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圣骑兵的辉煌之瑟乌姆战役 (第2/2页)
身穿链甲的骑兵与马扎尔轻骑兵则在左右。 相对于占优势的骑兵,匈牙利的步兵显得比较衰弱,他们大都是这些重装骑士的侍从与随从,当然还有斯拉夫的民兵,这些部队准备在骑兵排山倒海的冲锋成功后再扩大战果。 战斗却是防守方拜占庭人先发起的,左翼的步兵弓箭手立即上先,加上最前列的库曼弓箭骑兵与土库曼弓箭骑兵,中央阵线的瓦达瑞泰骑兵也投入战斗,在一定距离上乱箭齐发,匈牙利几乎没有步兵弓箭手,骑兵射手素质与人数都有限,火力被完全压制,匈牙利统帅被迫将自己的骑兵部队开始冲锋。整个战线的骑兵部队都开始向前。 拜占庭人看见匈牙利人骑兵出动,左翼的步兵弓箭手,中央的骑兵弓箭手立即后撤,骑兵弓箭手退到中央战线后方,左翼两个步兵弓箭手大队稍稍向后撤,另两个步兵弓箭手大队则一直跑到了河岸那里,在那里完成了重新集结。(我猜想是战斗力强悍些的弓箭手稍稍后撤,相对弱的一直跑向河岸)。 匈牙利骑士对拜占庭的中央阵线猛烈冲锋,安德罗尼卡立即指挥右翼浑身披挂重甲的圣骑兵以整齐的队形对匈牙利骑兵进行了反冲锋。而左翼两个稍做后撤的步兵弓箭手大队,这时候重新向前推进,并从侧面向匈牙利骑兵射来了漫天箭雨,密集的射击使一些匈牙利骑兵无法前进,右翼的铁甲圣骑兵反冲击方向正是丹尼斯伯爵的将军卫队,他们挡住了匈牙利的重骑兵冲锋,战斗到了最激烈的时刻,拜占庭铁甲圣骑兵挥舞着他们恐怖的钉头锤,把匈牙利重骑兵砸得人仰马翻。 眼看主帅卫队有覆灭的危险,本来迂回两翼的匈牙利骑兵只得返回支援伯爵。但这样一来,匈牙利骑兵对拜占庭精锐步兵的威胁就完全解除了。
安德罗尼卡命令整个步兵战线向前推进,这包括中央阵线的瓦兰吉卫队与右翼的萨克森战士,瓦兰吉卫队和萨克森人挥舞着双手战斧与巨剑杀入匈牙利骑兵阵型中,挥出漫天血雨,最后方作为总预备队的弓箭手也全部上前,重步兵与圣骑兵的双重屠杀让匈牙利的骑士立即崩溃。他们开始向后没命逃窜以至于让整个匈牙利步兵阵线也跟着逃跑。拜占庭人的库曼骑兵、突厥骑兵与瓦达瑞泰骑兵成了追击的主力,拜占庭人缴获了匈牙利的帅旗,并抓住了五名匈牙利的高级军事指挥官,但丹尼斯伯爵成功逃脱了,匈牙利残余的部队想穿过萨瓦河逃跑,这样他们就通过河流与拜占庭人隔开,(解释一下,一开始我也比较疑惑,萨瓦河不是在拜占庭人的背后吗?怎么会有向敌人后方逃跑之说?后来看了地图才知道,萨瓦河是弧形走向,匈牙利的撤退方向是西北) 但是当他们进入河流,本想利用河边的小船渡河,可他们发现河上的小船上的不是普通船夫,是拜占庭人藏在那里的士兵(汗……),大部分匈牙利士兵在那里杀死或者被擒获。第二天,拜占庭军队掠夺了匈牙利大军的营地。 匈牙利在整场战役中损失了将近15000人,这包括被俘者。拜占庭人的损失微小。双方重新开始签订条约,萨尔玛提亚、克罗地亚必须接受帝国的控制,匈牙利向帝国支付赔偿金以及纳贡。贝拉的孩子当然被分封了领地。 另一个重要的就是,除战俘外,匈牙利还必须向曼努埃尔提供服兵役的人员,曼努埃尔把这些人安置在西北土地上开垦,和他父亲击败佩切涅格人后安置农兵差不多,这是他逐步恢复小农兵役制的一个希望(尽管这个希望在他死后破产)。 瑟乌姆战役稳定了西部边界,让数年后曼努埃尔可以集结大军在东方对塞尔柱人发动大规模入侵,不过这次他却在密列奥赛法隆战败了。 拜占庭铁甲圣骑兵被证明依然是那个时代最强大的重骑兵,曼努埃尔的改进使得这些骑兵拥有与西方骑兵相仿的冲击技巧,结合本身圣骑兵惯有的队形与纪律性,更加密集的冲锋阵型使得冲击力更胜一筹,而陷入重装部队的混战时,钉锤也能发挥长剑或弯刀无法比拟的作用。 圣骑兵们还参加了之后1176年的密列塞奥法隆战役与1177年的曼德尔河谷战役,都是对突厥人的战役。 在密列塞奥法隆战役中他们在撤退中维持秩序,并驱逐了突厥人的轻骑兵部队。曼德尔河谷则拦截了突厥人突围的军队,但表现均不如瑟乌姆战役抢眼。 但好景不长,这些精英部队很快随着帝国的没落又消失了,1204年的尼西亚帝国虽然使得拜占庭军队又焕发出新的战力,但似乎已经没有记载仍有单独编制的铁甲圣骑兵存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