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末日_第三章 上帝之舟(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上帝之舟(上) (第1/2页)

    犹太族的古老经卷上说,上帝给了世人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后世有人稍稍改动了这句名言,他们说,上帝给了世人十分愁,九分在耶路撒冷。也许,这就是历史所必然的命运吧,上帝送给人类一朵时间最美丽的鲜花,世人却找不到该用什么去浇灌,他们所能奉上的,似乎就只剩下了血和泪。

    如果说,世界的美九分集中在耶路撒冷,那么耶路撒冷九分的美就集中在圣山上。这座古老而神圣的山,曾经是亚伯拉罕奉子祭天的地方、曾经是雅各与天使角力的地方、曾经是耶稣背负着十字架,将自己奉献于世人的地方,也曾经,是穆罕默德驾驭着银灰色的马驹登天与先贤会面的地方,这里承载着这个世界太多的美、太多的梦和太多的秘密,所以,在世人的心中,这座古名摩利亚山的小小山峰,早已经变成世人心中一个终极的梦。

    今的圣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传说所罗门曾经花费二十万人工在山上兴建起宏伟的圣用以收藏约柜和诺亚方舟等圣物,据说,建成的圣曾经长三十米、宽十米、高十五米,气势恢宏、壮阔,号称上帝的人间居所,只不过那座圣早已经在巴比伦人的金戈铁马中毁灭了,哪怕后世重修的圣也同样毁灭在了罗马哈德良皇帝的手中。眼下矗立在曾经圣所在地的土地上的,是宏伟的阿克萨清真寺,阿克萨这个词儿在阿拉伯语中包含着很远、极远的意思,是用以纪年传说中穆罕默德乘天马一夜间从麦加飞临耶路撒冷的伟大事件,因此该寺又称远寺,乃是全世界穆斯林心目中的第三大圣地。寺院主体设施完全用长条形的石板垒砌而成,坚固、结实从而历千年而不坏,哪怕是在十字军占领这座城市地时候。却也终究没能摧毁它,而仅仅是把这里变成了圣骑士们的驻地。

    阿克萨清真寺真正的麻烦来自以色列人重新成为这座城市的主人以后。他们一步步地拆毁了清真寺周围的建筑,然后又不顾无数声音的反对,在阿克萨清真寺的脚下建立起一条连接起苦路和哭墙的地下通道,最后,甚至有些极端的犹太教徒,他们聚集起来,要求推平清真寺,以重建以色列地第三圣。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每年的埃波月九他们都会聚集起来,把一块据说来自古老圣的石头搬到清真寺边上,以表示为新的圣驻基。

    当然,穆斯林向来是不懂得什么叫坐以待毙的。自从立教之初就建立了一手执剑、一手执古兰经传教政策的穆斯林们高高地举起了武器,他们组建起烈士旅以保卫这座古老的宗教建筑,这支武装的诞生为中东已经布满血色的地图上再添一丝影。所有人都知道。危及早晚会爆发的,区别只不过是时间的迟早罢了。

    不过有的时候,贝坎宁会忍不住疑惑,不知道要是那些整天喧闹着要重建圣地以色列人知道,圣其实从来都不是建立在地表,真正的圣一直都隐藏在他们的脚下,那个时候。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反应。

    此时此刻,法师和他的合作者们,还有一群战战兢兢行走着的阿拉伯雇工就出现在圣山下面的某条隧道里,这里并不是不久前以色列人才修建的那条连接哭墙和苦路之间的地下隧道,而是更加古老地,有可能修建时间比起大卫王建城年代都要久远的隧道里。

    实际上,在圣山下面发掘地道可真不是什么稀罕事,早在摩西带领犹太人离开埃及回归迦南地以前,当年居住在这里。信奉着大衮、巴力之类魔神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做这件事了,他们发掘坑道、隧洞,并且一层一层的往下深挖,修筑房屋、墓还有天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地方,把整个圣山地地下发掘得复杂无比。变成一座彻头彻尾地迷宫。时至今。虽然以色列政府和考古学家已经清理了不少年,但是大多数地方仍旧让人不明所以。

    “动作快一点。一直这么磨磨蹭蹭的,你们想被以色列人发现吗?”法师皱着眉头催促着深厚战战兢兢、缩手缩脚地民工们。大概因为发掘的年代实在太过久远,这座地道里面潮气大得惊人,一股淡淡地霉味儿让人恶心,那怕法师毫不在意的利用魔法进行照明,可是行走在其中依然会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森和恐怖。

    而且,对于这些阿拉伯人来讲,这条隧道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