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顺治七年那些事儿的全面分析再现 (第1/3页)
这两天在和几位朋友的讨论过程中,我有了比以前更加完善更加合理的想法,可以较为妥当地将零散的史料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全面明了的历史重现,让大家更加清楚地看到多尔衮在顺治七年的各种行事作为和心理活动,对这个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一:关于多尔衮谋划移两白旗到永平的真实用意。 我一直以来的想法,认为这是他打算归政的必须准备,他怕归政之后落了个张居正的地步,怕顺治清算他,所以用自己的军队给自己防身。 最近燕子又新增加了一个理由,说他其实是两手准备的。多尔衮并不打算彻底归政,兵权仍然掌握在他手里,他就在距离北京不远的地方,表面颐养天年,其实仍然像慈禧在颐和园cao纵光绪一样遥控著北京的朝政。他想这样等个一两年看看,如果顺治确实有本事,他就这一直下去到死算了,也懒得再折腾,反正他身体状况不好,又因为没有有力继承人的缘故而有些消极的意思。 而反过来,如果顺治没有本事,譬如朝政混乱,或者南方的叛乱他平定不了,局面一团糟的话,多尔衮就会由众大臣“劝进”,以回去稳定局面为由,返回北京。这一次他就会宣布皇帝昏庸无能,为了宗庙社稷,实在不能再这样误国了,然后给顺治废黜掉,自己当皇帝。 二:关于多尔衮病情起因和发展的详细分析。 根据我的研究,他的病应该是风湿性心脏病。这种病一般是青年人在感染严重风寒之后的遗留症,现代医学都无法医治,何况古代中医。一般从有这个病到死亡,少则六七年,多则十五年到二十年。 多尔衮生病第一次有记载严重的,是松锦之战后,这从他自己在起居注里两次叙述中就可以知道。 “方今国家多事之时,余岂惮勤劳辄图晏安自便!但机务日繁,疲于裁应;头昏目胀,体中时复不快。年齿渐增,每遇冗杂无间之事,心辄燥懑。去岁初抵燕京,水土不调,为疾颇剧。今差健胜然,亦未尽愈也。以后章疏都须捡择切要者以闻。” “我在东边只闻洪军门是至清的好官,其用兵上阵亦有可观。如松山之役,我颇劳心焦思,亲披坚执锐。卿后虽无成,亦是见卿之能。我之体弱精疲亦由于此。” 还有一次是他崇德八年向朝鲜世子求药,自称自己病得很厉害。另外从豪格在那一年骂他的话里可以得知。“固山额真谭泰,护军统领图赖,启心郎索尼向皆附我。今伊等乃率二旗附和硕睿亲王。夫睿亲王素善病岂能终摄政之事?能者彼既收用,则无能者我当收之。” 估计他就是崇德六年到八年间生了风心病。他的主要症状是周身都不舒服,经常头晕目眩,高血压,符合症状。然后到了顺治7年,就严重了,属于病情的自然发展。中医学认为,风湿性心脏病多属于“怔忡”、”喘证”、“水肿”、“心痹”等范畴。其病机主要是风寒湿邪内侵,久而化热或风湿热邪直犯,内舍于心,乃致心脉痹阻,血行不畅,血行失度,心失所养,心神之不安,表现心悸、怔忡,甚而阳气衰微不布,无以温煦气化,而四肢逆冷,面色恍白,颧面暗红,唇舌青紫。水湿不化,内袭肺金,外则泛溢肌肤四肢或下走肠间,见到浮肿,咳嗽气短,胸闷脘腹痞胀,不能平卧等证。 现代医学来解释: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表现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则表现为动脉栓塞以及脑梗塞而死亡。如二尖瓣狭窄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左心房压力的增高,导致肺静和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形成肺淤血,肺淤血后容易引起以下症状:1:呼吸困难2:咳嗽3:咳血;有的还会出现声音沙哑和吞咽困难。 另外,约30%的风施行心脏病病人有眩晕或晕厥发生,其时间持续可短至1分钟长达半小时以上。部分病人伴有阿斯综合症或心律失常。这一条,很可能是他坠马的原因。 再看下一条,就可以解释他在顺治七年冬天为什么不愿意再在家卧病了: 风湿性心脏病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劳力性困难往往是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常伴有疲乏无力。与静压阵发性升高。随著心力衰竭的加重,可出现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中医也这样说:见到浮肿,咳嗽气短,胸闷脘腹痞胀,不能平卧等证。 也就是说,这病到了后期,就无法躺著,躺下来的话,就会喘不过气来,突发严重的高血压症状,譬如颅内高压,难以喘气,想恶心呕吐之类的症状。端坐呼吸,就是说这类病人躺著睡觉会突然这样无法呼吸,就必须猛地坐起来大口喘息。可见,他冬天跑出去打猎,不仅仅是郁闷的缘故,而是实在躺不下去了,白天晚上都得坐著,想想有多难受。越是这样长时间坐着,就越容易下肢浮肿,时间久了,走路都困难,所以他不得不出去运动运动。 三:说说多尔衮为什么没有留下遗言和后事安排。 可能有人会问,多尔衮既然不是猝死的,那么不能预料到会有之后糜烂不可收拾的局面?为何不加以临终安排? 我认为答案很简单,他根本没有遗言。如果历史上真有遗言,那些亲信们不会在他一死就立即成了无头苍蝇,乱撞一气,内讧起来,被顺治等人捡了个大便宜。 看多了史料,就越发觉得这个时期,这些满人都很笨蛋,政治智商不及多尔衮的一半。之所以没有遗言,我认为是他一贯过于自信,而且打猎这些天心情一直很好,身体状况也不错,所以没想到自己会那么快死,如果觉得自己快死了会没有遗言?笑话!除非他是个疯子! 他是十二月七日去了喀喇城,头两天还病不重,没想到到了第三天,也就是十二月九日这天早上,就突然病重了。 这个时候,一个实在令人无语的事件发生了: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阿济格害怕多尔衮不日薨了,届时必然国丧,无法立即纳妾,就马上派人去取一个蒙古贝勒之女,“英王知摄政王病剧,乃于初九日早,遣人往取葛丹之女。”我怀疑是有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病势沉重的多尔衮。他很可能立即把阿济格召来痛骂,阿济格性子火爆,又对他早已怨恨,必然会顶嘴。譬如翻旧帐之类的,再说些类似“你要是这就死了不就耽误我纳妾了?”之类的混帐话。 结果很可能是,多尔衮在极度愤怒和伤心的情况下昏迷了,或者脑溢血了之类的,类似中风,无法说话无法动弹,或者干脆昏迷了,于是到傍晚就死掉了。看史料记载,多尔衮死掉之前,也就是当晚,好多人都劝阿济格去看最后一面,他死活不肯去。所以多尔衮必然知道了那件事情,很可能是他把多尔衮给气昏了的,没脸再去了。然后当晚大臣们都在守灵,只有他不去,几拨人来请他都不去。“先是摄政王薨之夕,英王阿济格赴丧次,旋即归帐。是夕,诸王五次哭临,王独不至。” 大家想想,阿济格后来的谋反表现多蠢啊,蠢到姥姥家了,如果是多尔衮安排他这么干的,只能说多尔衮是个傻子,或者脑残了,怎么看都是阿济格这个政治智商为零的笨蛋在自作主张。多尔衮刚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