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族_第三十二章周家无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周家无嗣 (第1/2页)

    告辞出来,陈瑞瑜一脚刚踏出阎应元家的门槛儿,便觉得隐约有什么不大对劲儿,却一时也想不出是何缘故。一路上闷头往前走,张世强等人牵着马随后跟着,直到都能看到运河时,才上了马,却吩咐去陈宁馨的茶楼坐坐。

    茶楼一切照旧,连门上的匾额、招牌幌子丝毫未变,伙计也仍是一身的伶俐劲儿,茶客恍然不觉此处已换了主人。

    三楼原本是十几间雅室,本事茶楼最赚钱的一处,陈宁馨依照陈瑞瑜的吩咐,将其中几间做了改动,并不对外,算是陈瑞瑜的专供茶室。陈瑞瑜打后面上了楼,对那些茶客丝毫未顾,径直在三楼临窗处坐下。陈宁馨亲手沏茶呈上,陈瑞瑜也恍然未觉。

    这会儿的心思,却是处于纠结之中。

    从荒山小庙遇上周家小姐开始,陈瑞瑜便有意让这身子本能的应对,随后的一切“预谋”、“心机”甚至“巧遇”,虽然使得对这身子的往事十分好奇,但却并未如今日这般,恍惚觉得,他这么做,并非单单就是有个立足之地,继而谋求养家糊口这么简单,似乎背后还隐藏着什么。

    那杀人放火、招揽家丁,以及对陈宁萱等四人的安置,这些远超过十七岁年纪的处置手段,似乎也不能简单的判断成以往的身世所决定的。尤其是对张得安的“冒险”,尽管是利用了“前世”的记忆加以利用,但陈瑞瑜这身子上,似乎骨子里还有一种“刻意”,这种刻意与不时流露出的暴戾之气隐隐相符,似乎......他是成心要掀起些“波澜”。

    这并非“前世”依仗熟知历史所带来的狂妄之想。

    依实来说,这前世那些个“文字”记忆,益处很难见效,单是一个人情世故,便足以将“前世”的念头打回原形。不说别的,这来了之后,打九叔公那里直到小石头家的客栈,凡是“前世”想做主的事儿,可都没好结果。

    而这身子里的“暴戾”之气,现在想来,必是有个什么目的。那些事儿做下来,陈瑞瑜不仅没有丝毫悔意,甚至连丝儿“怜悯”也不曾有过,就如同对张世强他们,一旦有错,他可毫不怀疑自己能下狠手除掉麻烦。这可与当今世上绝大多数人家的子弟不同,他倒象是一个专门培养出来四处惹下麻烦的人。

    意识到这一点,陈瑞瑜断定这身世定然非同小可,他还恍惚觉得,在江南的家,也并非都如他这般,至少外表上看来,是个寻常江南一族。这些......隐约还跟梦里出现的叔祖父有关。

    想不透,陈瑞瑜干脆便又放下。再回顾一下这些天的举动,觉得还是有“前世”的影响,比如这些买宅子、铺子等等的安家之举,真要仗着一身武艺行走,何苦拖上这么多人手赘着?这身子干脆就是一个不十分彻底的融合体。

    此时又想着阎应元介绍的这笔“生意”,陈瑞瑜当然不认为仅是简单的生意,但却相信阎应元不会有什么恶意,虽然他话里说的不透,想是背后实在复杂,还不如不说的好。

    有银子当然要赚,有麻烦,他陈瑞瑜也不是怕麻烦的人。尤其是适才想明白这骨子里就不是个安分的人之后,陈瑞瑜似乎有意要将那份“暴戾”再引些出来。

    “去,将米铺子那个老伙计叫来,我有话问他。”陈瑞瑜打破屋内的安静。

    张世强闻声下楼,不大会儿的功夫,便带了那老伙计上来。其人四十多岁,人人唤他老于。

    “坐吧,我有些事问你。”陈瑞瑜道。

    “谢公子。”那老伙计倒也利索,行礼后便就坐下。

    “嗯,你在铺子里多久了?”

    “十年了。”

    “那这米行里的生意,你都熟悉了?”

    “不敢夸口,这通州附近的米粮生意,小的还算熟悉。”

    陈瑞瑜仔细的注视着老伙计,见其不卑不亢,应对自如,便暗自点头,这是个好帮手,陈宁琪这米铺子可以不愁了。

    “眼下我有桩生意,要买五千石米,运往山海关卖掉。”陈瑞瑜说得缓慢,让人听得清楚。“你觉得该如何着手?”

    那老于不加思索,答道:“一是买米,二是雇骡马、大车、脚夫。”

    “嗯,接着说。”

    “这买米,”老于伸出手指道:“五千石这么多,有两个法子买。一是等运河上贩米的商船来,按每船四百石计,五船即可。另一个法子,便是向通州卫里的仓廒里买。”

    “那是漕粮,也能买?”陈瑞瑜有些惊讶。

    “能的。五千石,也只有那里一次能买得到。”老于道:“公子,眼下漕运正紧,不知有多少仓廒要腾旧换新,这漕仓里的勾当,公子住的久了,便能知晓。”

    “你也能从仓里买到粮?”陈瑞瑜问。

    老于笑道:“公子,不是小的能买,而是通州这些卫所里的旗军自个儿卖出来的。只是都是陈米,还能吃,价钱便要低得多。若是要买好米,要得又多的话,便得结识指挥、千户那些官儿了,小的便就巴结不上的。”

    “还有别的法子么?”陈瑞瑜问:“我要在五日后启程。”

    “这么紧?”老于算了算,道:“那边卫所里,公子可有法子?”

    “没有。”陈瑞瑜摇头。

    “那只有与码头上的那几家商议一下,看能不能卖给公子。”

    “码头上的?”

    “正是。”老于道:“他们几家占着码头,其实就算咱们要买河上商船上的米,也要经他们过一道手的。这附近除了卫所米仓,也就他们几家存有大批米粮。”

    “上次你说是哪几家?”陈瑞瑜问张世强。

    “是周家、顾家、赵家三家。公子不是说见过周家小姐的?”

    老于倒是瞧了陈瑞瑜一眼,那目光似乎有什么话没说。

    “老于,你觉得我若向他们买,他们会卖么?”

    “公子,”老于道:“若是长途贩运到山海关去,他们卖定是会卖的,但怕是要参上一脚,要跟公子合伙做这笔买卖。”

    “合伙?”陈瑞瑜笑道:“他们一概如此?”

    “是。”老于道:“这也是码头上的规矩。相比寻常商家,这几家也是家底最厚的,能跟他们合伙,旁人还求之不得呢。”

    陈瑞瑜瞧着老于,问道:“适才瞧你有话要说?”

    “没有,没有。”老于连连摇头。

    “那周家如何?”陈瑞瑜干脆直接问:“是不是真的只有一位小姐?没有旁的子嗣?”

    “是,”老于又瞧了陈瑞瑜一眼,便低下头去。“长房里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