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未雨绸缪 (第3/4页)
花,是给你还是带回去给会计?” 车宏轩想想:“不好,还是要办,给甲方、土建和监理买几条好烟。这样,我让汪河代表我来办。” “不好,听我说,不要办。架势摆成这样了,我们公对公强于低三下四。土建虽然同意了我们意见,可心里的气还憋着呢,决不是买几条烟就能平息的。甲方和监理也不能办,大家都清楚你的关系,如果给他们办了,他们就会推理你和古老板不可能没有那方面事,好心上坟招出鬼来了。我们就拿出大公司的派头,只要预付款到手,对不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车宏轩歪头想了好一会说:“这件事你决定怎么办就怎么办,原则是有利于工作。” “我们进去吧。” 车宏轩跟着老史进去。这招待所是一套私人住宅改的,很狭小,老史的房间只能放一张床。车宏轩觉得太艰苦了,说:“你应该住个好一点地方,免得让甲方知道小看了我们。永丰铝业的设计员住在这里也不好,回去一说成什么了?” “他们不会在乎住在哪里,而是关心那个(钱)。他们提出业余时间给我们设计,不希望你找永丰铝业。” “差多少钱?” 835 “交给永丰铝业,一平米两元还六七万呢;他们业余设计,每人就一万。” “同意办,但一定要保密,露了以后没法处事了。” “你装作不知道,对外就说我自己搞的设计。” “现场还有什么事需要定的事?” “要租个活动房,要一套电脑,还要雇个搞内页的。” “这些你来定。洞口情况清楚后感觉怎么样?” “跟以前预计的差不多。窗户面积不会超过两万九千五百平米,也就是说我们最少可以占五百平米的便宜。原因是飘窗图纸上是一米八,实际只有一米五。阳台面积占了百分之六十,全是固定窗,只有三个开启扇。我和两位师傅草算一下,每平米需要铝型材七公斤左右,再扣除其他,一平米最少有一百元的利润。这项工程我们赢定了。” 车宏轩高兴地说:“你不是常说锯响就有沫吗?现在可不是沫的事了!我们一定要把一切抓好。对了,更主要的是我们这项工程干好了,曹老板会和我们合作建一个大规模的节能门窗厂,那时候我们的事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希望有那么一天。但他们这些人说话没准,尤其曹老板,高兴了什么都敢说,过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对了,安装工人是件大事,你应该亲自去一下,落实好这件事,必须进行严格培训,不能仅靠汪河,别指望破鞋扎了脚。安装队技术要过硬,要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现场的住处我已经安排好了,随时可以进场。”他沉默一下接着 836 说,“七月初有几个栋具备安装条件,我和刘主任研究好了,我们工人六月二十五号进场,七月一日开始安装。计划五个安装队,七十五人。每批安装五个栋,七、八、九、十这四个月安装完成。这样,我们这个月订货,下月开始加工,工程不会有问题。” “你考虑的很全面。” “等我,我去冲个澡。” 车宏轩点点头:“晚上我请大家喝酒。” 第二天,天还没亮车宏轩就起来,开车赶往山上,到山上的时候 才九点多钟。这时候朝阳升起,淡雾环绕,满山嫩绿之中,点缀着白似雪团的梨花、血红的金达莱。 车宏轩把买的菜交给老周老婆,见厂部没有他人,知道都在山里,便放开两条狗,带着它们去河边看林蛙孵化情况。 房山下的池塘里,河水微红,满是幼蛙,一团一团的围在一起,河边上铺上稻草,留作幼蛙变态上岸栖息的。临时孵化池已经不见了,估计是密度太大没办法饲养,全部放到河塘里了。 车宏轩知道这是好长时间没下像样雨的关系,山里旱了,水流小了,加上林蛙幼仔太多,致使河水变红。 他顺着河道往里走,惊讶地看到有不少产仔母林蛙死去,或漂浮于水面,或静静地躺在河低,满身都围着黑压压的幼崽啃食,场景惨烈,目不忍睹。疯狂的乌鸦凌空扎下,叼起死去的林蛙飞走。那些还 837 来不及放嘴的幼娃,从半空里陆续散落下来,摔得粉身碎骨。尽管山里不时地传来炮仗声,乌鸦和这些鸟儿并不在乎。 春天里,山里并没有太多的食物,这满池的林娃仔,成了很多动物得以延续生命的食物。 进山的第一道沟,不知道哪个年代有个小庙,就叫庙沟。这庙沟的两山很高而且陡峭,沟成V字形,沟门两侧就是悬崖,里边大山什么时候看都朦朦胧胧,很远。究竟有多远,车宏轩并不知道。因为这条沟过于阴森,他没进去过。 在这庙沟底下,修了一个很大的水塘。当车宏轩此时走到这里的时候,对岸挨着庙沟淌出溪水的地方,扑棱棱有个野鸭在挣扎,估计是时间长了的关系,没了叫声。还有几只惊恐地围着,不肯离去。他明白这是工人下的夹子。他顺着工人踩踏过的脚印走过去。围着的几只飞起来,在空中盘旋,不离不弃,一共三对六只,还有一只呆在水里看着被夹住的那只,不肯飞起,看来要以死相陪。这让车宏轩感到不可思议,他立即打开夹子,放开野鸭。它勉强飞起,没多远就掉在万木从中。另一只盘旋很久,后来跟在那六只后边飞去了。这三对后边跟着一只孤鹜的队形保持了很久,每天太阳还没出来就飞来,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飞去。每当车宏轩看到,心里都深深感触,可怜那只孤单的野鸭。
目送野鸭离开,车宏轩心情沉重的继续往里走,没多远就见汪大哥带着人,挑着水桶,捞起幼蛙往山里送。 838 汪大哥见车宏轩来了,放下手里活,擦擦满头汗,笑呵呵介绍:“山里人祖祖辈辈住在这里,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蛤蟆崽子。现在,不少已经变态,长出小腿,已经上岸。” 车宏轩问:“怎么死了那么多成娃?还都是母豹?” “我也闹不清楚,可能是甩籽后休眠的时候氧气不够。今年情况特殊,春旱严重,再旱下去就成灾了,加上幼崽太多,水变质了。” 车宏轩觉得有道理,点点头:“以后不要安排人打鸟抓蛇的。” 汪大哥不解地问:“那不都吃光了?天上有鸟,地下有耗子,有蛇,还有乱七八糟的,都来吃。” “你看得住吗?不能为了挣钱大开杀戒。” “也是,其实看也没用,你去山里,它们跑到沟门;你来沟门,它们飞到山里。刚开始放几个炮仗还管用,现在不好使了。” “不是说有千分之三可以回来吗?” “是有这个说法。” “那要按两万盘计算,要回来一百八十万只,别说一只卖十元,就是卖一元那得卖一百八十万,”车宏轩笑笑,“不可能,就是回来十八万只,也不大可能。所以,杀生是没用的。” “你说的有道理,那我就安排他们把夹子收起来,干活。” 车宏轩点点头。 汪大哥转身叫来个工人,交代几句,然后回身一摆手:“走,我带你下去看看。” 839 汪大哥带着车宏轩来到河边,扒开稻草,就见黑压压一片,全是蹦蹦跳跳的小林蛙。 汪大哥盖上稻草,站起来说:“就等下雨了,一旦下雨全部上山。我们主要喂苞米面,还买了最便宜的刺鲅鱼,你看,只要放到河里,一会就只剩刺了,吃得干干净净。” 车宏轩高兴地说:“不错、不错,你干得不错,很有成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