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百零二章 徐庶出西域 (第1/2页)
雷荣不慌不忙的说到:“事到如今,我也不瞒大禄了。鄙人徐庶,大秦散骑侍郎、军前祭酒。这次却也是为大禄而来。” 果然,果然是这厮搞的鬼。怪不得前几次都能在赵云边看见他,这家伙,不显山不露水,还以为他只是个普通的心腹或者幕僚,却想不到他有这么大的胆子,孤入营,他就不怕自己一怒将他斩杀吗? 前段时间是关心则乱,鸱是很狡猾的,只是因为他忠诚,太忠诚于小昆弥了,所以昆弥一危险,他的心先就乱了。现在回想一下,自己步步提防,处处用心,却不胜秦军的一场胜利,依然是着了这徐庶的道了。 安息的军队来的时候是多么雄壮,他本来已经和普罗塔谈好了,普罗塔只是安息的一位贵族,其胃口虽然也不少,可和秦国一比较,就好对付的多了,乌孙只需要称臣纳贡就是了。而秦国却完全不一样,他是要灭亡乌孙。 “雷…………那个徐庶先生,好胆色,佩服,佩服。”要杀你不过是我一句话的事。 “呵呵,这没什么。大禄麾下兵强马壮,只是这位置不好放啊。”看你样子,想杀我,若你觉得可以用整个乌孙为我陪葬,那我也值了。 “这些人不好带啊,都是一群莽汉,有些时候我说话他们也不听啊。”若不给出我满意的条件,我的士兵饶不了你。 “军队是没有思想的,就要看掌控者的能力了。”若你连这点事都搞不定,那我大秦也就没必要要你这样的废物了。 两人一番明言暗辩,最后徐庶还是说服了鸱顺服了。不过是去长安一段时间,一两年后,鸱将继续回到乌孙,成为大秦乌孙郡的郡守。 鸱不是没有野心,不过他忠诚于小昆弥。他最后屈服也是因为小昆弥拟靡在秦军掌握之中。只要他还活着。拟靡在长安就会平安无事,只要大秦掌握了乌孙。他们只要安心生活,不造成威胁,谁也不会为难他们。\\\\\\ 随着鸱大禄的投降,乌孙最后一支成建制的力量也没有了,乌孙彻底成为了大秦仆从军地天堂。在鸱发出命令之后。赵云也约束了仆从军,抢劫是在继续,可杀戮却少了很多,也算是不幸中地大幸吧。 提前主动投降的乌孙人现在成了大家羡慕地对象,因为他们是受到大秦军保护的,他们是大秦自由民,没有仆从军会去扰他们。可后来的人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他们虽然也投降了。可他们却是被抢劫的对象。 赵云军也挥师盘城,与张绣军会合了。乌孙地战事很顺利,两个王统之间的斗争已经很久了。征战连连,乌孙人也希望和平,现在总算能享受和平了。只是他们的大小王统却都消失了,他们的国家也没有了。 乌孙被祸害的还算不厉害,因为他们有很好的马种“西极马”。这次嬴啸收入西域的一个目的就是因为这些马匹。西域历来出产好马,虽然西域诸国很多早已臣服于嬴啸了,进献马匹。 可嬴啸却不希望这些资源不在自己地掌握之中,属国也是国,有自己的独立地位。马匹是骑兵的命根子,对于好地马种。嬴啸也不断的搜寻。每年西域都会进献大量马匹,可这依然不能让他安心。他要将这些全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大秦对马政是非常重视,马匹的养育配种也是很精细的。而一旦西域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可以有更多的马种来改善马匹了,乌孙也就成了大秦的又一个良马养成基地。 张绣的军队离开了乌孙,去往疏勒。赵云接管了整个乌孙,徐庶紧接着开始了整个西域的统合,他将成为西域的大总管。 秦风这段时间虽然没有出兵,可也没闲着,报工作一直在进行,每地斥候不断来往,报告着大宛地况。尤其是帕米尔特洛克山口的消息,这里是疏勒进大宛地咽喉要地。\\\\\\ 在他们会合的时候,已经临近冬天了。冬天的西域异常的寒冷,可大宛这里却不大冷,完全不影响大军的作战。可张绣却不着急,这大宛虽然不难打,可他得到的命令却不是立即出兵大宛,只是保持压力。 安息人已经出现了,自己虽然打败了他们,可他们的实力并没有大损。而且,自己击败的只是安息一名贵族的军队,一旦安息的国家力量来了,那自己可顶不住,在这里作战,现在必然是大秦吃亏,除非整个西域被完全平定。 可现在西域只是刚刚全部被收归大秦,要实现他们的完全统治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打天下容易,这治理才是最难的。 长安之中,嬴啸也对这个事头痛不已,虽然派遣了徐庶去处理。可徐庶就是在有能耐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对于西域,还是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的。 别看嬴啸这些年四处当强盗,可他的开销一样是巨大无比。紧接着还要进军天竺,这也是重点。在大秦那繁荣昌盛的表面之下,却一样有致命的缺陷。发展太快了有些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事。 现在嬴啸也听从田丰的意见,开始求稳了。在这样发展下去,一旦崩溃,将是灾难。而乌孙,将是自己和安息之间的一场拉锯战,现在没必要马上开始这样的战争,只要摆出一副进攻的姿态就是了。 至于是不是消灭大宛,嬴啸倒不在意。帝王总是在乎脸面的,可这一定律却不适合嬴啸。嬴啸早就不在乎这个了,要不然他也不会公然当了强盗,四处打劫。 “元皓,你看这样如何?” 在采纳巩固帝国的建议之后,田丰很是高兴,自己已经提出无数次建议了,现在嬴啸总算采纳了。 “陛下,军费和教育经费这两块是不是在削减一些,这削减的太少了。起不到多少作用啊。” “这两项不能在降了。元皓你也清楚。教育对帝国有多么大的作用。若不是因为学宫中为朕提供着人才,朕凭什么和天下所有的门阀对抗。并且压住门阀。门阀的力量有多强大,你也明白。” “臣也知道不能因噎废食,可这两项占据的支出太大了。陛下您又不会加税,一旦失去了海外的财源,帝国的财政会很艰难地。” “那现在若不从海外输送。帝国地财政会是一个什么况?” 一边的杨松也从哑巴变成了活跃份子:“陛下,现在若仅仅依靠国内地税收,和支出一对比。每年的缺口大约是白银三千万两。三千万,这个数字将嬴啸打击的不行,这么夸张吗。按这么算,自从自己统一天下,七年来。这负债达到两亿一千万两了,若不是依靠掠夺。单单就这天文数字般的债务就会将大秦彻底打垮了。 “若是算上现有的海外地方每年拉回来呢?” “依然有近千万两白银地缺口,陛下可是把南洋那块肥丢给水军了。要不然,将其收回吧。南阳那里的财富也是很多的,加上这个就是财政盈余了。” “慎言,陛下金口玉言,怎能轻易更改。”田丰却在一旁斥责了杨松,杨松也发觉自己这样是冒犯了,忙下跪请罪。 “算了,杨松也是无心之言。起来吧。”这投入不能停,自己大力开发水军,目的也多了。一个是海上丝绸之路,一个是从大海中获取财富。更是下一阶段天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能动。 可面对这每年千万两的缺口,要如何弥补。不可能加税。百姓的生活刚刚有了起色,不能让税在次压垮了他们,可这近千万两的缺口从那里补呢?嬴啸首次开始头痛钱地问题了。 看着这一堆重臣,希望有人可以给自己出出主意,可是这年头,研究经济的人实在太少了。陛下,臣有一策,可为陛下分忧。” 糜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