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帝国崛起_四百七十四章 值与不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百七十四章 值与不值 (第1/2页)

    安息平定了。虽然后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可目前嬴啸在做更重要的事。凌霄阁再添新成员。

    陈宫。多年执掌廷尉。执法严明。劳苦功高。这是不争的事实。此人虽然不招人喜欢。可谁也不能否定他对国家的贡献。

    杨松。国库的管理者。国家的钱袋子在他的手中。算的上掌管有方。各地的民生物价也受到他的管理。在民间平抑物价。对帝国的发展也是贡献重大。

    马均。匠造坊的管理者。帝国发明之父。其名声在民间因为马均车的流传更是广为流传。他的许多发明在方方面面发挥着作用。当然最多的还是在军械方面。

    张颌。自降服之后。屡见功勋。镇守一州。更在两河之地大展神威。指挥了这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完成的很好。

    张绣。这位赫赫有名的灭国将军是嬴啸最早的部属。功勋卓著。在西域。在安息的战役之中也是建功无算。名声显赫。现在也是没有悬念的事。

    魏延。这位酷剑走偏锋的大将屡有战功。对外作战。屡有出征。战功赫赫。现在也总算遂了他的意愿了。

    黄忠。老将军镇守一方。声名不小看却无法与其余凌霄之士比肩。却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成就了一切辉煌。格杀安息之王使他的功勋上了天。

    一次七人进入凌霄阁也是空前之盛事。让人们惊叹。

    陈宫。封稳仪大贤士。入凌霄阁。

    杨松。封均仪大贤士。入凌霄阁。

    马均。封灵仪大贤士。入凌霄阁。

    张颌。封建信上将军。入凌霄阁。

    魏延。封震威上将军。入凌霄阁。

    张绣。封奋武上将军。入凌霄阁。

    黄忠。封镇远上将军。入凌霄阁。

    如此一场盛事。自然是在帝国之中又是一番狂之潮。伴随着凌霄阁中的新人进入。下面的封赏自然也不会少。这是常识问题。

    安息之战。已然结束。这一次更是让所有人欢欣鼓舞。如此强大的一个国家。依然在自己国家手中土崩瓦解。这是何等的荣誉。这是何等的自豪。更过分的是。嬴啸当初为何征伐安息?用的借口是大秦之民在安息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仅仅是个不公正待遇就灭了人家地国?谁信啊?不过大家都自动忽略了这个事实。集体犯傻。帝国为了子民地利益。不惜与强大的安息开兵见仗。历时九年。就是为了争这一口气。大家都明白。安息那多沙漠的地方能有什么利益?可帝国依然平灭了安息。捍卫了属于他们的尊严。

    所有的人都沉浸在这荣誉之中。不论走到那里。他们将无惧无畏。因为没有人敢于不公正地对待他们。因为他们后有一个强大的帝国在捍卫他们。时刻守护着他们。嬴啸没有虚言。多年前他就公告天下。不论任何时候。帝国都会捍卫自己的子民。哪怕在遥远。哪怕对手在强大。帝国都会毫不犹豫的出面。因为帝国的基石是子民。走到海外。你依然是炎黄子孙。帝国依然是你最强大地守护与依靠。

    嬴啸的一番言语也在cāo)作之下广为人知。其大意如下:“帝国不是一家一姓的帝国。是所有人的归属。对于安息的战争。不但是捍卫帝国的尊严。更是捍卫炎黄子孙的尊严。我们的人。不管走到那里。都是帝国的子民。都应该受到帝国的保护。在帝国需要地时候。百姓们献出了他们的一切。财产与辛劳、血与生命。他们为帝国付出的一切。帝国不会忘记。朝廷不会忘记。在子民需要帝国。需要朝廷的时候。帝国将而出。不惜一切代价的捍卫自己的子民。捍卫自己的尊严。”

    这么一段话。看起来很平常。更凝聚起了所有人的心。让大家都对帝国的归属感更进一步。

    嬴啸此举。虽然有着相当的引导成分在里面。可胜利却是不争地事实。最初之时。没有人能预知胜利。这一场战争在嬴啸看来。或许在物质财富上有所亏损。但是在精神之上。却是绝对的胜利。一场战争。整个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彻底的被激发了起来。他很有信心。一旦发生浩大的战争。大部分的民众将奋不顾的投入到捍卫国家地大潮中去。不惜牺牲一切。

    在嬴啸地意识中。一旦民众失去了向心力。全部在家苟且偷生。看着其他的同胞受苦受难。那才是国将不国呢。十万将士地的尸骨。千万金钱的花费。看起来是惨重的代价。可是唤起了民族之心。值得。很值得。嬴啸知道自己这么想是很偏激。可他并不犹豫。别说与安息的战争是出于政治需要。就是没有这些。为了自己的子民。他也不惜与安息一战。

    安息平地之后。麻烦却在统合之上。还好安息是奴隶制的。嬴啸并没有去改变这一点。原本的安息贵族是奴隶主。可现在要么死、要么交出土地奴隶以求的生存。他们虽然没有了以往的特权。但他们也算不错。还是有不错的待遇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