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明_第二百一十一章 华州城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一章 华州城外 (第2/2页)

却突然停下来,又过了一阵,竟然全军折回了。刘大俱又守望了一阵,见敌人还是没有再进攻的意思,满脸困惑地离开垛口。

    回到刺史官署,他把华州司曹参军郭万银叫来密议。这位郭万银虽然只是个八品小吏,但却是华州城里数得着的干吏,又人,熟知地方,刘大俱一向对他十分倚重。

    刘大俱向郭万银道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敌人已经试出用密集队形能够攻上城头,再来上几次,这城墙保不齐就要被他们攻下来了,可他们为什么突然停止进攻了呢?

    郭万银略一思忖答道:“这个嘛,下官也只是猜测,此事有两种解释。一是突厥内部出了事,所以暂缓攻城。二是就是胡寇这次袭扰根本就不是为攻下华州而来的。”

    刘大俱自言自语道:“不为打破城,那是为何而来?”

    “难倒他是想抛下这只香饵,是要引诱一只大猎物。”刘大俱心想。郭万银的话蓦然点醒了他,刚才在城头抓住的那几个俘虏已经开口,其中有人供称,阿史那社尔带了三万精骑来,而出现的城下的只有不到两万。

    “那么,那一万多人去那了呢?这是不是可以说明,颉利就是想在华州城下布一个大陷阱,引诱唐军来援,然后再逐一歼灭呢?突厥人的图谋肯定是要落空了,不会有来救援华州的。可惜的只是华州百姓和自己了,可是突厥等不来援兵,失去耐心以后一定会攻破华州屠城泄愤的。该怎么办呢?”刘大俱又想。

    刘大俱分析的完全正确,唯一遗漏的就是突厥现在也是内部不和。刚才花施罗停止进攻是因为收到了阿史那社尔的命令。因为花施罗并不知道阿史那社尔与颉利的计划,打华州不是目的,诱唐军援兵来歼才是目的。花施罗的人马退下来后,阿史那社尔有些不放心,索性让花施罗的人退到后面去休整,前面由他亲自继续攻城。

    承庆殿里气氛沉重,李世民痛苦地坐在案几旁。虽然颉利围着长安城,但是长安城毕竟太大了。区区七万人根本不能重重围困,颉利只是围了北门和西门。根本没打算割断李世民对外面的了解,突厥分兵去为华州的消息,他早已经知道了。

    华州刺史刘大俱,关内道各刺史里为数不多的李世民的支持者,曾经以一千骑兵和三千步卒,取得过大破过突厥三千精骑,斩获三百级的大胜。李世民很喜欢他的才干,他也知道突厥不打长安,却去取华州的目的。但又不忍心看着刘大俱兵败身死,有心冒险出兵救援。

    旁边的封德彝看出了李世民的心思,略一停顿即跪倒在地满面诚挚地道:“陛下,不管突厥是何目的,华州一定不能失。失了华州,便等于失了长安与洛阳的联系。温大雅现在正在坊州,他手里还有三万大军,那里距离华州不过两天的路程,臣请派温大雅,立刻率军三万出坊州,马三宝率军一万出潼关一起救援华州。就算胡兵都是铁打的,我们也要和他们拼一场。”

    李世民将封德彝扶起,将脸转向立在一旁的长孙无忌问道:“辅机,你说呢?”

    长孙无忌看看李世民又看看封德彝,他从李世民的目光中看出了某种期待,长孙无忌略为沉吟,用低沉的语气说:“臣以为,兹事体大,最好召集重臣们商议一下,周密筹划为宜。”

    李世民沉默不语。

    长孙无忌又道:“我军眼下的实力实在不堪与突厥野战,臣请陛下暂忍一时之怒。”

    封德彝摇头道:“陛下,我们可以不救华州,但是突厥如果打破华州以后,又转攻同州、邠州、原州、庆州、麟州我们又该怎么办呢?都坐视那里的百姓被突厥洗劫屠戮吗?”

    李世民伸手在书桌上用力地一拍,一脸悲愤地说:“都怪李承明这个小国贼,朕绝不忍受这样的奇耻大辱,罢了,就算我军不堪一战,朕也要与颉利决死一搏!”

    李世民将“不堪一战”四字说得很重,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殿上的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很快就都明白了皇帝此刻的想法。纷纷进言,请陛下暂且忍耐一二。

    有了这几个大臣给垫的这级台阶,李世民也不再言大战了,不过他还是决定由李君羡带三千骑卒出长安,去尉迟敬德等人汇合,然后赶去华州袭扰阿史那社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