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百九十六章 奴隶兵 (第1/2页)
李典赶到蚕陵之后,立即接收了指挥权,军队之中,最忌令出多门,一个命令向东,一个命令向西,士兵听谁的啊。所以大秦的规定,是朝廷中央专门派遣的将领统合地方军队,成为总头目,所有人都听他的,除非圣旨上有专门说明,否则都是照此办理的。 可李典却很清晰,很直接的告诉蚕陵守将孟达,对于蚕陵的防务他不插手。他只要孟达将所有的骑兵调拨给他,他要去突袭氐人的军队。可巴蜀之中骑兵不多,合格的正规军更是只有三千,其他的都是护军,还算不上正规的骑兵编制。 李典也是都要了,三千正规军和自己带来的三千骑兵合流,也有六千人,在加上那缺乏战场厮杀的万余骑兵,也有一万六千多人,这阵势是够恐怖的了。虽然这万余后备军只担任接应的任务,但是李典有信心带领这六千骑兵去让氐人吃个大亏了。 六千骑,对于大秦十五万的正规骑兵数量不算什么。可这六千正规骑兵却是足够凶狠了,李典何曾带领过这么多的骑兵。现在这个时候,更是他发挥的时候了。氐人已经开始撤退了,失去决死战斗意志的敌人,实在没有什么难打的。 他带领部队悄悄的去设伏,让那一万骑兵大张旗鼓的追击,却并不追近。作战任务自然有他们来完成,对于新兵地战斗力。李典还是很担心的,这样的新兵,打顺风仗还好,但是恶战就很难说了。 氐人在知道秦军开始追击之后,不是没有想过回一战,摆脱困境。可是统领本盘却下了严令,以最快的速度撤回去。不得有任何停留。 巴蜀在一场追与逃,而北方草原上的战争已经结束了。嬴啸并没有停止道路和土城的修建,一场战争,虽然损失了不少,可慕容部组成地仆从军却让嬴啸又有了一定的收入。草原是比较贫瘠。可贫穷地是底层牧民,贵族阶级从不曾贫穷。 仆从军如蝗虫一样席卷着草原各处,抢回财富,抓回奴隶。对于这样的政策,草原上的牧民没有多少抵抗,跟随强者已经是他们不成文的传统。更何况他们没有形成民族向心力,现在只是换了个主人,继续当奴隶而已。 奴隶有人权吗?完全没有,他们只有不停的劳动才能换地口粮。前面的道路土城能修的那么快,完全是因为用奴隶的尸骨垫起来的。现在不迫切了,可以慢慢修筑了,草原上也恢复了一定的安宁,大军离开了,部分地奴隶也回到国内去了。只有一部分奴隶和士兵继续在草原上修筑道路土城。 太史慈的大军回到了吉州,继续东北部的管理;张辽的大军大部分撤回,却依然有三万骑兵留在了才草原,草原之上没有士兵是不可以的,而这里也是训练骑兵的好地方,这三万骑兵中只有一万是老兵,其余都是新训练的骑兵。 赵云的军队一部分撤回国内,一部分继续西进,进驻到金微山一带。平定这边的鲜卑势力,同时震慑丁零人。更是对乌孙和西域诸国形成了夹击地态势。 在鲜卑人被打败后。长安一下闹了起来,草原上残余的大大小小的部落纷纷派来使者请降。丁零人也投降了。连羌人和氐人也派来了使者,不过这俩是来结盟,不是投降,倒是显示的有些特异了。 氐人的军队还在巴蜀打仗呢,他们的使者倒是在长安请求和平,嬴啸也觉得荒唐,自己还没有对氐人动手呢。他们倒是先着急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对于羌人,嬴啸报一个态度,交出韩遂,投降内迁;对于氐人,则没有任何态度,血债血偿。他们造成的伤亡太多了,更重要的是,羌人是黄色人种,而氐人却是白色人种。 现在嬴啸却在考虑奴隶成军的问题,现在的奴隶越来越多了,其中不乏勇武之士,而让奴隶成军,这也是一个很好地补充。只是嬴啸也有些犹豫,奴隶一旦成军,没有良好地管理制度会出大乱子的。 更何况商周之间地牧野之战,更是因为商使用大量的奴隶,最终数十万人被周的几万人打败。这些奴隶没有自己的财产,没有向心力,很容易被策反,毕竟他们渴望的东西太多了。渴望自由,渴望属于自己的财产等等。 难以决断啊,嬴啸找来贾诩,想问问他的意见。他是老臣了,看到贾诩的时候,嬴啸忽然有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贾诩真的有些老了。 “文和,你病了吗?怎么看你精神不太好。” “有劳陛下费心了,这没有什么。臣今年已然六十一岁了,毕竟是上年级了,体不如以前了。” “那你可要多多休息,你是朕的左膀右臂,不容有失。” “陛下放心,臣这把老骨头还算硬朗,没那么容易就倒。” “那我就放心了,朕想征召一些奴隶入军,以弥补战士的不足,你看如何?” 贾诩良久才说话:“陛下,奴隶入军是一个好办法,但是规模不能太大。一旦规模太大,会造成危害的。而且,奴隶为军,输不可靠,臣建议只在仆从军中实施,而战事还是依靠正规军来的稳妥。” “恩,若从军的奴隶,朕便提拔他们为自由民如何“那奴隶必然是趋之若鹜,可对于他们该给予何种的待遇,这又成问题了。” “奴隶军的选拔需要注意,选拔入仆从军中。给予他们护军一般地待遇如何?” “这样也好,只是陛下给予他们自由民一样的待遇,这是不是太容易了?” “那你的意思是?” “先编制各军奴隶营,奴隶进入军中,以斩首敌人而计军功。军功到达一定程度才能成为自由民,并进入仆从军。” 是啊。奴隶没有自己的财产,就是编入仆从军中他们也不会努力打劫。因为打劫的再多,也没有他们什么事。既然奴隶不能单独编制成军,便分散到各军中,每个军队编制一些奴隶,可做敢死队也可以当炮灰兵。 而奴隶一旦积累了一定的军功。就可以脱离奴隶地份,成为自由民。自由民的私产是受到官府保护地,这对与奴隶而言。实在是莫大的刺激,自由与私有财产,都是他们渴望的事,这样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而少量的编制。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主要作战还是依靠正规军,奴隶营作为敢死队和炮灰使用,却也是有很多好处。不过数量不能多,这些人毕竟不能计算战力,指望他们,那可是失败的前奏。“这是个好主意,朕在想想。对了,各地战事继续都结束了。朕要对那些胆子大过天地家伙动手了,你这里准备的如何?” 贾诩心领神会:“都已经准备好了,臣这里多的是百官的劣迹,谁的股也不干净,陛下想处理,臣这里马上就能拿出证据。” “那就好。一般人弄点钱朕也不想去管他。只要不是只顾搂钱不顾民生朕也懒得管他们。这人心不足啊,想要官员们一点也不贪那是不可能的。朕地刑法已经严酷了,可他们依然有办法绕出来,变着法子的来,真是一群天才啊。” “陛下息怒。这样的人还是少数的。” “怒?对这事朕本就没有怒。事后你将这句话传出去。朕为什么重手惩治这些官员,是因为他们勾结门阀。出卖国家,这样的人,就是在有才能朕也决不手软。这次的名单有多少?” “五十三人。” “五十多人?太少了,在翻一倍。至少要上百颗头颅才能让他们警醒,朕就不信,这么多官员,找不出五十个罪行可以判死罪的。” “能。”贾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