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还以明珠 (第1/2页)
三艘船来到公路边的人民桥下,还要从船上挑上岸,再搬到汽车上。但九个劳力干活,速度也快。略有些超载,大约装了一万一千斤蔬菜,不过这时还没有乱罚款现象。 担心的也不是乱罚款。 第一趟,李默请假跟过去了,还有李实布、李强与六斤。副驾驶只能坐两人,六斤只好坐在李强大腿上,李默只好坐在李实布大腿上。 挤得可怜,不过暂时几年内,不管你多挤,只要你自己能忍受得住,同样也不会有人来找你麻烦。 来到苏省晚省交界处的乌镇,天才蒙蒙亮。 两个人将车子拦下,询问情况。 不能怪人家多事,沾到出省,即便是蔬菜,也有些说不清楚。 六斤拿出相关证明,李默在边上拿出香烟,一人给了一包烟,不知是香烟的威力,还是证明的威力,两个人手一挥,放行了。 李默松了一口气,担心的就是这一关,要知道仍有六成农村还是大集体呢。 到明年又会好些了。 来到蔬菜局,大家才刚上班。 李强从汽车上先拿下篮子,能装六七斤菜的小篮子,这是刻意在曹镇买来的。然后向每个篮子里放四五斤蔬菜,每人送一篮子蔬菜。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塑料袋,反正李默没有看到,只好这么做了,篮子也不浪费,以后这些人的家属买菜时还能派上用场。 不算贿赂,用意也不恶,互惠互利,并不是为了损害国家或他们利益而送的礼。 人家帮了忙,得表示感谢,这也是中国的国情,否则就是不懂礼了。不能真送香烟哉,再说还有许多女同志呢,于是李默想出了这条办法。 大伙嘻嘻哈哈地收下,然后派人调向各单位。 各单位的还得继续送。 送出了近千斤蔬菜,但也只是这一回了。 可是有这个见面礼与没这个见面礼,终是两样的。 李默就隐在后面了,由六斤来cao办。 他又带着李实布,来到一个菜市场观察。 蔬菜讲究新鲜,调过来了,也很快分配到各个菜市场。 并没有加多少价,一斤只加了两三分钱,这是计划经济嘛,各单位也不想赚市民的钱…… 也不会亏本,这时候市民想挑剔的啥,那是不可能的,不买没关系,一买还要票,摊到好的就是好的,摊到坏的就是坏的…… 看着这种古怪的现象,李默不知是要哭还是要笑。 可大伙认为再正常不过。 这些反季蔬菜摆上来了,有许多人揉眼睛,甚至以为这是玩具呢,不然这个天,那来的黄瓜西红柿?那来的辣椒茄子?那来的丝瓜缸豆瓠子? 但有许多机灵人,立即涌上去观看。 是真的哎。 而且价格不算太贵,若真的卖七八钱一斤,会有人犹豫的,只是三四毛钱一斤,虽贵,但也能想到,这个时季将这些蔬菜种出来,成本一定会很高的,许多人立即购买了。 其实一车子蔬菜,将送礼的近千斤蔬菜扣除下来,只有一万斤了,分配到各个菜市场,一个菜市场还能摊多点? 李默与李实布只看了一会功夫,这几百斤蔬菜就被市民抢光了。后面有人闻讯赶过来买,连毛也没得卖。 李实布叹道:“这可是几毛钱一斤,难道不是钱吗?” 他这想法有点儿不对。 首先石头城现在人均月工资能超过三十五块钱,而农村有许多人家往往在为十几块钱头痛呢,收入不同,价值观不同。 其次这些蔬菜是从他们手中慢慢弄出来的,虽稀奇,也就那么一回事,但放在80年的石头城菜市场,可想会引起多大的轰动? 有的人将这些蔬菜买回去后,还请邻居过来参观,然后瞎琢磨,它们是怎么弄出来的,有人说是从岭南哪边调过来的,有人说是从冷库里运出来的,但也不对,上面还有新鲜的蔬菜叶子。 那就是种出来的,但这时季,怎么能种得出来? 于是一时间这一万斤反季蔬菜成了这一天石头城最大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