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活着真好 (第2/2页)
军情,泾州太守刘诚道遣人来信说在泾州西北已经发现有大量突厥人的斥候,。 矮榻前的案几上放置着一盏造型优美的铜灯,堆放着几卷山河图志。侍从们都已退了出去,在幽暗的大殿里,他的身影像座石像映照在墙壁上。 “看来突厥南下必定是会以泾州为突破口了,李艺带走了五万天节军,那里现在能够作战的不过三千多郡兵。看来突厥入寇是绝对无法避免了,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围剿李承明,稳定内部的局势,也不知道潼关的战况怎么样了?李靖有没有在同州截住李艺?”李世民想。 这时,长孙无忌推开殿门,和尉迟恭、侯君集一起“噔噔”地走了进来。 “你们来了,外面的局势怎么样?”李世民翻身坐起,像是经意地随口问道。 “自从太子您颁下”六月四日以前事连东宫及齐王,尽皆赦免,并不得相告邀赏,违者反坐”的诏书以后已经好多了。不过裴寂和李孝恭、柴绍等平时与建成关系比较好的人还是担心受牵连,不知你会如何处置他们。这几日基本都是闭门谢客,怕说错话,惹来麻烦。但据我所知,悄悄地互相串联、打听底细的还是免不了,嘀嘀咕咕的挺热闹。”长孙无忌道。 “嘀咕什么?打听什么?” “能有什么,还不是潼关平叛和突厥入寇的事?最有意思的还是萧瑀,刚刚他还气鼓鼓地来找我,抱怨说殿下你提升天策府的人太快了。”长孙无忌苦笑道。 李世民咧嘴笑了笑道:“萧瑀就是这么个人,脾气倔强。不过他倒是倒是真心拥戴我,他只是有些怨气,怪我把他当做外人,怪我不倚重他。”
长孙无忌点头道:“是啊!不过他也私底下和陈相抱怨过,说你对建成元吉的儿子们的处置有悖常情,很难被大臣们接受。尽管许多大臣都认为你确实比建成强,也认为皇帝太昏聩,不该听从裴寂的主意准备废黜你。可是,你这一下子,也让他们觉得这太可怕,太过分,太” “庸人!庸人他们想得安稳周到,说得头头是道,可这些都是废话、屁话,照他们的想法说法,我现在早成一个庶人了,除了伸长了脖子等着别人下刀,还能有什么办法,真是岂有此理!”李世民打断了长孙无忌的话头,一股无名火蹿上心头,他激动地站起来,在殿内来回走动。他早就料到会有这种议论,这种不偏不倚的公正顶屁用,他不愿再听这种废话,也不希望再有人提起玄武门之事。 过了一会,李世民绪稍稳定了些,坐到团凳上说:“李靖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长孙无忌答道:“李靖派人来传话说他已到同州,不过李艺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改道下邽,从那里去潼关了。李靖也已经往下邽方向追去了。” 李世民想了想道:“从下邽往潼关要多走百余里路,而且道路也不好走,他为什么要改道呢?” “李艺行军打仗多年,临战经验丰富,可能是他觉查出了什么,临时改道也不足为奇。”侯君集道。 李世民没有在说话,而是走到矮几旁,附下身子在那堆山河图志里翻找了起来。 长孙无忌正要上前去帮忙,却见李世民已经找到了。 “你们都过来看看!”李世民道。 说完他将其他的几卷图志一股脑扫到地上,再灯架移开,在矮几上将图卷展开。虽这图卷只是一些简陋的符号,但山川、河流的位置,州郡的周边界线都标的清清楚楚。 “泾州,突厥人来了?”侯君集看了一眼地图道。 李世民点头道:“没错,泾州太守刘诚道刚刚派人送来的消息,已经发现突厥人的斥候,估计是突厥人已经知道李艺弃了泾州,来长安给建成报仇来了。” “二十万突厥人,如果都从泾州入寇的话该怎么办呢?”长孙无忌喃喃自语道。 李世民笑道:“人家要来,我们也没办法,就照前些日子所议的那样。坚壁清野,以待敌怠。不过泾州百姓内迁开始的晚,我怕他们来不及全部撤到其他州郡。” 侯君集低头看着地图,思忖着,随口问了一句:“敬德兄多久没有上阵杀敌了?” 尉迟恭不假思索地答道:“三年了,你不也是一样吗?” 侯君集笑了笑道:“殿下,突厥人既然已经知道我们内乱,那么他们就必然大意。依臣下之见我们不如在泾州打他一下,挫挫他们的锐气。” “详细说说!”李世民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