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八章 突厥使者 (第1/2页)
八月初四,李承乾在几十名护卫的保护下到达潼关,按照约定,李承明放回了李世民手下的全部家眷和侯君集,也接回自己的母亲、meimei、高句丽使臣泉盖苏文、身负重伤的冯力和魏征等人。 八月初五李承明和李艺开始向山东退却。 退往山东的人员中军队是最重要的,他们是李承明日后安身立命之本。薛万彻和谢叔方在潼关守军和残余的东宫六率里选优汰劣,精选了三万步军、三千骑卒,和李艺的六千骑卒,两万步军以及一千多辆装满金银细软、粮秣辎重大车向着山东方向开拔。 八月初八,李世民在于东宫显德殿中,南面升座,受文武百官朝贺,正式登上皇帝大位。并遣大司徒裴寂与长孙无忌祭告南郊,大赦天下。然后赐宴百官,论功行赏。 天策府中旧臣,自是元谋首勋,人人得以超升。 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掌管天下官吏任免查核。房玄龄为中书令,掌管草拟皇帝诏诰。杜如晦为侍中,掌管机密,决断大计。尉迟敬德为右武侯大将军,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秦琼为左武卫大将军,掌管各处府兵。侯君集、丘行恭、公孙武达等人俱为左右骁卫将军,掌管禁军,防护内庭。 太上皇旧臣裴寂、唐俭、刘政会、李孝恭、柴绍等各安原位,厚加赏赐。 又对玄武门事变中阵亡的将士等家眷厚加抚恤、荫其子孙为官。 待行赏初定,又连下诏令。 免关内及蒲、芮、虞、泰、陕、鼎等六州租赋二年,免天下庸调一年。民八十以上赐粟帛,百岁倍赐。 放禁苑所养鹰犬、并停进珍异。 放年长宫女三千人。 凡官号、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二字不连续者,并不须讳。 册立长孙氏为皇后。 立嫡长子承乾为皇太子。 诏令传至各州县,天下大悦,老幼相欢,且歌且舞,称颂圣恩,山呼万岁。 八月十一就在大唐普天同庆的欢乐时刻,突厥颉利可汗率劲骑十余万,攻破泾州的防线,并遣心腹大将执失思力契必何力在高陵扎营。突利可汗部也攻破了武功,两天以后颉利军主力开始向东进击,他们先逼近了泾阳,不到一个时辰就攻陷了这座城池。这在长安城中引起不小的恐慌。 虽然突厥强盛已有数十年,但兵临京城之下,却是极为少见。 京城百姓及朝中大臣俱是震惊不已,或恐惧、或慌张、或愤怒,众文武大臣急请皇上下令紧闭城门,并发诏勤王,倾天下之兵,击退突厥。 李世民领着一群大臣到城头巡视,封德彝心情沉重地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这武功不去说它,泾阳城池还算坚固呀,长安城墙久经战乱,残破不堪,既然泾阳城防这么不济事,长安守起来只怕不易呀。”身为右仆射的封德彝在宰相中职司兵务,在这样的事情上头他自然要多说几句。 颉利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对长安摆出三面合围之势,李世民不由愁眉紧锁,对众臣说道:“真没有想到颉利军的战力有这么大的提高,这几年朝廷南攻北守,忙着平定中原的纷乱,在南边连打六次大仗,对突厥则取守势,知之不多。眼下彼倾巢而出,我军中最缺的是了解他们虚实的人。这才是眼下最让人着急的事儿呀。” 长孙无忌接过话茬道:“有一个人对阿史那氏的情形颇为熟悉,他来做兵部侍郎参谋军机最合适,但是不知道陛下敢不敢重用他?” 李世民一挥手:“只要他有真本事,朕还不敢用?你说吧,此人是谁?” 长孙无忌看了李世民一眼,吐出几个字:“中山郡王府长史范鑫。” 李世民脸色一变,这个范鑫前些年曾在云中、马邑领兵多年,对颉利部的情形倒是了如指掌,但是这个人出身低贱,做过放马奴,在颇重门第的朝廷里,向来受人歧视。而且说起来,这个人还有些“前科”,若是用他,必然会引起一场争议。 果然,长孙无忌话音刚落,封德彝就在一旁慢条斯理地道:“这恐怕不妥吧,此人在太上皇手里是定了铁案的,武德二年,他在汾州别驾任上痛打裴寂,武德皇帝念其多年征战有功,没有杀他,将其放逐到马邑戍边。用他做中山郡王府长史,朝中已经有不少异议,要是让他来做兵部侍郎,只怕就更难服众了!” 长孙无忌反唇相讥:“封大人,说起旧事儿,我可要念叨两句,当年要不是裴寂摆出士族的架子,不听范鑫的劝谏致使五千将士白白死在宋金刚的伏兵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