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八章 暂时的和平 (第2/2页)
久,在汉代之时就从西域传入了中原,只是当时没有得到太多地重视。而现在,却被华雄发现,因为他发现,马匹很喜欢吃这种植物。 这一下,苜蓿就被重视了起来,后来更是发现,不但是马匹,牛羊这些食草家畜都很喜欢。这苜蓿号称牧草之王可不是白叫的。 只是这家伙生长太霸道了,苜蓿一出现,附近的杂草都别想生长了,养分全被他抢走了。所以中原的耕地之上,是不能让这东西出现的。可这不要紧,北方有大片大片地草原呢,至于草原上长草还是长苜蓿也没人在乎。 苜蓿地生长又不挑地,耐乾旱,耐冷,产量高而质优。便成了草原牧场的第一选择,种植了大片大片地苜蓿作为牧草,养殖着大量的牛羊马匹。 看着草原之上不断奔驰地马匹,这都是帝国未来的希望。骑兵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有效的培养战马一直是帝国很重视的。华雄作为太仆,一直管理着这些马匹,他是个武人,可粗中有细,将整个帝国的马政也做的井井有条。 通过不断的马种交配,遴选高质量战马。现在大秦上千万的马匹,最好的应用于军队,次等的也在民间发挥着他们的作用。相比较统一之前,一匹驽马的价格下降了二十倍不止,便宜的价格也让马匹成为了人们的代步工具。 “华雄,现在朕要是大量组建骑兵,你能给朕拿出多少战马?” “陛下放心,若要急用,臣至少能为陛下选出五十万匹的优良战马。” “五十万,这么点?” “那是因为精挑细选的结果,若陛下放宽尺度,百万战马也是很轻松的。” “罢了,要选自然选最精良的。搞那么多的马匹做什么?朕养不起那么多骑兵,好马是要喂精料的。虽然现在帝国什么都不缺,可也架不住这样折腾。” “陛下,现在都多少年了,帝国疆域广大,却只有三十万骑兵,不成话啊。” “有什么不成话的?难道你想让骑兵去守城?地方部队自然是以步军为主的,这骑兵是机动力量。若让他在原地待着朕还不如多造几个抛石机。” “陛下说的是,臣只是觉得有点丢分。那安息人都能拿出五十万以上的骑兵,他们才有多少草原?他们的财富更是完全没法和大秦比,可我们地骑兵却不如他们,实在是…………” “你小子,在这里给朕下呢。安息是有五十玩骑兵,可素质呢?能和我大秦的铁骑相比吗?朕的铁骑,自然要最好的,不但骑士是最好的。战马也要是最好的。朕现在有能力养的起更多的骑兵,可没必要。数量可不决定一 华雄也不敢在说这个话题,这是朝政,不适合现在说太多。急忙给嬴啸介绍起这出皇家牧场的况,嬴啸出巡,那自然是前呼后拥一大群,到了草原之上,虽然有平整地道路,可嬴啸却来了兴致,非要策马飞奔。这可苦了那些陪王伴驾的内侍了,一个个都骑着马颇为辛苦。
为啥,大秦尚武之风甚为浓重,现在马匹又便宜。骑马对于百姓都不是什么陌生的事。百官公卿自然不会有问题,只是苦了这些太监了,他们可没有多少机会骑马………… “华雄,这些奴隶们有没有闹事?” 说到这里华雄也得意了:“启禀陛下,这些奴隶非但没有闹事,还会帮助我们镇压闹事的人。” “噢,有这样的事?”嬴啸很疑惑,奴隶的觉悟会这么高吗? “是这样的。以往这些奴隶在草原之上连牛羊都不如。自从大秦占据了草原,他们虽然依然是奴隶,可没有了生活的困扰,即便是草原上有个什么天灾,通过道路。中原也会源源不断运来粮食。他们能吃上饭,自然对陛下感恩戴德。” “原来如此。”嬴啸哈哈一笑。也不是全当真。这里面要是没有刀剑和皮鞭的功劳,这些奴隶会这么听话?鬼才相信。不过这是必然的。土城之中,驻扎地军队虽然少,可这些土城扼守着要地,水源,以及贸易地。这些奴隶想造反也不成,跑又跑不掉,打又打不过,只是用放牧来换取自己的口粮了。 “华雄,据说这草原之上的羊很是美味啊。你去安排一下,晚上朕要品尝一袭原汁原味的草原羊。” 嬴啸在草原上巡查,却让到达长安地哈德良无奈。这位兄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长安,却被告知秦国皇帝去巡视领地了,让他等着。 这次进入秦国境内后,哈德良故意的放慢了速度,在探查着大秦各地的报。他的动作早落到皇家密探的眼中,不过嬴啸的指示,民间的事随他看,但是军事机密不能让他们得到一点点。 哈德良虽然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军事报,但是看那些民间地报,也让他惊讶无比。原来自己对这塞里斯人的了解是这样的可怜。现在看来,这塞里斯人的潜力实在巨大。 别的不说,就说他自己看到地,那一片片丰收地耕地;那宽阔的驰道上来回奔驰地骑马旅者;那一队队满载货物的商队;那一场场人们欢庆丰收组织地集会。他可以确定,这秦国的人绝对不比罗马的少。 罗马现在有七千多万人口,可有相当一部分的外族人,而在秦国,却能看出,这些人都是同一民族谱系。这就很可怕了,若现在开战,民生凋敝的罗马如何是这生机勃勃的塞里斯人的对手? 虽然现在有着共同的对手帕提亚人,可等打败帕提亚人后呢?罗马人是不是会和塞里斯人之间有一场战争呢?众神保佑,希望永远不要有这样的时候。至少在我有生之年不要见到。 哈德良到达长安后,嬴啸不在,也给了他充足的时间去走门路送礼。一直在研究中原文化的他,现在怎么也算了解一些了,没有当初的鲁莽,也多了一些手段。送礼,在中原来说,那可是一门大学问。要是你搬上一堆黄金去送给一个名声高洁的文士,保证你被直接赶出来。可要是将这些黄金换成什么名贵字画文章,那你一定受欢迎。 其实东西方送礼的程序嘛,都是一样的。只是东方塞里斯人更多了一份含蓄,真是麻烦,和塞里斯人打交道是哈德良感觉最麻烦的一件事。许多事,他们从不说同意还是不同意,让他很多时候都摸不着头脑。 和帕提亚人议和的消息已经传来了,一场浩大的战役,双方都打的有些精疲力竭了,需要一段时间来修养调整。而罗马人提出议和,阿尔巴达也同意了,可都明白这和平长不了,可阿尔班达也不得不接受罗马人的建议。不仅仅是因为与罗马僵持不下,更因为东方的秦国占据了天竺带给了无比的压力。 开始他还想快速击败罗马人在回头收拾秦国呢,可现在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预想中的事没有发生,罗马依然在和他们作战,他占不到多少便宜。若不是因为秦国牵制了他相当一部分力量,他又怎么会这样,可现实是残酷的,让他无可奈何。也只有议和一段时间,聚集力量,在和罗马人决一胜负。 就现在议和,其实他也算不上吃亏。现在他还占据着两河流域的大部分地方,罗马人居然主动提出议和,也是他想不到的。虽然不明白第一批罗马时节是怎么莫名其妙死了,可罗马人居然会再次派出使团。这也让他认为,罗马确实是需要和平的时间来恢复自己。 本来这是自己的好机会,是打败罗马的好机会。可因为秦国的关系,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呢?也需要平和的时间来部署,来调整。只是一想到秦国,就让阿尔班达恨的牙痒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