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浩然_第十章 朝歌行,太任教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朝歌行,太任教孙 (第2/2页)

待客厅和一个寝室,实在是整个西伯府最为简单的建筑,这里便是姬昌的母亲太任的居住地。太任乃是一位十分贤良的女人,她的声名闻名天下,谁都知道这位老妇人的贤良淑德。当初太任怀上姬昌之后,眼不看邪曲的场景,耳不听yin逸无礼的声音,口不讲傲慢自大的言语。从不歪着身子睡觉,也不偏斜着坐、跛着脚站。切割不正气味**的食物不吃,摆放不正的席子不坐,夜里就让乐师朗诵诗歌。姬昌出生之后,果然聪慧异常,人们都说这是太任胎教的功劳。姬考一直很敬重自己这位祖母,虽然祖母并没有像别的祖母那般对自己的孙子十分宠溺,而是要求的十分严格。甚至亲自教导姬考和弟弟姬发的学业。但是,太任身上的人格魅力依然让姬考对这位严厉的祖母敬重有加。走进了小殿之后,姬考就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太姒正陪坐在祖母身边,当下也不敢多言,在一旁站下了。姬昌来到太任身边,将刚才占卜的情况说了一遍之后,太任也是十分的惊异,她看了一眼自己的长孙,点了点头。对于自己的孙子,太任还是了解的,姬昌有众多的儿子,但是真正让太任喜欢的只有三个,长子考、次子发、四子旦。太任同样精通易数,她心知姬旦为人贤良,乃是贤臣之命;姬发仁义礼智,乃是人中之龙,且心比天高,有人主之象。只有这个长孙姬考让她看不透,姬考一直没有表现出想要继承大位的意思,但是他自幼协助姬昌治理西岐,政绩优越,有目共睹,西岐文武官员皆以他马首是瞻,这一点就是姬发比不上的了。想到这,太任下定了决心,她笑道:“考儿,近前来。”“是!”姬考应声来到近前,“孙儿拜见祖母。”“好孩子,你此去朝歌要事事小心,那里乃是帝王之地,比不得我等边陲之镇。若是护卫带多了也会让陛下不喜,这样,我儿,你在我西岐闲职的将领中挑选三五个武艺纯熟的,再请一位供奉的练气士陪伴在考儿身边。”太任吩咐道,显然是将姬考的安危看得极重,姬昌也是对自己的儿子寄予厚望,当下告辞出殿准备去了。等到姬昌离开了小殿,太任对太姒道:“媳妇,你且去为考儿收拾一下随身衣物,准备些上京需用的珠玉礼物,让姬发带着弟弟们给长兄送行。”“是,母亲!”太姒也是个明白人,自然明白这是婆婆在支开自己,有话要和儿子密谈,当下起身离开了。

    殿中便只剩下了祖孙二人,太任看着丰神俊朗的孙儿,一脸的满意之色,她淡笑道:“考儿,你今日与祖母说说心里话,你想不想继承西伯侯之位?”姬考与祖母对视着,看着祖母睿智的双眼,他咧嘴一笑,道:“祖母是了解孙儿的,孙儿生性不喜这等事情,只愿每日抚琴闲逛,与诸位练气士练气修身罢了。二弟姬发确实有人主气象,想来当是即位的最佳人选。”太任也没想到姬考居然这般坦诚,忍不住一笑,说:“你这娃儿倒是坦诚。也罢,既然你不愿继承西伯侯之位,此去朝歌也不用钻营于显贵之间,只需往太师闻仲、丞相商容、王叔比干、武成王黄飞虎府上奉上礼物便可,尤其是那武成王,收了你的礼物必然会对你照顾有加。你到了朝歌百年多多进宫求见陛下,与陛下亲近亲近。陛下年幼,不喜朝事,商容丞相曾有信与你父亲,叹陛下不谙朝事,不知何时才能告老。你此去,便多多辅佐陛下,勤学朝政,日后哪怕你不承西伯侯之位,陛下也会看重你的弟弟予以照顾的。”“孙儿谨记!”姬考知道,这是祖母在传授自己出事的道理,自然是细心听讲。“另有中大夫费仲、下大夫尤浑二人虽然贪鄙,但是在陛下跟前也是说得上话的人,入了朝歌城不可得罪这两个肚量狭小之人,选一日,请这二人饮宴,不分高下,可保无忧。”太任继续道,“余下之事,祖母便不与你说了,你且去吧。”姬考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头,道:“孙儿拜别,祖母保重。”言罢,转身出了小殿。太任看着姬考果决离去的背影,浅笑道:“倒是个成事的人。”

    姬考出了太任的小殿,在殿外一切都准备好了。五名孔武有力的年轻将领一身便装向他施礼,腰佩刀剑,马上担着兵刃,另有一名仙风道骨的长须道人端坐在一辆铜车之上等候着姬考。姬考从母亲手中接过了瑶琴和衣物等放在了车上,想着父亲母亲磕了三个头,什么话也没说,走到兄弟们身边摸了摸姬发和姬旦的头,说:“哥哥不在家中,你们要好生辅助父亲知道吗?”“是,大哥!”姬发和姬旦齐声道,在他们身旁的姬昌三子姬鲜忍不住道:“大哥何故只托付二哥与四弟?我等兄弟也能辅助父亲!”姬考看了姬鲜一眼,摇了摇头,不再说话,转身上了车,扬长而去。眼见姬考走的洒脱,姬昌忍不住抚须微笑,当下让众子散去了,一切也就回归了平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