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二章 狂奔百余 (第1/2页)
李承明和薛仁贵一路狂奔百余里,直到半夜时分才在张承范的带领下躲进了一个叫虎狼谷的山谷里。这时候他身边已经不到百余人了。 李承明抬眼望去,他的护卫们散坐着,带着绝望和希冀交织的神色看着他。他忽然心乱如麻——在奔走的时候没有这种心态,那时只顾得拼命地跑,跑,跑,此时有了喘息的时机,这些情绪反而纷至沓来,好像要把他的大脑淹没一般。他知道后悔没有丝毫作用,却不由自主地悔恨。假若玄武门之变前他派些人日夜监视秦府就好了,假若他答应李世民的条件就好了,假若他与李艺汇合以后就直接去幽州就好了,但这些事情都过去了。在这许多假若的背后,李承明强烈地感觉到一个他不愿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信息:兵败如山倒,自己完了,自己败了。 “大王,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刘连章问道 一声问话将李承明的思绪拉回现实。天上的云很浓了,四野一片黑暗,他抬头看看天色,心中长叹一声道:“你们各自逃命去吧,是生是死全看各人造化。李世民要的是我,你们不跟我在一起,或许可以得一条活路。” 众人互相看看,没有反应。 李承明又挥挥手:“去吧。天下许大,何处不可容身,与我同死无甚益处。我虽然败了,但李世民也休想万年平安,他穷凶极恶,杀兄屠弟,倒行逆施,一定不会的善终的,我虽然败了,但公道自在人心。李世民一定会在史书上抹黑父亲、四叔和我的,由他说去吧。只要我问心无愧就是了。” 几个护卫迷惑地相互看看,其中一个道:“大王” “别再这么叫了。”李承明冷笑一声,“时至今日,我还算什么大王。我身为太子骨rou,起事举义,想着是替父亲报仇,为百姓除害,未料兵败如此如今穷途末路,人得看开,一死有何艰难。尔等速去。” 十几个护卫又相互看了看,终于匆忙地磕头行礼,丢下手里的刀枪结伴而行出了谷,渐行渐远,一路回望。 “出谷以后分头走!”李承明在后面喊道,看着那些护卫们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一阵山风吹来,他忽然觉得十分疲倦,十分寒冷。 其实他这样说也是没有办法,因为他心里害怕,他害怕追随他的人中会有心怀不轨之徒,万一他们拿了自己去向李世民请功,自己不是死的更快,要知道自己现在身价可是能换个王爷当的。他先说出这样的话来一是可以取得部下的好感,二是可以趁机清理身边的危险分子。 这时候,谷外一阵马蹄声打断了他的思路。他对杨不悔、曾正午说:“跟我去看看怎么回事,是不是李靖追来了。” 一群人冲出谷去,没有追兵,他们看到负责断后的薛仁贵正在杀刚刚出谷的那些护卫。薛仁贵大喊着:“势到穷处,舍主而去,你们这些叛臣贼子留着何用!” 李承明只来得及喊出一声“不可”,薛仁贵的新武器,方天画戟已经穿透了最后一个护卫的胸膛。薛仁贵拨马转过头来,满脸血污,面目狰狞。他看到李承明,跳下马大叫一声“大王”,然后便泣不成声。 “你杀他们何用?是我叫他们走的。”李承明已经没有力气再去处理这一切,也不再想将薛仁贵如何。大厦倾颓,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大王属下无能,李靖的人快追上来了。此地不宜久留,大王还是上山躲躲吧。” 李承明扭头望着失魂落魄的张承范道:“张壮士,你属下的私兵有没有熟悉这山的。” 张承范回过神来,看了看左右,道:“你们谁登过这座山?” 张承范仅存三个私兵一起摇头。 李承明道:“管不了那么多了,扔掉马,翻山吧!” 长安城外,李世民带着长孙无忌等人正在郊外迎接长孙顺德的遗体。长孙顺德被李承明的人锯成了十几块,李承明还特地将长孙顺德的尸体分别装在十几个木头盒子里,和李建成以及李元吉的首级一起叫长孙顺德的部下带回了长安。 远处十几匹马飞快地驰来,马上的骑士们每人背上都背着一个木头盒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