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明_第二百九十三章 职业杀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三章 职业杀手 (第1/2页)

    三天后的一个清晨,一个刚刚被皇莆云飞霸占来的一处院落里,皇莆云飞正在进行他每天必行的早课,练习箭术。

    “皇莆兄,出事了!”一条汉子急匆匆地跑进来说。

    皇莆云飞一松手,羽箭飞出,正中前面的树干:“不要着急,慢慢说,怎么回事?”

    那汉子喘了会气道:“王出头被京兆尹抓了。”

    “为什么?”

    “只知道他去祥福坊的一家勾栏院收钱,然后就不知道了。”汉子答。

    皇莆云飞皱起眉头想了想道:“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京兆尹的现任府尹是李世民秦王府士之一的姚思廉。姚思廉三朝仕宦,陈时,为衡阳王府法曹参军,转会稽王主簿。入隋后,补汉王府行参军,掌记室,寻除河间郡司法。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唐高祖李渊乘农民大起义浪潮,在太原起兵直取长安。这时镇守长安的是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姚思廉正任职于隋朝,为代王侍读。李渊率兵占领长安后,代王府僚属都惊骇走散,唯独姚思廉依然服侍代王,不离左右。唐兵涌入王府,思廉大声呵斥道:“唐公举义本匡王室,卿等不得无礼于王。”正往里冲的众兵将闻听此言十分惊愕,见思廉独自一人伴随代王而面无惧色,心中也觉钦佩,于是纷纷停立在大堂台阶之下。李渊闻知,于是准许思廉扶代王下堂。直到代王被安置到顺阳阁后,思廉才哭泣着拜辞而去。目睹此事者都很感慨,称他为“忠烈之士”。

    武德年间,李世民曾率军赴鲁南征讨徐圆朗,战争间隙,他与人议论起隋朝事,谈到姚思廉挺身而出保护代王之举,感慨叹道:“姚思廉面对利刃而显示大节,即使古人也很罕见。”当时思廉远在洛阳,于是李世民专派使者带帛三百段赏赐思廉,并附信说:“想节义之风,故有斯赠。”这是很不寻常的优礼之举。李世民命著名画家阎立本画“秦府士图”,并命文学褚亮各为赞语,对思廉的评价是“志苦精勤,纪言实录。临危殉义,余风励俗”。从史学才能和政治节cao两方面对思廉作出褒奖。“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当上太子,思廉也随即升迁为太子洗马。九月李世民登基,委姚思廉为京兆尹府尹。

    姚思廉为人清廉,钢正不阿,他接任京兆尹以后不畏权贵,惩恶扬善,对长安少年们打击很大。皇莆云飞想尽办法也没能买通他的门路。

    王出头是和皇莆云飞一起从代地来长安的,而且对皇莆云飞忠心耿耿,所以王出头出事皇莆云飞不能不管。可是该怎么管呢

    思来想去,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去找窦孝节,二是去找淮安我李神通。当然找李神通肯定花的钱会很多,不过救人出来的把握也更大。万一窦孝节救不出人来,再找李神通就不合适了。反正刚刚赢了郭应物十万钱,他现在也不缺钱,还是请李神通这尊大佛出面的好!

    拿定了主意,皇莆云飞便孤身一人向淮安王府走去。做这种事当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要知道的人多了事情一定不好办。

    皇莆云飞以前也来过几次淮安王府孝敬财物,不过从来没有见过淮安王,每次都是淮安王府的长史接待的他。

    今天也不例外,听完皇莆云飞的请求,那个已经年过半百的长史笑嘻嘻地看着他说:“放心吧!凭我们王爷的面子别说要一个人,就是十个姚思廉也不敢不给。这样吧,你明天早上带一百两黄金,去启夏门外,会有人在那儿等着你,你将这金子交给那人,再叫他给你一张符券,你拿符券去京兆尹领人就行了。”

    皇莆云飞连声道谢,并向那长史许诺天黑的时候会把给淮安王的孝敬送过来。

    第二天清晨,皇莆云飞依然孤身一人带着准备好的一百两黄金向启夏门走去。启夏门是长安的北门,离皇莆云飞住的地方约莫有二十多里的路,城中马又跑不起来,是以走了半个多时辰方到。

    出了城门,并未发现有人等候自己,皇莆云飞有些饿了,在附近找了间露天的茶舍,要了碗茶,三张大饼,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边吃边用眼睛瞟着城门方向。

    半晌,城门口来了个身穿麻布短衣的男人,衣衫破旧,头上戴着斗笠,看上去像个穷苦的农夫。

    皇莆云飞心想:“这断不是我要等的人,淮安王府的人,连最低等的厮仆穿得也比他光鲜,又怎么会是农夫的打扮。”那男人四下里张望着,看见茶舍边拴着匹马,快步走了过来,冲里面喊道:“皇莆云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