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明_第二百八十一章 小胡兵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一章 小胡兵败 (第1/2页)

    从武德七年起,李世民就不断地派人去游说李靖,甚至亲自写信给他,请他参与机密。什么机密?李世民不曾明说,李靖也不曾问,两边可以说是心照不宣。可虽有这般默契,却并不等于李靖愿意参与,他一概谢绝了。

    “你得灵活点儿,别这么死心眼儿。”红拂不以为然。“太子建成与秦王世民早晚是个你死我活的结局。你想中立,办得到么?别到时候两边都不讨好,谁赢了都要你的命。”

    “那依你说,咱该站哪边?”李靖反问,“你有本事看得准谁赢?”

    “怎么这么不自信?你站哪边,不就哪边赢了么?”

    “你不知道,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话你没听说过?

    我看你在杨素身边也白待了那么久!你以为你帮人家赢了这种勾当还能有什么好下场?”

    李靖最佩服的人是韩信。韩信落得个什么下场?不是让人一刀砍了么?何况韩信还没帮人家搞什么阴谋,不过正大光明地帮人家打天下而已。如今已经有人把他李靖比做当今的韩信了,他还能往这种事里掺和?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红拂撇撇嘴,鼻子里没好气地哼了一声。

    李靖无言以对。的确如此。而且这“早知如此”也的确是早该知道。他不是没读过,伍子胥、李斯、韩信等等的下场,昭然纸上。可看别人的时候,总是会想:咎由自取。等到轮到自己了,才知道原来竟是人在朝廷,身不由己。

    现在李世民已经是一国之主,他会不会向红拂说的那样报复自己呢?李靖心里没有底,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抓住李承明,平息内耗,一为百姓二为自己。

    李世绩的想法和李靖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李世绩心里是希望李承明不要死,他希望李承明能活下去,给李建成传宗接代,不管怎么说李建成死的实在是太憋屈,太冤枉了。

    “两位将军,城外西南二十里处发现有幽州骑卒。”这时候一名斥候队长进来报告说。

    李靖站起来,走到悬挂着地图的墙边看着地图说:“他们想干什么呢?”

    李世绩知道他是在和自己说话,也站起来走过去,看了看地图说:“李艺麾下的精兵悍将基本上已经损失殆尽了,幽州现在虽然还有不少士卒,但大多是李瑗的部下,战力并不强,李艺应该已经无力出击了。”

    李靖点头道:“他们应该是想去河北接应楚王,知道他们有多人吗?”前半句是自言自语,后半句则是问那名斥候队长。

    “他们行动很小心,眼下只发现百余名斥候。”斥候队长答。

    “要是能把这支骑卒一举歼灭,我们就有把握把楚王困死在河北了。你有什么高见?”李靖问。

    李世绩摇了摇头道:“幽州产马,士卒大多善骑射,我军多步卒,取胜容易,但想要一举歼灭恐非易事。”

    “你估计他们会走那条路去河北?”

    “李艺既然已经无力出击,那么接应楚王的人应该也不会太多,否则补给就跟不上了,我估计他们的人数大概在两千左右。”李世绩道。

    接着他指着地图上的一道峡谷道:“他们既然人数不多又着急接应楚王,一定不想和我们纠缠,所以他们不会走官道,只要穿过这条峡谷,就是一马平川的河北大地,而且比官道要近百余里,所有我想他们一定会从这里走。”

    李靖点头道:“好,我们就在这峡谷埋伏,一定要全歼他们。”

    “李将军有和高策?”李世绩实在想不通李靖有什么办法全歼敌人的骑卒,要知道人家都是有马的,打不过你还跑不过你吗?

    李靖笑了笑道:“上山。”

    “上山?”李世绩有些晕了,心说:“人家都是骑卒,没听说过骑卒会骑马上山。”

    “敌军人少,行动必定十分小心,如果我们想在地上打他们伏击很难不被他们发现,更不要歼了。所以我们只能在峡谷两侧的山崖上想办法,可是山崖太高,超出了寻常的短臂弩的射程。所以我们只要把弩床搬上山去,就有机会全歼他们。”李靖说。

    话一说完李靖便招来了传令兵,让他召集众将议事。

    一个时辰以后士卒们开始拆解军中全部的弩床,入夜以后千余人带着被拆散的弩床悄悄出城,快速地向流水峡方向跑去。

    正如二李估计的一模一样,王小胡的确走的是流水峡,他想快些赶往河北,接应李承明。王小胡也是久经沙场的大将,为了自己和部下的安全,一支两千人的骑兵队,他派出了两部名斥候,向周围搜索,他想确保自己和部下能安全地到达河北。

    “将军,流水峡没有伏兵。”第三波斥候也回来了,侦查的结果和前两波一样。

    王小胡终于放下心来,大声下令道:“全体都有,一字列,快速穿过峡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