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哭戏 (第1/2页)
林泽招揽丘弈,主要还是看重对方的家世和背景。 与威尔斯合作的商行,虽然定在江南地区,但国内市场一经打开,国内的市场贸易很有可能呈现出一种蓬勃迸发的劲头。 到那时候,尝到甜头的外商便会蜂拥而至,找出各种理由,强行进入中国市场,这样一来,林泽将首当其冲遭受威胁,所以他要提前一步阻止。 根据林泽记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天津作为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之一,其后便涌入很多洋行,经营鸦片、棉纺等贸易。 所以,林泽只有先一步在北京建立这个商业据点,通过北京辐射华北地区。这个,只有靠丘弈祖上积累的人脉关系,来沟通京城至北方满清贵族,形成一张关系网络。 之后,林泽便把自己的规划,大概和丘弈说明,等到一曲京戏唱完,二人也已经敲定细末。 由于第二日早朝,要觐见皇帝的原因,林泽推掉一切宴请,只粗略吃了些饭食,便匆匆的熄灯睡觉。 躺倒床上,说真的,林泽哪有心思睡觉,他这次在江南战场上战功卓著,算是积累的足够的本钱和咸丰爷请赏,他又怎么不把握好这个机会。 在上海租界里,答应了英国公使建造淞沪铁路的事情,林泽瞒不了,毕竟这大兴土木,除非整个松江府的人都是聋子瞎子,不然保准传到清廷耳中。 所以,林泽也不准备隐瞒,这件事,他将着重请奏咸丰。 还好朝廷中大大小小的事情,这位都能做主,不像后来的同治和光绪帝,样样事都得依仗皇太后,根本就是个傀儡。 至于另一件事,就是新式舰队的组建权,这个时期的海军,已经没落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最多用来打打长毛,根本就没有任何威慑西方的力量。 这一切,只因为清朝对水师的忽视,要知道,一支海军,几乎等于半个国防,所以,林泽要握紧这个利器。 林泽虽然以铁路的修筑权为抵押,向英国贷款建造,但兵轮何其昂贵,粗略估计一下,三十艘规模的舰队群将耗资三百万两,这还只是去掉后面的零头。 他林泽可不是傻子,又怎么会自掏腰包,然后给朝廷建造水师,所以,这三百万两,自然是从国库里放血。 晚清虽然羸弱,但泱泱大国,底子也丰厚。 咸丰年间虽然遭受鸦片战争、和天国起义的双重打击,可国库的收入比起道光年间少不了多少,三百万两银子,林泽相信咸丰掏的得起。 满怀心思,林泽黑灯瞎火的也不知想到什么时候,这才昏昏沉沉睡去。 第二日,睡意正浓的林泽,被昨日特意吩咐的几名亲兵,抬着送上官轿,送往紫禁城宫门口。 从官轿的颠簸中醒来,直到登上大殿,被百官那一嗓子山呼,迷迷糊糊的林泽才算是被吵醒。 也许是昨晚想的太多,睡的太沉,一个时辰朝会下来,林泽压根就在神游太虚,他几乎忘了自己这次觐见的目的。 不止林泽,其他人脸上也透着古怪。 那林泽被召进京,自然是得了皇帝的嘉许,可两个小时下来,咸丰爷竟然丝毫不提加封林泽之事。 就连其他大臣的请奏,也被咸丰一言带过,真亏的那林泽沉得住,居然能眼观鼻、鼻观心的静站一个时辰,看来此人不可小觑啊! 其实,这些大臣那里知道,林泽压根就是昨晚没睡好,早朝期间,他只是心不在焉的发呆而已,倒被一众人都误以为他精明内敛。 同样,大臣们在观察,宝座上的咸丰,前前后后也一直在观察着林泽。 咸丰故意不提封赏之事,只是为了试探林泽的心性,看对方是否能够担当重任,索性,林泽没有让他失望,从前到后,对方都只是默默聆听,毫无半分作态,果然是个能臣。 “退朝…” 小安子的呼声一起,百官跪安退去,林泽遂收回心神,正寻思咸丰爷没有提自己封赏的空档,一个传话的小太监,已经走到了林泽身边耳语道:“皇上有旨,带林侍郎到上书房议事。” “臣领旨!” 林泽心领神会,咸丰居然要私下见自己,看来,对方是要给自己开小灶啊,自己的这两件事有戏! 躬身跟着小太监在紫禁城里七绕八绕,这才走到了乾清门,上书房原名尚书房,后在道光年间被改名,具体原因林泽哪里知道,单是前面一点,林泽都费尽心思,才从小太监口里掏出。 跨过朱漆门槛,林泽才发现咸丰已经坐在地面,桌前摞了两摞奏折。 见状,林泽忙下跪拜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