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90章 建国 (第1/2页)
高欣负责接待各少数民族的土司、头人,一些小部落、山寨的土司、头人则由林子恢、周挺等人负责接待。接待任务非常的重,每一次接待就是喝酒或牛饮更确切。 问题是光喝酒不成,得在酒桌上谈判,划定各方利益。地旦涉及到利益,谈判进行得很慢,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愿意轻易让步。高欣没法,不仅要承诺联合各土司、头人兴建各类工厂,还得承诺修建通往各地的道路。 高欣也有要求,不能是好处让土司、头人占尽,各地方步同样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修建各地道路、水利设施时,当地的百姓必须出劳动力。偶麻烦事得上土司、头人负责调解。 重要的工厂管理,员工的管理,这是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少数民族地区,百姓的素质相对低,有的甚至无法沟通。管理时语言成了大问题。为此,高欣要求所有少数民族地区全部实行强制扫盲计划,学生白天上课,成年人晚上学习。 各少数民族的土司、头人同意全民扫盲、普及汉话,让高欣兴奋了好长时间。第一步扫盲,让百姓识字;随后再启动其他计划,让百姓接受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慢慢的直到同化作用。 说白了,这也是一种民族大融合,是文化的融合,不是身体的大融合。后世一些历史学家胡说八道,什么蒙古人、满清人占领、统治中原是民族大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进步。真是无稽之谈,民族大融合的目的是社会进步、科技进步、生产力进步、生产关系进步,有融合后而倒退的么? 不否认中华民族是经过无数次民族大融合而发展起来的优秀民族,从商、周到春秋战国,再到秦朝都是进行民族大融合。融合的结果是国家统一,社会进步,技术进步,文化进步、生产率提高等。那种融合与元朝、满清是不一样的。元朝、满清时期不是融合,而是屠杀,是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野蛮文明抹杀先进文明,是原始技术替代先进技术。 各地土司、头人基本都到了,总共26个民族,128名土司、头人聚集在一起开会研究。首先是选举最高民族议会的委员,在128名底色员中选举产生。其实,根本不用选举,那26个少数民族的土司、头人无可厚非的当选。 选举议长时就非常困难,26名少数民族的土司、头人是竞选者。可谁也服谁,争吵了几天,一直没进展。有时候不叫开会,完全就象是菜市场的大婶骂街。如果不是高欣在场,不时出言相劝,估计动手动脚是免不了的。 最后,高欣提出建议,议长轮流做,一年任期,26个少数民族的土司、头人轮流做议长。排序就按各人的名字笔画的多少而确定,由少到多。 高欣的提议立刻得到全体土司、头人的赞同,结果一排序,景昽的傣王刀楠笔画最少,第一任最高民族议会的议长由刀楠担任。 义长选举出来后,首先就是划分民族议会议员的名额,这事也难办,大家争得很激烈。经过几天的争论、妥协、补偿,最后达成共识,把名额分配到各地区。 其实,高欣心中明白,民族议会没有机构制约,同样是不科学的。必须再弄一个什么人民议会出来,制约民族议会的权利。只是时间短,一下子搞不出来,只能等以后慢慢弄,慢慢规范化。 随后就是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宪法、各种法律、规章制度、乡规民约。反正是什么宪法、教育法、土地法、刑法、民法、税法、兵役法、战争法、私人财产保护法、专利法、商标法、保密法、行政法、审判法等。 几天时间通过了十多种法律,其实审核的土司、头人中,对各法律条款基本都没怎么看,就是兴手表决而已。反正各土司、头人的利益落实后,也不怎么关心各种法律的事。 高欣不是议员,只有列席权,所以一般不啃声。毕竟刚组建,如果高欣不参加的话,估计什么事也别想谈妥。刀王担议长,最累的是高欣,基本什么事刀王都跑到高欣家里询问,搞得高欣象是议长似的。 高欣能理解,毕竟是新事物,刀王不懂正常。一段时间后就懂了,谁天生就是官啊!再说,各少数民族的土司、头人都不是省油的灯,都是很有心计的高智商人,学起来挺快的。 接下来就是政府的组阁,这事开始时高欣想让林子恢、周挺、孙家诚、陈灿几人中选出一人担任华夏国总统,并组成行政内阁。反正内阁成员都是现成的,就他们四人加上黑羽,五人组成内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