。 “甘小子,这刀要他们加重了些。你说一般的配刀五六十斤,有些轻,好歹也得八九十斤吧。” 叔宝门神爷嘱咐着甘林。 “元帅说得极是,小子下去就办,只是……” 听得甘林话语吱唔,大家都立起耳朵,想听听他嘴中的“只是”后面到底是什么玄妙。 “一把刀就得三十两银子,还有一副盔甲,又得八十多两,这里外里可就一百三十多两了。还要弓箭、马具,再加上衣物、干粮,一个兵士全身上下,没有三四百两银子拿不下来。这还不包括战马的购置和饲养,草原上干狗日的突厥人,没有马可不行!” 甘林异乎寻常地笑了起来,随手摆弄着横刀,脸上的皮rou中恰到好外地嵌着虱子多了不怕咬的无奈和悲凉:“幸好,上个月缴获了颉利三万匹骏马,要不然,就这三百把新制刀具也不敢打啊!” 略一停顿,回身冲着眼中已有泪光的诸葛田、谢钧方和裴东青等人边招手边吸鼻子,似有无尽酸楚:“来来,各位,咝……咝……穿上盔甲,不妨来试试!” 盔甲?还有盔甲!能试穿?!
这就类似于后世有了开战斗机上天的机会,一帮人谁个不争先,就差踩着前面的人往前上了。 诸葛田年已六旬,走路都有点打晃,可一听能穿上整套的盔甲捯饬起来,立即来了兴致。三两下把大袍脱了,交给儿子拿着。 看看诸葛田行动了,谢钧方和裴东青等人也一拥而上,两人还为了一顶大盔争执起来。最后还是后面突然伸出一只手助阵,让裴东青得了去。 裴东青对援助者视而不见,大鼻孔朝天,自顾自地穿戴着披挂。 父亲和儿子有时就是这样,心中有默契,面上却不承情,待到自己为人父时,再回首才知父爱无边。 这也是人生一趣,只是懂得珍惜就好。 在薛仁贵、皮三定和长孙冲等人的帮助下,诸葛田、谢钧方、裴东青和另外八、九个手快的客人把盔甲穿好。 诸葛田一看自己浑身给钢铁包裹着,好象一头钢铁怪兽。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四十年前若有得如此一身行头,一眼相中的邻家菲菲小姐定不致许给了他人! 一把酸泪和激动的鼻涕混合着流了下来,看得旁边的雄柯很是担心这套倒霉的铠甲能否洗得干净。 怕是要生锈了! 这盔甲专门为配合大刀而设计的。穿在身上,只有一双眼睛,一双手,一双脚露在外面,其余部位为盔甲护住。 泾阳和便桥一战后,甘林发现唐朝的札甲,面部露在外面,只是护住了心胸这些要害处,受伤的可能性很大,已经不能与大刀配合,存在严重的缺陷,故而重新设计了这套盔甲。 异彩钢韧性极佳,可以打制成很薄的甲片,整套盔甲防护严密,总重量却只有旧式装具的四分之一。 诸葛田、谢钧方、裴东青他们几个精神高涨,手忙脚乱的穿戴完毕后,各自感慨着,再彼此一打量,个个象无敌铁金钢,无不是欢喜,不禁大笑起来。 甘林把眼前的民兵上下打量一通,甚是满意。我们祖先这智慧不是盖的,要不是综合了汉、唐、宋和明、清战铠的优点,自己怎能设计得如此好。要不满意都不行。 “候爷,你砍几下试试。” 诸葛田来了精神,把身子一晃。 “老先生,这……” 甘林大是意外,这位老先生竟是资深的军事发烧友,还要以身试刀,谁也想不到。 “砍,砍!” 诸葛田兴致很高,催促起来。老先生双眼闪着精光,全然不顾一把花白胡子有多半被卡在盔外。 甘林也不废话,从箱中抓起一把长刀,手腕一振,一道闪亮的刀光出现,长刀砍在盔甲上,发出清脆的金属撞击声,还伴着一篷耀眼的火花。 “啊!” 诸葛田大叫一声,把众人吓得一哆嗦:靠,候爷这回可摊上大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