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透视人生_第213章 百分之二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3章 百分之二十 (第1/2页)

    二百一十三百分之二十

    ·············

    “邵先生,你真不简单,自强更自立!我也不浪费邵先生的时间!是这样,因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相关法规,从事期货交易的公司,必须落实对投资人风险提醒的工作。所以我特别查看了邵先生在我们公司开立的账号,里面那资金的变化及你几次恰如其缝地交易记录,结果,所以我现在郑重地邀请邵先生与王先生能加入我们公司------”李光贺原本的计划是吸纳邵一鸣或王杰忠,可当得知王杰忠已经去花旗,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在与邵一鸣有意无意,带目的性地交流之,随即改变了初衷,假戏真做,让他俩直接成为公司的股东,甚至提名董事。

    “冒昧地打断一下,这只是李总裁你一人的想法还是------”邵一鸣盯着李光贺,从对他个人的资料显示他不是一个信口开河的人,能在新加坡金融领域,皆是虎豹豺狼,强者如云的对手之脱颖而出,凭借地不可能只是他的幸运与家族背景。作为一家新加坡本地籍的证券期货有限公司,正如他本人说的‘证券与银行其实都是一家人’,他未说的后半句,‘证券与期货都是金融投资的一种工具’表明了他的野心并不止于此地。

    邵一鸣与崔玄夕是在李光贺的陪同之下,一起走出他们的公司的,这趟短而极为重要的面对面交流。对于双方来讲,都是一次出于意料地碰撞,机会永远是属于那种时刻准备的人。邵一鸣与王杰忠的新加坡之旅不再那么隐秘,悄然无声了,最少在期货市场这块,得益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功劳,超过数亿美元地交易,本身已经可以惊动各方投行及证券期货公司的领头羊了------‘在一个小圈子里的,一有风吹草动已经心有数’李光贺说的没错。

    幸运的事,一是消息仅停留在一个小圈范围内,二是邵一鸣与王杰忠早早已经布置的陈仓伏兵。自己俩的冒头可以更好地掩护他们几个人之后的一些行动,尤其现在这个伏兵突然杀出的机会。

    “父亲,他俩刚刚离开,不过这次来的只是邵一鸣及另一个他韩国的朋友崔玄夕,不是王杰忠?”李光贺是亲自从自己的总裁办公室一直陪坐着电梯到达大厅,目视他们离开。这种事情在他以前是从来都没有做过,可见他对这次邀请邵一鸣与王杰忠的重视程度。

    “哦,那王杰忠呢?”电话那头传来了包含沧桑感的声音,生硬却很透彻,一下问到了关键点。

    “邵说是与一家银行预约了,还是我们提早约的,时间还是同一时间。我怀疑对方是花旗,而且我更加怀疑------”李光贺结合自己地判断,将信息说了出来。

    “我知道了,他俩的消息不是内部人不会知晓,所以,你身边的助手及负责这块的人,自己好好地排查一下;同时,我会打电话给你大哥,金融管理局那边,让他也仔细了解一下。”电话那头回声道。

    “好,不过我改变了原先的计划,他们若同意,我决定拿出百分之二十的股权,让他们真正地进入公司,并提名他俩之一成为董事。”李光贺将自己的临时改变地决定说了出来。

    “百分之二十?董事?说说理由。”

    “若同意,说明他们对于新加坡只是匆匆过客,他们最终会回到香港,毕竟香港的金融发达度不我们新加坡差。这样既应证了他俩的心思;又可以将他俩拉入我们的金融阵营,他俩的判断力与独特视角,我说句真心话,自愧不如;况且远的来说,也为未来我们进入香港埋下了契机。若不同意,心思便换了样,要么野心更大,在新加坡有所图谋,而我这边庙小容不下他俩两尊大佛;要么他们可能不是决策人,他俩只是台面的人,在等更大的机会,如-------花旗?”李光贺从站在大厦天窗边踱步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旁,坐下然后一只手拿起钢笔在摊在桌面的白纸图画起来。

    “今日新加坡元与美元的价下跌了1.5%,跌至38个月以来的最低点。我和几个老朋友交换了意见,其结果是这场从泰国发起的金融危机已经如病毒一样扩散,之前圈子内传闻以索罗斯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游资群聚东南亚不用再证明了。现在唯一考虑地是在这场财富重新清洗之下,无论国家还是地方,企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