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背后道门 (第2/2页)
之后,他立刻就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对于圣宫的安排,他除了不满,还有nongnong的疑惑。 圣宫当然是知道“空”与他父亲之间的恩怨的,那为何还要将“空”安排在他的身边。 这个“空”,看来似乎连二宫主的话都不全听,更遑论是他。 不过“空”走了也好,这样至少他不用提心吊胆,不知什么时候前者会反戈,再陷自己于死地。 虽说这个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不过,就目前而言,除了能力之外,还有另外的事情,需要放置在先。 这也是他此行出云港的表在目的。 人间修行者只知有圣宫行走的存在,甚至,就连隶属圣宫的人间各大势力,都鲜有知道,圣宫行走这一体系的全貌。 圣宫隐匿于世间的三大势力中,谍网掌控情报,并与其他两大势力分享。 但是,随着圣宫内的潜流涌急,在二宫主的授意下,行走组建了自己的情报系统。 隶属于圣宫行走的情报系统,并没有名字,而且,其人数,甚至比行走还要稀少。不过,其能力,远非谍网的普通谍子可比。 因为,能够进入这个情报系统的,绝大部分,是退居二线的行走本身。 行走一职极为凶险,能够活着退下来的少之又少,无不是历届行走中的最强者。 佟英就是其中之一。 “那只千年巨鼋,来历已经不可考,只知道,三百年前原东鄱城一夜之间消失之事,与它有着极大关系。它目前的踪迹,已经基本摸清,至于捕获之事,放眼整个青鸾圣域,能做到之人,绝对不超过一手之数。所以,如您此前来信所说,基本可以确定,只是一个幌子。里面必然有其他内情。”在内堂,请周玄在主位上坐下之后,佟英将他的新东家此行寻求的问题答案,大致说了出来。
“恐怕,是与那座东鄱城有关。”停顿了一下之后,佟英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周玄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佟英的话,与他的猜测有很多是不谋而合的,包括,那座东鄱城。 千年巨鼋固然吸引人,但是,修行千年的妖兽,可不是所有人惹得起的。 同时,这也印证了周玄的另一个猜测。于是他问,“那么,它设下的禁制……” “应当是两道,第一道是境界限制,圣师及以上的境界,概不能入;第二道限制,混沌空间,禁制之内有无数的空间陷阱,一不小心,便会落入这些空间陷阱,幸运者兴许能够被传输到这个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更多的不幸者,将会永远流失在混沌之中。” 佟英说完,不知从何处抓出一根尺长的玄黑铁杵,然后双手捧着递到了周玄面前。 “圣域的每一座城都设有一座护城阵法,这根杵,就是以前那座东鄱城的阵枢,您带着它,只要进入隔绝了那座城的禁制之中,应该就能够顺利找到它。”佟英解释道。 周玄仔细端详了一下这根上面阳铸着玄奥符箓的阵枢,收起来后,郑重地朝佟英道了一声谢。 “那悬赏之人的身份背景,有眉目了么?”解除了关于千年巨鼋的疑惑,周玄开始转向此事背后的辛密。 “是……道门的人。”佟英犹豫了一会之后,道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答案。 周玄看出了佟英的疑虑,但是,对于这个答案,虽然震惊,却也觉得是在情理之中。 但凡不在情理之中的事,只要与“道门”扯上关系,也就都在情在理了。 对于“道门”的存在,这个世界,并不陌生,只不过,对于“道门”这个正式称谓,很多凡人,并未听过。 其实,道学,一开始是道门在人间所设之机构。 但是,道门,绝不只是这么简单。 相反,比起道学,其背后的道门,是明界各大势力极大的隐晦。 在六百年前,道门一度被认为是颠覆明界所遵循之道的异端邪教。 那个时候,相对于道门之道,明界一直遵循之道,被称作“明道”。 众所周知,在《道经》的开篇,便对“道”下了一个最为笼统却最受尊崇的解释,“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明道”之道,是可“名”之名,可“道”之道,有怎么可能是恒道,是道呢? 所以,在那时候突然崛起的道门,称自己方是“道”之正统,而当时明界普行之道,不过是道之表象,非真正的道。 而后,百余年间,明界爆发了千年来的最大动/乱。至于结局?当然是道门被灭,明界重归“明道”。 此后,道门正式被钉在了异端邪教的审判柱上,道门余/孽,也一直被追剿至今。 至于道学,从那次动/乱结束——甚至远未结束开始,便已经跟“道门”没有任何关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