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思想 (第5/5页)
兵出枞阳,从义津奇袭桐城,有可能赶在曾国荃援军到来之前解决掉多隆阿的五千八旗军。” 石祥祯道:“对,八旗军最熊包,一打即跑,这仗赢面够大。” 周国虞也说道:“听说多隆阿还是僧妖头的姻亲,一旦多隆阿被杀,僧妖头势必会怪罪曾妖头保护不周,如果能够挑起曾妖头和僧妖头之间的嫌隙仇恨,那我们圣军击破清妖围困的机会就更大了。” 石达开微笑不语,将目光投向罗大纲,问道:“纲胞,你的想法呢?” 罗大纲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曾妖头素来狡猾、诡计多端,他不可能看不到多隆阿这个弱点!卑将以为,塔妖的闽浙绿营以及左妖的湘军调走之后,必然会造成湘军防线上的漏洞,按常理,曾妖头理当重新部署对安庆的围困,以确保万无一失,可曾妖头却一反常态,根本就没有什么动静,这个现象值得怀疑,卑将猜测里面一定隐藏有文章。” 石达开再问道:“那么曾妖头的文章会是什么呢?” 罗大纲道:“自然是借机袭取安庆,但卑将一时间还想不出曾妖头凭什么来袭取安庆。” 石达开淡然道:“本王也同样弄不清楚曾妖头打的什么主意,但可以确定一条,如果我军袭取九江,曾妖头肯定同样预料不到。” 周国虞道:“袭取九江只怕不太可能!九江虽然只有曾妖头五千亲兵把守,可是城高墙厚,易守难攻,我军又缺乏攻城武器,如果去的人少了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去的人多了,安庆又有可能失守。而且,曾国荃的湘军主力从水路回援,几天可回九江,一旦我军久攻不下,将会陷于腹背受敌的绝境。” 石达开道:“容胞(林启容)出任九江府尊多年,曾挖出数条秘道贯通城墙内外,破城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迷惑安庆城外的曾国荃,让他难以判断我军的确切动向,不然,刚出城便被湘军追着屁股打,那就坏大事了。” **** 九江城内,湘军大本营。 部将罗泽南指着地图说出了自己的隐忧:“大帅,眼下闽浙绿营主力尽去,左大人的二千楚勇也离开了彭泽,原本布置于安庆西、南、北三面的多点式兵力配置已经瓦解,大人身在九江,九帅远在安庆,多隆阿将军又在桐城,三部相隔太远,首尾难顾呀。” “是啊,大帅,是不是考虑收缩防线?”部将彭玉鳞也劝道,“就近扎营以为犄角之势。” 曾国藩淡淡一笑,摇头道:“两位不必担心,本部堂自有安排。发逆不出城便罢,如若出城定叫他根基沦丧,成为一支流寇。” 罗泽南和彭玉鳞默然,但两人对曾国藩的话向来深信不疑,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事实上,曾国藩打的果然是恶毒无比的主意!他故意不对多隆阿的八旗军重新部署,听任其孤悬在桐城,就是想诱使太平军分兵前去袭击。而且曾国蕃也早料到了安庆城里的太平军已经弹尽粮绝。困境之下,太平军一定会选择出城进攻的,死守,对于太平军来说就是等死。 曾国藩的如意算盘是,一旦长毛大军从安庆出发,便立即知会赶赴上海的闽浙绿营主力,到时候闽浙绿营主力便会立即半路折回,从东面将安庆彻底围死!然后无论是猛攻安庆,还是选择围点打援、消灭出安庆的长毛偏师,湘军都将占据战略上的主动。 安庆一旦沦陷,沿长江直到江宁,长毛再也无险可守!到时候,江宁只剩下孤城一座,陷落便是早晚之事了。江宁克复,长发便像捻匪一样成了没有根基的流寇,无论他们流窜到哪里,再要想成气候就不太可能了! 这就是曾国藩的通盘计划,在曾国藩眼里,洋人从来不是大问题,长毛才是满清的心腹大患! 应该说曾国藩的计划还是比较阴险的,如果太平军真的分兵前去进攻桐城,安庆城内的兵力自然就会相应减少,到时候四面围住、猛攻猛打,攻克的可能性便要比现在大上许多,伤亡也会减小许多。 既便太平军偏师最终攻下了桐城,消灭了多隆阿所部,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但曾国藩独独没有料到,石达开敢于冒险进攻九江! 在曾国藩看来,长毛如果来攻打九江那简直就是自杀,且不说九弟的主力可以短时间里回援,就是九江城的坚固城防,单凭他的五千亲兵守上几个月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在内心里,曾国藩倒是做梦都想着长毛来打九江。 **** 就在石达开积极准备反击的同时,天京城内的洪秀全和韦昌辉也没有闲着。 满清政府和洋人的交恶,给了太平天国一丝机会,洪秀全族弟洪仁宣的到来更是让太平天国直接和英法联军牵上了线。洪仁宣曾在香港求学,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还认识不少英国朋友,这一次搭乘英国的军舰北上,就是专门来投奔洪秀全的。 有了洪仁宣的牵线搭桥,太平天国很快便和英法联军达成了合作意向,英国公使额尔金也在向议会的报告中声称,扶植愿意和大英帝国合作的太平天国取代满清政府成为中国的统治力量,将有助于大英帝国在中国的利益的巩固以及扩大。 议会批准了额尔金的报告,专门支持了太平军一大批武器,以及两艘先进的战舰——公爵号和女王号,但额尔金向太平天国提出的条件也是相当苛刻的,不但要求上海永久割让给英国,还要求沿海地区成为永久自由贸易区,英国商人在华的贸易不受当地政府的任何限制。 这条件令太平天国负责谈判的洪仁宣十分为难,谈判最终陷入僵局,那批武器以及两艘战舰便被暂时扣在了上海,并未如期交付给太平军。谈判虽然陷入僵局,但太平军和英法联军的军事准备却在加紧进行,准备对天京和上海之间的清军发起联合进攻,打通天京至上海的生命线。 **** 1857年2月,石达开首先动手,亲率四万主力出安庆北上,摆开架势大举进攻桐城,九江的曾国藩获得消息大喜过望,立即让乐骁勇的闽浙绿营主力以及左宗棠的两千楚勇折道返回皖南,完成对安庆的合围。 2月中旬,对安庆的合围完成,湘军开始发动猛攻,曾国藩守下大将罗泽守驻守九江,自己仅率五百亲赶往安庆城下亲自督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