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帝国崛起_三百八十四章 不可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百八十四章 不可能 (第1/2页)

    赵云看着呈交给自己的战报,不断分析着眼前的况。自己虽然被包围了,但是自己并不处于多么危险的境界,鲜卑人的包围圈漏洞百出,看样子是故意露出破绽,想让我们突围,而后沿路截杀。

    可我们根本就不需要退却啊,国内的援军一到,他就只能黯然退走。难道轲比能以为国内再舀不出援助力量了?不可能,他不会这么天真。还是轲比能本意就是想吃掉援兵而不是自己的军队呢?

    “仲达,你看这轲比能有什么意图?”

    “将军,轲比能这样做,想必是有后手。现在看起来似乎是我们人数较多,但是实际兵力却是他们占优,他们这是一场有计划的突袭。从军报上看,轲比能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哈拉哈河,那里是东路军太史慈将军的要地。而后消失,现在却忽然出现在我们这里,他应该是完成了一次转战,到底是草原骑兵啊,这速度就是快。”

    “那他们要做什么?难道要困死我们?”

    “他们困不住我们的,只要援军一到,他不想死就只有退走。可我有点担心,他怕是从我们秦国内部打主意了。”

    “国内?”

    “将军,您待我不错。我也就提醒您一下,您是名将,可名将往往是毁在自己人手中的,政治很多时候比战场更可怕。”

    赵云也沉默了,道理是这样,谁都知道。况且他现在手中有接近三十万人,虽然其中一半以上是没有反抗能力的奴隶。但若是他真想造反,这些奴隶也会成为战士。都是青壮啊。这样的况下,帝王必然是既用且防的。

    不过陛下不是那种不识大体的人,自己又没有做什么过分地事。轲比能想从内部瓦解,那很难,更何况。陛下那边对自己委以重任,自然不会那么轻易的怀疑自己,可这真是自己能控制的事吗?

    长安之中,忽然兴起一股子流言,说是赵云投降了鲜卑人,正接引着鲜卑人的大军向着长安杀来呢。对于这个时候,大部分是不信啊,可架不住这传说的越来越邪乎,最后传说地赵云的爷爷的爷爷居然成了鲜卑人。赵云也成了鲜卑人。

    对于这样的流言,官府只是派人清查。而百姓更多的是当成八卦,他们一点也不在乎。就算鲜卑人向着长安而来又怎么样?当年我们可以打败鲜卑人,现在一样可以。这是一种心理优势,现在汉人对任何外夷都有了这样的心理优势。不管你来多少人,都只有失败这一条道路。

    嬴啸在宫中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同时也有不少大臣不断的上书要嬴啸小心赵云,不过他关心的不是这些流言上书,而是军报。赵云军方面已经好几天没有军报传来了。没有具体的军报,让他很难作出判断,而以现在鹞鹰传书速度,这军报早就该传回来了。

    而对于赵云背叛地这件事,嬴啸是哈哈大笑,就撂下一句:“可能背叛朕的人多了,可子龙绝对不会背叛朕,绝对不会。”可连续几天都没有收到军报。也让嬴啸的心思一天比一天沉重。

    难道赵云那里真的出现了问题?不可能。赵云绝对不可能背叛自己,就是他想反叛,他手下的将士们也不会答应。秦军,不是以一位将领的个人魅力就能煽动起来背叛的,他们为大秦而战,为皇帝陛下而战。绝对不会是某人的私兵,想怎么使用就怎么使用。军令如山固然不错,但是要他们背叛大秦。背叛皇帝陛下。他们是不会随你造反的。

    可为什么军报一直不到?难道赵云军被剿灭了?那更不可能了,接近三十万人呢。虽然正规军只有十万,可大秦地雄师是那么好吞的?不可能,他轲比能没有那么大的力量。

    桃来城前线,赵云也是忧心忡忡。算算时间,这援兵应该是到了,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影子,难道国内真的出了问题?这么大的战局,后方既然没有传书过来消息,已经整整三天了,一点消息都没有,国内出什么乱子了吗?

    “仲达,国内还没有消息传来吗?”

    “鹰站没有收到任何消息。依我看,怕是将军还要等三天才能有消息。”

    “你的意思是,我们的鹞鹰全部损失掉了?”

    “很有可能,若不然,鹞鹰传书早就该到了。草原之上,弯弓雕的人可不少,他们想必是侦查到了我军鹞鹰传书地事,最近这段时间,我观察发现,任何飞鸟都被鲜卑人大量杀,根本过不了鲜卑人地防区。”

    “这些人厉害啊。可陆路的通讯有三天时间也就到达长安了,看来我们要在等待三天了。”

    “将军放心,只要我们不出乱子,别说三天,就是守御三十天也不是问题。只要看紧屯在各个土城之中的粮草,我们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