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上课 (第1/2页)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二月来了,大团大团的油菜花开始绽放,到处充满的气息。 李默放学回来,这时候天气长,还没有到黄昏呢,他就看到一大群人蹲在大棚前看。李默也没有在意,蔬菜早就在正月开始挂果了,现在有的蔬菜都快到了收获期,来看闹的人络绎不绝。 不过他稍稍驻下了脚步,那群人也看到了他。 “小神童,快过来。” “各位领导好。”李默走了过去。 “小神童,还真成了。”一人说。 “领导,在落后的古代都种出来了,况且现代科技发达。”但李默心中说,发达个鬼啊。 “它能有你所说的那么高产吗?” “领导,我只是估计,不能当真的。但也有可能会更高,并且各种蔬菜产量也不一样。如黄瓜西红柿,若运气好,说不定亩产能超过一万斤。辣椒与缸豆可能会很低了。你不要看这些挂果,大棚蔬菜产量高除了小温室效应,还有一点,生长期长,收获期更长。你看,这下面还有许多小花苞呢。若是管理妥善,能长到五月末,六月初,不过那时候不值钱,必须犁掉种水稻。” 真掉到四五分钱一斤时,往石头城运则很不划算了,当真不要运费?在曹镇卖,难道让老百姓不吃饭,天天吃辣椒黄瓜? 没办法。 其实也不要多,大米一毛四,卖上**分钱一斤可以吧?总比犁掉强。 但不要说城市百姓就开心了,是便宜了,关键你得能不能买得到。所以市场经济最终取代了计划经济,而且国家做得还不错,是稳妥的一步步放开,虽然出现了许多不好的现象,大方向没有出现严重失误。苏联看到中国的变化,也想学,一下子放开,好了……也是中国运气要到来了,否则这个国家压在上面,上面的领导人那一个不是亚历山大。 暂时非是几个公社领导所能想到的。 他们默然。 另一人则问:“既然知道辣椒缸豆产量低,为何要种植呢?” “两者辣椒产量要稍稍高一点,但它是空心的,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运输成本。缸豆产量更低,不过我也嘱咐过乡亲,少种一点,不能不种。原因简单,它们是销往石头城各个单位,种类少了,哪边的人则不会动心。因此种了六七个品种,搭配起来,哪边才会动心,也好谈价钱。” “想得蛮周全的。”那领导夸道。 这不是废话吗,不周全,万一失败,自己家不是变好,而是变差,自己这一番心血浪费不说,还要挨上许多板条炒丝,何苦来哉? 不过公社对他不错,大过年的,公社派人送来几本笔记本,一支钢笔,还给父亲发了一张先进生产者的大奖状,将父亲乐得不行。 李默回到家,看到父亲放下了幺盆,边上还放着一包稻,奇怪地问:“爸,你要干什么?” “泡稻种。” 知道了,父亲又想不开,想种早稻。 “我也糊涂了。” 李默是指过冬作物的。 曹镇现在有两种过冬作物,一是油菜。 后来曹镇油菜分为三种,一种是乌油菜,学名甘蓝型油菜,沾着一些杂交质,现在还没有出来。所以去年李广平种植黄油菜时,李默也没有想到。也不能怪他,将他的精力分成了十成,一成半用在学习上,二成用在大棚蔬菜上,余下全部用在写小说上了,根本就没有想到父亲是为来年种早稻打算的。【△網.】 这种油菜产量几乎是黄油菜的两倍,再加上各方面的经济账,这才导致曹镇地区的农民渐渐抛弃了双季稻。 那个油菜不用考虑。 第二种则是黄油菜,学名油白菜型的油菜,这种油菜在起苔前可以炒着吃,也可以做咸菜的原材料,味道鲜嫩可口。起苔后也可以当成菜苔,当然,菜苔茁壮后则不能吃了,菜杆已经柴掉。另外生长期短,正好能接上插早稻秧。 农村一般在阳历三月中旬将早稻泡种,催芽洒入秧田,正好一个来月后,黄油菜成熟,割掉,插早稻的秧苗。 但缺点是产量极低,整与乌油菜相差了一小半,后来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