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兵临城下 (第2/2页)
“刘将军看来我们此番有多少胜算?”马车上李承明开口问道。 刘仁轨想了想道:“这个季节根本不是用兵的季节,李靖和李世绩为将多年,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一定是李世民强令他们出兵的,臣下以为只要我们坚守不战,用不了几天二李就得粮草不济无功而返。” 李承明点了点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我总是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劲。以二李的赫赫战功来说,他们怎么会犯这么白痴的错误呢?” “强攻他们是攻不下的,是不是?”李承明又问。 刘仁轨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道:“那也不一定,得看幽州城里有多少守军,二李的粮草补给是否舒畅才知道.” 李承明恍然大悟:“城里有多少守军?” 刘仁轨摇头道:“这个臣不知道,得问燕王。” “燕王伯父,城里有多少守军?”一见到李艺,李承明便开口问道。 “五万余。”李艺答。 李承明松了一口气道:“那就好,那就好。” “李靖和李世绩莫不是疯了吗?这样的天气竟然驱大军来取城池高大的幽州。”李承明喃喃自语道。 “有两个可能,一是长安有变,李世民强令他们来战。二是我们这里有变又或者二者兼而有之。”魏征说道。 “我们这里有变你是说我们这里有人投”李承明道。魏征的话让他陷入了恐怖之中,他最害怕的就是自己随时会被周围的人出卖。
突然间他觉的自己身边的人怎么每一个人都不可靠了。感觉这些人都有出卖自己的心思和可能,甚至感觉他们有可能会联合在一起出卖自己。 “太子殿下不必担心,魏大人所言只不过是他的揣测,事情或许不是这样的。”杨不悔看出李承明内心的恐惧,开口安慰道。 “是啊,艺在幽州多年,艺向殿下保证,这里上至豪门大姓,下至庶民百姓谁都不敢出卖殿下来换荣华富贵。”李艺也说到。 听他们这样说李承明心情好了些,他点了点头道:“不知道燕王伯父准备如何御敌。” 李艺笑道:“坚守不出,耗敌以疲。” 这时候有斥候来报说二李大军已至城南十余里处。 李承明决定带人上城楼去看看。 一行人刚刚登上城楼,远处边传来一阵阵巨鸣,隆隆不绝,震得四周山峦间回音滚滚。李承明等人循声看去,只见前面莽莽山野之上的万顷落雪都若沸腾了一般,凌空腾起一层层云烟。整个大地都似在为缓缓移近的那一片浩浩荡荡的车鸣马嘶而瑟瑟发抖。 “到了!到了!”李承明脱口而出,“这么快就到了!” 滚滚雪尘如浪潮一般涌近,倏然一下便停了下来。天地间的阵阵轻震也一瞬间便停止了。雪尘渐渐散尽,一队队铠甲鲜明、刀枪锃亮的大明骑兵已来到幽州城下,如同树林一般森然而立。那高高飘扬的“唐”字大旗,显出了一派逼人的威武雄壮之气。 看着这雄壮军队,再想想他们的统帅,大唐不世出的两位名将。尤其是李靖,简直可以说是中**史上军神级的人物。李承明再一次为自己和自己母亲meimei的命运担心起来。 李靖和李世绩心里也很无奈,谁都知道现在根本不是用兵的时节,可是皇上竟然命令他们一个月之内拿下李承明,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 安扎好营帐以后李靖和李世绩在中军大帐里汇集部下所有的将军们开始研究战法。 李世绩拿着一柄细长的铜尺,指着挂在帐篷上的幽州全城军事地形帛图上的图标线条,侃侃而谈:“幽州城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城墙高达五六丈,易守难攻,险要之极。该城共有八道城门:东面有大同、长庆二门,南面有含毯、朱雀二门,西面有大西、小西二门,北面有七星、玄武二门。而且,它北靠燕山牡丹峰,东枕苍光峰,西傍永定河,三面据险,委实难以硬攻” “那就只有南门了。”一名副将插了一句进来。 李世绩听了,脸上微微一笑,拿手中铜尺指点着那帛图上平壤城的南面,继续讲道:“不错,李参军——乍一瞧这幽州城的南墙之外地势平坦,似乎是无险可据:但南城的墙垛最厚、城门最坚,而且门外的地势虽然看似平坦但实际上不够开阔,根本铺不开太多的兵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