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浩然_第三十六章 兴禅让,三帝展仁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兴禅让,三帝展仁风 (第1/2页)

    自从斩杀了大巫共工之后,又过了好多年,颛顼已经六十岁了,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虽然自己依然十分的强健,经历也很旺盛,但是他仅仅只剩下十七年的寿命了。他开始在族中寻找自己的接班人,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叫做姬俊的孩子,他今年十三岁,在族中拥有很高的声望,都夸赞他聪慧能干。姬俊是少昊帝的孙子,他的父亲叫蟜极。姬俊是颛顼的嫡亲堂侄,无论是从血脉上还从才干上都符合颛顼选取接班人的要求。但是颛顼并没有直接去见姬俊,而是派人在暗地里观察着他。整整观察了两年之后,颛顼确定姬俊会是一个好的帝王之后,将十五岁的姬俊招到身边,命他协助自己处理政务。

    从姬俊来到颛顼身边开始,颛顼就不断的带他去和众多的大臣和族长见面,一方面是增长他的阅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这些人表达自己的意思。很快的,姬俊就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得的人物,他处理事情合情合理,没有丝毫的差错。每一件交给他的事情都能够很好地完成,并且爱惜百姓,所到之处到处都是人们夹道欢迎。等到姬俊十七岁时,颛顼看到时机成熟了,封姬俊于高辛城,命他统领一方政事,此后,人们便称呼姬俊为高辛氏。而姬俊在任上也是体恤百姓,爱惜民力,恩威并施,很快就受到了高辛城百姓的爱戴和拥护。

    十三年后,帝颛顼无疾而终,享年七十七岁。帝颛顼死后,姬俊众望所归,被奉为人皇,加帝号喾,人们称之为帝喾而不名。

    帝喾称帝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迁都。原本的有熊城、少昊城、高阳城地势都不高,极易受到洪水的危害,帝喾认为有损帝王的威严气象,力排众议选定了依靠山地的亳地,在此建城,作为治所。帝喾迁都之后,百姓们渐渐的聚集在这里,很快亳城便兴盛了起来。此后,帝喾击败了一直虎视中原的游牧民族犬戎,使犬戎再不敢窥伺中原。在民生方面,帝喾探索天时气象,制定了四时四气,是人们的耕种更加的有规律。

    帝喾在位七十余年,寿终而亡,享年一百零五岁。帝喾死后,他的儿子挚继承了他的位置,但是挚的才能并不出色,他在位七年之后,传位于弟弟陶唐氏。

    陶唐氏,帝喾之子,十三岁辅佐挚,封于陶地,十五岁改封于唐地,所以号陶唐氏。他继承帝位的时候只有十八岁,但是却展现出丝毫不亚于自己父亲的能力,虽然进取不足,但是他在守成和文治方面的才能十分的出众。但是贤明的陶唐氏却有一件烦心事,那就是他的儿子丹朱,他这个儿子实在是太不像话,每天就是到处玩耍,仗着自己是人皇的儿子为非作歹。陶唐氏为了这个儿子是cao碎了心。

    陶唐氏先是教丹朱家传武艺,希望能用黄帝传下的中正平和的王道武技来洗涤他的心灵,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丹朱学会了武艺之后,非但没有改变,反而变本加厉,甚至出现了伤人的事情。陶唐氏大怒,将丹朱关在了家里,费尽心思制作了围棋,让丹朱学下围棋,希望能够让他修心养性。丹朱开始的时候倒是真的喜欢上了这个稀奇的游戏。但是,时间一长,他就失去了兴趣,变得更加的变本加厉。陶唐氏无奈之下只得放弃了对儿子的培养,转而去寻找民间的贤人。

    陶唐氏在位七十年的时候发现了大贤才姚重华,因为他自己的的儿子实在是不堪造就,他便考察姚重华的能力,甚至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经过考察,姚重华果然是一个出色的人才,在陶唐氏在位九十年的时候,姚重华接替了陶唐氏的帝位,首兴禅让之风。陶唐氏在禅位后的第二十八年去世了,姚崇华为他举办了盛大的葬礼,人们对于陶唐氏的崇敬和爱戴并没有因为他的禅位而减弱,所有的部族首领都去给他送行。在姚重华的主持下,经过所有的首领一致同意,他们为陶唐氏上谥号尧,从那以后他们尊称陶唐氏为帝尧。

    姚重华,因为他双目都有两个瞳孔,所以起名叫重华。他的家境十分的贫寒,所以他一直在各地流浪奔波,从事各种的劳动。他曾在历山耕种、雷泽打渔、黄河之畔制陶。但是姚重华的德行十分的高尚,他所到的地方都会兴起礼让诚信的风尚。有古籍载:“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因为重华的能力和品德都十分出众,他所到的地方人们都愿意跟随,所以“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