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冀州战,西伯文书止刀兵 (第1/2页)
帝辛八年夏四月,大商四镇诸侯率天下八百诸侯朝觐朝歌。早在七年冬十一月,老丞相商容便安排停当,东伯侯姜桓楚率东夷二百诸侯自东门而入,南伯侯鄂崇禹率南方二百诸侯自南门而入,西伯侯姬昌率西方二百诸侯自西门而入,北伯侯崇侯虎率北方二百诸侯自北门而入,最后齐聚于金亭馆驿。这八百名诸侯均知老太师闻仲不在京城,天子宠幸费仲、尤浑两人,所以老早就派出使者交好二人,奉上礼物。这二人沆瀣一气,得了礼物之后,聚在一起核对礼单,却是发现独有一家诸侯没有礼物奉上,便是那冀州侯苏护,二人心中不悦,准备伺机收拾苏护。 姬考因为如今也算是天子近臣,又因出身西伯侯府,被帝辛钦点担任西门迎候使。这一日,早早有人来报,西伯侯及众诸侯的队伍已经行至朝歌城西七十里,姬考命副手周纪在西门准备迎候,自己率领家将和三百铁骑出城迎接。奔出了三十里,姬考就见不远处旌旗招展,各家诸侯的旗帜林立,当先一杆大旗上掐金丝、走银线绣着一个斗大的“姬”字,赫然便是西伯侯府的旗帜!姬考纵马前行,来到了队伍之前,自有喝令官令三军止步。姬考朗声道:“西伯侯姬昌接旨!”“臣,西伯侯姬昌接旨!”老侯爷从驾辇上走下,躬身在姬考马前。姬考道:“天子口谕:着禁军宣威将军姬伯邑考为西门迎候使,西伯侯率所辖诸侯虽姬伯邑考入城,下榻金亭馆驿,听候后令。”“臣,领旨!”姬昌言罢,冲着姬考鞠了一躬。待到老侯爷直起身子,姬考跳下马来,伸手搀住父亲的手臂,笑道:“君父一路辛苦了,如今朝歌在望,也不急于一时,便慢慢行走吧。”姬昌笑了笑,道:“也好,传令各家诸侯,缓缓行走,不可风尘仆仆的入城,缓一缓精神。”自有那家将领命而去。姬考搀扶着父亲在前面走着,低声道:“君父,冀州侯苏护叔父刚正不阿,不肯去阿谀费仲、尤浑两人,被两人怀恨在心。只怕此次进城,有些麻烦。”姬昌听了,眉头皱了一皱,双手拢在袖中算了一卦,摇了摇头,说:“刀兵祸劫,有惊无险,骨rou离散?这,哎,天机不明,实难勘测啊!”姬考也是有些忧虑,思索了半晌,叹道:“罢了,到时要是叔父开罪了天子,惹来刀兵之灾,儿子便请旨出征,尽力豁免吧。”姬昌点了点头,问道:“我看考儿你身体似乎强健了许多,而且有些出尘之气,要不是你就在为父身边,为父还以为你要羽化成仙了呢!”姬考笑道:“儿子这些日子有大机缘!蒙女娲娘娘垂青,准许儿子在朝歌女娲行宫随仙童学艺,儿子如今也是能够霞举飞升,纵五行术法,一身武艺也是大有长进。七日前女娲娘娘说要帮儿子向上界仙家讨一杆兵刃呢!”姬昌闻言又惊又喜,拍着姬考的手臂说:“好,好,好啊!我儿真是有福之人,方来朝歌便有此机缘!”这时,姬考忽然神秘的看了一眼四周,压低了声音说:“君父,女娲娘娘曾言,成汤天下要亡在帝辛陛下手中,让儿早作打算。”“什么?”姬昌声音猛地一高,随即便压了下来,“怎会如此?当今大商强盛非常,东伯侯乃是天下诸侯之首,更是天子岳丈,谁能撼动这天下?”说这话时,姬昌的眼中异彩流转。姬考自修行以来,六识灵敏,自然发现了父亲眼中的异样,他微微一笑,道:“君父,无论您作何决定,儿子都是支持你和二弟的。”听到这句饱含深意的话,姬昌心中一惊,看着自己的儿子,发现自己似乎有些看不透他了。 一路无事,四大诸侯率八百诸侯在金亭馆驿汇集,天子下诏,四大诸侯九间殿见驾,其余诸侯午门朝贺。朝拜完毕之后,众诸侯齐聚,一同饮宴。而姬考作为唯一一个四大诸侯子弟中再朝歌为官的人,自然是少不了一番应酬。其余三位伯侯都对姬考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姬昌老怀大慰,多饮了几杯,早早睡去了。姬考也告辞离去,往女娲宫去学艺去了。 到了女娲宫,就见女娲娘娘端坐在神坛之上,一旁的彩云童儿和碧霞童子手中捧着一杆画戟。女娲笑道:“此戟乃是本宫从逍遥山求来的,虽当不得重宝,但是也是少见的兵刃,是用大鹏鸟的羽毛炼成的,名曰鹏羽。另有逍遥山的一套戟法也一并传与你。”说罢,挥手一指,画戟腾空落在姬考手中,姬考接戟在手,种种戟法传入他脑中,当下便在大殿之外演练起来。这一套戟法使出,风雷阵阵,如大鹏凌空,蛟龙出海,威势不凡。姬考陷入空灵之境,完全忘却了时间,待到回神之时,已是次日黄昏,他连忙辞别女娲娘娘,返回朝歌去了。女娲看着姬考离去的背景,叹了一口气,这大劫从此便起了,也不知要出多少祸端。 姬考一回到朝歌,便发现整个朝歌的气氛都不一样了。他匆匆赶回宫中方知昨日夜间天子召见冀州侯苏护,想要纳其女为妃,也不知苏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