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章 哭聚一堂 (第2/2页)
“有大美女在身边,啥子都是香的,回老家来住几天就是好啊。” 萧缇娜嘴上笑道:“什么美女不美女的,你们也是美女啊。倒是我在国外吃了几年洋快餐,我那时可是做梦都想吃国内的饭菜呢。 惨啊,我们学校除了土豆炸鱼就是炸鱼土豆。” 谭俊丽给陆依珊夹了一筷子她够不到的胡子鱼rou,说道:“一三,多吃点鱼rou,鱼rou不会长油,放心吃。” “别说了,再说我就不敢吃菜了。”陆依珊嘴里这么说,筷子可没停。 她咬了口烤鱼,感觉满嘴生香,笑得眼睛都弯了起来,说道:“今天这胡子鱼谁烤的,真不错啊,比我吃过的店里面的那些要好吃多了。” 于笑笑说道:“看来你娘娘,当定了!” 陆依珊害羞了,大家都哈哈大笑。 顾清影也笑了,端起杯子跟谭俊丽说道:“丽丽,我们喝一个,谢谢你的款待。” “你也太客气了,把这里当成自家一样就行了。”谭俊丽笑道。 或许大家伙刚才的话,613还是放在了心上,于是吃了一些就放慢了速度。 她身边的董小璐笑着对任倩倩道:“来,倩倩。我们不胖,可以敞开吃。” 陆依珊却急眼了,说道:“锤子,你们歧视胖子是不?我懒得便宜你们,我再夹几筷子,把菜吃光,不留给你。” 三人开始你争我抢,谭俊丽乐得直发笑。 一顿晚饭吃得大家伙肚皮都鼓起来了,那三个抢菜吃的,尤其吃撑了,正瘫在院子里的石头椅子上纳凉呢。 陆依珊开始后悔了,“完了,我还说要减减肥的,这个样子等我回去上班以后,不出个游泳圈出来才怪,过些天她们还说要去水上乐园游泳呢,泳衣都没办法穿了。” 院子里有蚊虫,顾清影怕咬到小家伙,就没有出去。 就在此时,堂屋里忽然开始响起了谭俊丽姨婆婆的哭声。 很快几个老年的女人就跟着哭起来,顾清影吓了一跳。 转身一看,几个哭得稀里哗啦的女人里还有谭俊丽。 这是怎么了?
“这是哭嫁,我们这边的风俗。”毛小芙解释。 川州农村这边,历来重视“哭嫁”,俗云“闺女不哭,娘家无福”。 哭嫁的过程先是待嫁姑娘独自哭,婚期前一夜,姑娘的相好女友和三亲六戚姊妹集聚一堂,围坐一屋,轮番哭述。 “哭嫁”,亦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等。 是汉、土家、彝、等民族的传统婚姻习俗,即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 哭嫁主要是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和哥嫂弟妹们的关怀之情; 泣诉少女时代欢乐生活即将逝去的悲伤和新生活来临前的迷茫与不安。 也有骂乱作媒的,以前,川剧有一折。 哭嫁的风俗,不知道起源于什么时候。 战国时期,赵国的公主嫁到燕国去作王后,她的母亲赵太后在临别时“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 大约就是后来长盛不衰的哭嫁风俗了。 这种风俗,还盛行于川州农村中,随地区变化而大同小异。 女子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婚后除非与丈夫感情不和或婚姻发生变故,否则是很难和父母兄弟见上一面的,这种别离之苦确实令人难以承受,岂能不哭。 听老人们说,早些时候。如果出现嫁而不哭的姑娘,也会被邻里看作没有教养的人,传为笑柄; 相传有出嫁姑娘不哭而遭母亲责打的事,哭嫁在川西叫“坐堂“。 甚至还有歌词: 月亮弯弯照华堂,女儿开言叫爹娘。 父母养儿空指望,如似南柯梦一场。 一尺五寸把儿养,移干就湿苦非常。 ............ 不过如今婚姻自由,这种风俗已经很少了,只是有些地方还是保留了这种传统。 此时,谭俊丽的的婶娘、伯母,舅母、姨娘,姐妹等等五亲六戚的女客都过来陪哭劝哭。 几个人围坐一桌,首先由新娘哭,新娘哭一完,其她人轮次哭,最后又由新娘哭。 只听谭俊丽唱道:“我的妈呀我的娘,您为女儿办嫁妆,大路走成槽,小路跑起毛。 鸡子刚开口,娘在路上走;麻雀进了林,娘在半路行。红红绿绿几大宗,凑凑合合办得多…… 千般恩情我没报,万滴甘露未酬答。明日就要离开你,不知他家是个啥,内心话向谁去表达我的爸呀我的妈,我愿侍奉二老不愿嫁。” 谭母唱到:“姑娘长大成人要出嫁,mama嘱咐几句话:一要孝公婆;二要敬丈夫;三要妯娌多和睦; 四要心细贤,茶饭要均匀,火烛要小心,炒菜要洁净; 五要起得早,堂前把地扫,贵客来到家,装烟又递茶; 六要学裁剪,免得求人不方便,切莫贪玩多,日后穷了靠哪个。” 谭家母女两人一哭一和。 很快轮到谭俊丽的几个堂姐们唱:“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根又同丫;今朝姊妹要分离,离开家里好孤单!” 谭俊丽:“梭罗树来台对台,望姐心里多宽怀,多承jiejie把妹待,姐的教诲记心怀!” 谭俊丽一边抽泣一边用手不停地揩拭眼泪,那难舍难分的骨rou亲情,让人为之动容,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泪下。 谭母的几个姐妹也开始一边做抹眼泪,一边附和道:“我的哥呀我的嫂,一个柑子十二瓣,哥嫂meimei要分散; 一根竹子十二节,逢年过节要来接;一个鸡蛋没散黄,姊妹日子还很长;一口水缸三道箍,你我姊妹莫生疏。 meimei亲,姊妹亲,拣个石榴平半分,打开石榴十二格,隔三隔四不隔心。” 这种哭唱大概要经历一个多小时,虽然是仪式,但唱着唱着也会真哭起来。 在川州民间,特别是在巴人的生活习俗中,哭嫁无疑是最富特色的一种婚嫁仪式。 新娘从出嫁前开始哭起,一直哭到离家。 过去的婚姻大都是“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女方对男方及其家庭不了解,对未来生活充满着担忧。 在这样的婚姻制度下,女人的婚姻通常不幸,因此哭就成了一种必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