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明_第二百七十章 羽门弟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章 羽门弟子 (第2/2页)

一个粗旷的声音传来,说话的正是王娘娘的旧相识平山伯。

    “王娘娘与我相识多年,请左道长看在我的面子上绕她不死吧!”平山伯又说。

    左游仙有些犹豫,停下脚来,向着辅截望去。

    平山伯将手一挥,带着十几人向王娘娘跑去。

    “越来越乱了,可千万不要连累我离不开这里啊!”李承明看出平山伯有倒向王娘娘那边的样子,心里不禁担忧起来。

    这时候荒园外传来一阵马蹄声,接着无数火把亮起来,只听得传令声、叫骂声、兵器的撞击声响成一片。

    “一定是方景行带人来了!”杨不悔说到。

    杨不悔话音未落,就见十几骑打奔进园子,后面约有两百多人步随。

    “你等统统犯了谋反大逆之罪,识相的马上弃械投降,或许朝廷会从宽处理你们,不识相的话某家马上让你们血溅当场。”为首的一个虎背熊腰,面如满月的人,高声喝道。

    辅截将手一挥,咆哮道:“弟兄们,一起动手杀一条血路出去。”

    话音刚落便带着身边的人与左游仙一起提剑向外冲杀而去。

    平山伯虽然也将短斧抽了出来,但却没有妄动,只是小心地警惕着周围。

    “官兵到此,还不弃戈早降自古冤各有头,债各有主,你们有罪无罪,罪轻罪重,朝廷自有区处。千万不要枉送了性命。”那人又叫道。

    “他就是方景行。”书生鱼翊小声道。

    “长白山的兄弟们,我们向来与朝廷不睦,王薄世伯降唐以后,不一样被朝廷害死吗?眼下只有奋勇当先才能有一条活路。”辅截一边厮杀,一边高声叫喊。

    知世郎们听了有些心动,纷纷持斧在手,准备上前厮杀。

    恰在此时王娘娘醒了过来,慌忙叫道:“诸位且慢如今到处都是官军,我们不可不自量力,造次行事。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你们须三思而行”

    知世郎们听罢,自思王娘娘之言不无道理,刚刚举起的斧头又放了下来。

    这时一个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肩宽二尺,腰大十围。头戴一顶小黑弁帽,身披一件紫色锦缎便袍的汉子策马向前道:“楚王殿下,别来无恙?”

    “你是张公谨!”李承明脱口而出。

    “不错,正是末将,想不到会在这里遇上大王,陛下见到大王以后一定会很高兴的!”张公谨哈哈大笑道。

    李承明冷笑一声道:“你莫不是因为本王已经是你的囊中之物了吧!”

    张公谨是刚刚赶到兰城镇的,他本来是回魏县省亲的,恰巧听到了李承明被困连山的消息。张公谨深知李承明对大唐江山安稳的威胁有多大,于是马上动身赶往连山脚下,想把配合各路唐军将李承明困死在连山。可惜他稍微晚了一步,等他赶到的时候被李承明已经突了出去。张公谨和身边的策士仔细分析过后得出结论,李承明及有可能会向兰城镇方向取道燕山,逃回幽州。于是张公谨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兰城镇。

    本来方景行今天早上是准备去见李承明的,可是被张公谨的家将抢先一步拦了下来。等到中午张公谨赶来,两人一做商量,便立刻断定,所谓的渤海望族,十有**就是李承明。紧接着又有阚王两家的人找了上来,请方景行助力,捉拿左游仙等人。

    现在的方景行心思根本不在一些寻常叛贼身上,于是只是派凌刚带了二十多人赶来。自己则和张公谨带了大队人马去客栈拿李承明。岂料不但李承明不在客栈,连他的下属也都不在。只是在自己下属的指认下看到了沈牧母子,一阵搏斗以后沈牧逃走,只拿到了他的母亲。

    方景行连忙向客栈的伙计打听李承明的下落,很快就得知李承明带着几名下属和鱼翊向迷宫反向去了。于是方景行也连忙带人向迷宫赶来。

    “大家听着,那就是朝廷钦犯楚贼举旗造反的首恶,拿下李承明者,赏黄金千两,良田万顷,爵封王侯。”张公谨大声叫道。

    此言一出方景行身后的家仆恶奴们喊声大做,纷纷扔下正在交手的对手举火持械转向李承明扑去。

    李承明身边现在只有兰家老二老三、杨不悔、薛仁贵和不中用的书生鱼翊,根本无法对付,眼见就要性命不保了。

    杨不悔一把拉起李承明,向着迷宫入口方向跑去。鱼翊愣了一下,也拔腿向随。

    薛仁贵和兰家老二老三一边拔刀抵挡,一边缓缓后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