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封伦心思 (第2/2页)
便全力对付突厥一事。 “殿下,王虎臣就在突厥军中,这突厥人本来就是李承明勾来的,我看不论我们怎么安抚他也不会和我们讲和的。”长孙无忌大声道。 “话是如此,但是蜀军新败,李艺又刚刚与李承明合兵一处,我们已经无力再突厥到来之前剿灭李承明了。”杜如晦说。 “早知如此,我们就不如不等蜀兵到来,让长安城防军去取潼关了。”长孙无忌埋怨道。 “不派城防军去取潼关并没有错,长安城防军不过五万人,而且其中不乏建成旧部和同情建成的将校。万一他们出了长安便趁机作乱,我们就得不偿失了。而且就算他们不做乱,万一逼李承明太甚,他弃关突围,跑到山东王小胡或者泾州李艺处去,我们就不容易再抓他了。”房玄龄说。 “不错,而且那时候关内道各州刺史还没有向太子殿下效忠。我们没有及时攻打潼关,而是选择了先安抚各州刺史是对的。”杜如晦又说。 李世民点点头道:“此次安抚各州刺史,赵弘智功不可没。” “李承明是肯定不会和我们讲和的,眼下唯一之计就只有再从突厥方面下手了。”房玄龄道。 李世民笑道:“玄龄兄言之有理,但是李承明那也得想办法安抚,我们可以从李艺、薛万彻、谢叔方那里下手。” “不错,李承明现在主要靠的就是这几个人,只要说能服他们归降,擒拿李承明不过是举手之劳。”长孙无忌也来了精神。 “说服他们归降,只怕不是一件易事,薛万彻、谢叔方是建成和元吉的心腹。李艺素与殿下不睦,臣恐怕他们是会和殿下置气到底的。”杜如晦说。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道:“不一定,旁人到也罢了,那李艺浴血沙场二十年,好不容易才混了个王爵。他是把功名利禄看的很重的,只要我们舍得封赏,应该是有机会的。” 李世民点头道:“对,如果李艺肯降,我可以加封他为亲王,上柱国,食万户。并且将幽州封给他,许他永不来朝,子子孙孙世袭罔替。” “殿下赏赐如此之重,我看李艺一定会眼红的。”长孙无忌道。 李世民叹了口气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窦轨兵败身残,李道宗和李靖又拦不住李艺,让他兵入潼关呢!” “父亲”李承乾喊了一声,从殿外跑进来。 李世民满脸堆笑地站起身来,将李承乾搂在怀里,捏捏他的胳膊,摸摸他的脑袋道:“乾儿找父亲什么事?” 李承乾挣脱他的怀抱道:“孩儿想去骑马,母妃不准。” 李世民笑了笑道:“母妃不准,那就等父亲议完事以后陪乾儿去怎么样!” 李承乾高兴地道:“我要骑大马!” “好好好去骑父亲的“什伐”马。”李世民笑着说。 在战场上凶狠得像一头猛虎的李世民,此刻的神情中充满了慈爱。这舐犊情深的一慕让坐在一边封德彝心中升起一种不祥的感觉,他在心里对自己说道“嗯,毕竟是长子呀。” 封德彝明白,这世上多数父母都是偏爱长子的,尤其是在帝王之家,子嗣成群,古来当天子的人,有不少最后连自己究竟有多少个儿子都记不住了,但这头一个儿子,他们一定刻骨铭心,因为这毕竟是人生的第一次,用十几、二十年期待等来的第一次,所以,会不自觉地将一种视做惟一的爱赋予他。而情感就是这么一种古怪的东西,付出了就像把根扎进去了,付出的越多,这根就扎得越深。想到这里,封德彝突然心念一动,闪过一个主意。 他欠了欠身子道:“殿下,要不让臣去趟潼关吧!” 李世民一愣:“你要去潼关?” 封德彝道:“说起来李艺和薛万彻的父亲薛世雄,都与我有些交情,老臣去了就算大事不济也必定可以全身而退。” 李世民看一眼封德彝花白的胡子,摇摇头:“这——太冒险了吧!万一李承明” 封德彝露出一脸慨然之色:“国家危亡之秋,臣这条性命又有什么可吝惜的!” 封德彝的豪言壮语让李世民感动起来,他紧紧地抓住封德彝:“德彝!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干臣呀!你骑我的闪电驹去,从东宫侍卫里选十个人跟着。” 封德彝眼圈一红,跪了下来,毕恭毕敬地磕了一个头:“那臣走了。” 戏演得很逼真,李世民却不知道封德彝的“壮举”后面藏着一个大大的阴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