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明_第二百章 范鑫上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章 范鑫上位 (第2/2页)

狼烟的国家,还要承受着所有的委屈,多么盼着有一双手伸过来替朕补上一块天呀。就拿起用范鑫这件事儿来说,兵部郎中是委屈了他一点,可是,这到底给了他一个立功的机会不是?有了战功,朕就可以论功行赏,到时候擢升他出任兵部侍郎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长孙无忌站起身,拾起那顶纱帽:“范鑫,你快把它戴上吧。”

    突厥兵临渭水以后第一次正式的御前军事会议在这天夜里举行,李世民的几位重臣,守军的主要将领都被召到承庆殿。大殿里一片纷乱,众臣正纷纷议论着军情,李世民登基未久,天子之威尚没有深入人心,诸将还习惯把他看做从前的天策将军,议论起军情来,都很随便。直到李世民抬起头,扫了众人一眼,大家伙儿才止住议论,安静下来。

    李世民问道:“范鑫,范鑫呢?”

    范鑫应了一声:“皇上,臣在这儿。”

    李世民的目光在人群中找了半天,才看见范鑫低头站在一个角落里,眼睛看着地面,露出一脸的不安。

    李世民说:“你躲在那儿怎么参赞军务,到这儿来。”

    范鑫稍一犹豫,走到李世民面前,封德彝等人纷纷把不屑的目光投向他。李世民佯装没有看见,向范鑫问起颉利铁骑的现状来,他这么做既是真想了解敌情,也是想做个样子给长孙无忌看,替他找回些面子。

    范鑫告诉李世民,颉利的铁骑本就骁勇,这几年一直在和北方的薛延陀、铁勒诸部交战,最终统一了他们,经历了这些大战,其战力比起从前就更强了。如果双方的骑兵摆开阵式正面交锋,我军两万人难敌对方一万人,步兵对其骑兵就更不用说了。

    封德彝显然对范鑫的话十分不屑,他冷笑一声道:“哼,真是长别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颉利蛮夷之辈,无端犯我,输理在先,又是孤军深入,能不胆战心惊?我军是王者之师,同仇敌忾,这一来一回我军长了多少战力,敌军又折损了多少战力,你算过没有?”

    范鑫唯唯诺诺:“这——下官只想到了战场上的事儿,没去想战场以外的事儿。”

    封德彝又道:“皇上在问你军国大计,你谋事如此不周全,岂不是要误国误民?”

    范鑫不住地点头:“大人教诲的是。”

    长孙无忌看在眼里,终于忍不住站了出来:“我说封大人,现在可是说实话的时候,不是说大话的时候,您在这儿一个劲儿唱着什么王者之师的高调,可是王者之师打仗也要靠真刀真枪,而非唾沫星子不是?”

    封德彝找不出话来驳斥对方,只得恼怒地说:“你、你、你这话什么意思?”

    李世民不耐烦地道:“好了,不要扯远了,说正题!”

    这次御前军事会议开了大半夜,通过范鑫等人对阿史那部骑兵作战特点的介绍和杜如晦提供的最新侦察到的敌军兵力和部署情况,在结合昨天执失思力的话。李世民做出决定,不与突厥硬碰硬。

    当他说出这个结论时,长孙无忌问:“不让他们吃点苦头,他们怎么会退兵呢?”

    李世民沉思良久,吐出两句话来:“彼攻我城,我攻彼心!”

    他的具体部署是派两万精兵主动出击,伏击三路敌军中较弱的一路,重创对方后立即回师守城,另外在长安城中多布疑兵,迷惑对手。李世民认为,颉利挟雷霆之势而来,断不会料到唐军会主动出击,遭此挫折,定会心生犹疑,然后重新部署兵力,这一来,就可以为和谈创造优势。

    被派去执行伏击任务的是尉迟敬德和秦琼,次日拂晓,李世民亲自送大军出城。这两位是为数不多的和封德彝一样主战的武将。

    李世民的镇定自若鼓舞了出征的将士,他们神情慷慨地走出长安西门,走向无边的夜色,没有人去想他们的面前是二十万强大的敌人。

    可事实上,四面楚歌的李世民心里真是这么平静吗?

    这天夜里,宫里的女人们通宵都在赶制用来布置疑兵的旗帜。连阴妃也拖着病体,和陪在她身边的长孙皇后一起一针一线地缝制了一面旗。旗缝完时,天已经快亮了,皇后叮嘱阴妃快些休息,她自己拿着旗准备去交给负责此事的宦官。

    看皇后要走,躺在床上的阴妃忧心忡忡地问了一句:“jiejie,这仗咱们能打得过吗,颉利可来了二十万人呀。”

    孙皇后笑着宽慰她道:“能,一定能,皇上都下令让殿中省准备庆功酒了,这么多年了,你还不知道,皇上说能打赢的仗,什么时候打输过?”

    阴妃低声祷告:“菩萨保佑,能赢就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