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 (第1/2页)
“能出版吗?”李默小心地问。 “能出的,特别是你这个年龄,你也要相信市一中的力量。不仅学校环境、设施,学生的质量,师资力量,方方面面的资源,远不是县中所能相比的。” 县中,县中是那一旮旯的学校,居然敢与市一中抢生源?三个老师一想到此节,心中都有些愤怒了。 “年龄啊……老师,万一有记者来问,最好不要让他们问,我还要专心学习,作文只是学习成绩的一部分。” 问,就是采访。 “李默,说得好,我们同意。”三个老师肃然起敬。 “好,我不改志愿了。”李默说。 “我代表市一中欢迎你的加入,”几个老师说道,他们也没有久留,得立即带着李默的作文稿回去,然后将录取通知书寄下来。 只要通知书下来,李默就不能改志愿了。 不问那一条法律,这时代中国人还是比较遵守承诺的,甚至以为签订文字协议反而是看不起对方,因此吃了小RB鬼子许多亏。 三人走了,李母有些不满地说:“市里对你的态度没有县里的好。” 看人家县里的老师多客气啦。 “妈,不同的。我的志愿是市一中,县里面想我改志愿,态度必然放低一些。而且市中教育水平高,好学生更多,态度肯定有些区别。不相信,将我放到镇中学,镇中学里的老师态度会更好。” “县里说重点培养你。” “妈,只要我成绩好,不管在市中还是县中,都会重点培养。我成绩下降,即便在县中,也不会重点培养。” “人家承诺免了学杂费的。” “妈,无论在县中或市中,都要寄读,都要花很多钱,还在乎这点学杂费?”李默耐心地劝D县中更近。” “能近多少里路?反正一学期只来回一次,有什么区别?” “什么一学期来回一次?” “妈,你想一想啊,我在小学只学了三门课,都学成这样。上了初中功课更多,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生物,到了初二还要学物理,初三还要学化学,九门功课,想要继续保持成绩优秀,那有时间来回跑?再说,当真不花车票钱?” 三年来,学成这样……可不是真学成这样,是在写小说呢。 李母不知道啊,一个是三门课,一个是九门课,整相差了三倍,她又担心地问:“你衣服谁来洗?” “我自己洗啊,在县城,你们就能替我洗衣服了?” “你自己会洗什么衣服?” 李默听明白了,自己若是在县城读书,能隔三两个星期回来,顺便将脏衣服带回家让母亲或奶奶洗,但到了市一中,显然不可能了。 “妈,就是瞎洗洗,真洗不干净,到学期结束,带回家,让你一下子洗。” “瞎洗洗,一个月后那衣服还能穿吗?” “妈,想一想,镇上那一个学生考到了市一中,这机会难得,难道为了洗衣服就放弃了?一个好中学,则意味着成绩更好,以后能考更好的大学。大学也有区别的,重点大学与一般的大学,不论学习环境与分配工作,都会截然不同。” “就让他去市一中,也要磨练磨练了,”听到这里,李广平说道。 去了一中,确实关注会下降许多,但正是李默所需要的。 这件事也要迅速定落了,不然县招生办的老师又要下来劝,是好看哪,还是看猴哪?至于要这种虚荣面子吗? 李广平又问了一句:“那个出版是怎么一回事?” “就是印成书。” “印书啊?”李广平哆嗦了。 “爸,不是你想的那个书,哪些书都是有名气的书,还有许多书没有名气,即便出了也就那么一回事。我这个书若是出了,就是后面的书。” “原来如此。” “爸,也不是没有好处,多少可能有几百块钱稿费,说不定我读初中这三年开支就有了。另外高考时,可能会有些加分作用。所以这个条件看似一般,实际是一个很优厚的条件。” 出一本作文小集子,高考会不会加分? 很难的。 除非这本小集子轰动全国,并且李默以后会连续出几本作文小集子,持续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