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风雨之秋 第八十九章 河东归属 (第2/2页)
联络的中间人,他在杨国忠心中的地位也开始赶超名门韦氏的韦见素,成为他的心腹第一人。 曲池坊琅琊王府,李玹仍未醒来,黛儿一直守候在他身边,已经一夜没合眼。 快到中午的时候,陆续有一些世家子弟和朝臣前来探望,黛儿不便迎接,都是由杨光程帮忙接待。 香暖融融的卧房里,黛儿伏在案头小憩,俏脸上已是写满了疲倦。 李玹平躺在榻上,紧闭的双目微微动了一下,过了许久,他忽然睁开了眼睛。 窗外斜映来的阳光有些刺眼,李玹又稍稍合上眼睛,直到眼睛没有那种刺痛感方才睁开。 环顾房中,见到伏在矮几上的身影,李玹笑了笑,掀开锦被便要走过去。 悉悉索索的声音却惊醒了浅睡中的黛儿,她抬起头看到已经起身的李玹,不禁欣喜地唤道:“玉郎!” 李玹笑着走到她身边,轻柔地抚着她有些憔悴的面颊,柔声道:“辛苦你了。” 黛儿摇了摇头,俏脸上却是一扫之前的疲倦之色,她连忙站起身来,说道:“我去让他们给你做些吃的。” 说罢刚要走开,李玹却伸手搂住了她的纤腰,小声说道:“不用,我现在没胃口。” 顿了顿,刚要说话。外面却忽然传来了敲门声,杨光程的声音也随之传来:“妹子,玉郎醒了吗?韦见素有急事求见!” 李玹松开手,走过去打开了房门。 屋内因为有暖炉的关系温度尚还算温暖,但一打开门,凛冽的寒风吹来,李玹不禁打了个寒颤。 见到站在门后的李玹,杨光程先是一愣,旋即便是大喜,说道:“你小子终于醒过来了啊,快,韦见素在书房等你,看起来很急的样子。” 李玹点了点头,说道:“我现在就去,你待会帮我把王医士找来。”
杨光程点头应允,李玹又转身折回卧室,迎面碰上手里正拿着一件大氅的黛儿。 黛儿有些责怪地为他穿上衣服,埋怨道:“这韦见素怎么这么会挑时间,就不能过两天再来吗?” 李玹笑了笑,拍了拍她的小手,说道:“他这时候急吼吼地来找我,一定是有什么急事,我想,应该是今天朝会上杨国忠提议由安禄山兼任河东节度使了。” 黛儿为他穿上中衣,披上大氅,又细心地为他系好腰带,小声说道:“我们这些小女子可不管这些国家大事,只要自己的夫君平安无事就好。” 李玹笑了笑,将她搂入怀中,轻声说道:“放心吧,我没事。” 黛儿点了点头,俏皮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快去吧,大忙人。” 李玹应了一声,说道:“你快去歇息一会儿,我去去就来。” 黛儿点头应允,李玹又接过她递来的一只小手炉,转身走出了卧房。 韦见素端坐在李玹的外书房里,眉头微锁。耳畔却忽然传来李玹的轻笑声:“韦侍郎急匆匆地过来见某,可是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听到他的声音,韦见素先是一喜,旋即却又是苦笑了一声,他抬头看见身穿黑底白云纹大氅、头发简单地梳了一个逍遥髻的李玹。见他气色尚还算好,心中松了一口气。站起身来拱手道:“冒昧打扰,还请王爷见谅。” 李玹摆了摆手,坐到韦见素的对面,笑着问道:“今日朝会情形如何?” 听他提到朝会,韦见素不禁叹息了一声,回答道:“王爷昨日坠马昏迷,无法参加今早的朝会,杨国忠却正式启奏陛下,推荐安禄山兼任河东节度使。” 听到他的话,李玹脸上却没有半点惊讶之色,只是点了点头,说道:“圣上应该同意了吧。” 韦见素点头道:“早朝上杨国忠向陛下上奏此事,李林甫表示同意,其余大臣也没有人反对。” 说完,他看着李玹,见他的面上没有丝毫波动,仿佛早就预料到了一般。 李玹说道:“李林甫心里其实并不希望安禄山和杨国忠走到一起,但他之所以没有反对,这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圣上早已经默认了由安禄山兼任河东之事。这其实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就算我昨日没有发生那场意外,今日在朝中也不一定能阻止此事。” 韦见素默然,李玹说道:“既然已成定局,我们无法改变,那便任他去吧。” 顿了顿,又说道:“过几日某会去樊川,拜访杜氏。” 听到他这似乎有些莫名其妙的话,韦见素却是轻笑道:“下官知道了。” 说完,他站起身,对李玹拱手道:“王爷受伤未愈,下官也不好多加叨扰,这便告辞了。” 李玹也站起来说道:“韦侍郎慢走。” 韦见素再次拱手,然后便走出书房,从王府的偏门离开了。 李玹静坐在书房里,一语不发。 他忽然察觉到了自己的弱点所在:他的势力大多在江淮与朔方,在朝廷中拥有的实际力量还不大。因此今日就算他参与了早朝,恐怕也不能阻止安禄山兼任河东。 想到此,李玹不禁陷入了沉思。他需要仔细思考一下,该如何扩展自己在朝中的力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