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浩然_第二十章 准提出走,血海翻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准提出走,血海翻波 (第1/2页)

    释迦牟尼佛端坐莲台之上,身边站着孔雀、大日两位护法佛,在西牛贺州之上游荡,身后是燃灯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俱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七位古佛,再之后是文殊、普贤、观音三大菩萨,其余三千诸佛皆在极乐净土之中等待大乘教主之命。一众佛陀、菩萨在天空中缓缓行过,直奔西牛贺州极西而去,正走间,忽见前方一颗菩提树耸立,树冠广大形如华盖,树身高有千丈,树上累累菩提果实,煞是喜人。释迦牟尼把手一指,道:“我们去树下坐坐吧。”众佛、菩萨点头同意,一派祥云降落在地,来到了菩提树下环绕而坐。

    轻轻捻起树下的一片叶子,释迦牟尼笑道:“这么多年,似乎今天是最悠闲的一天了。不用刻苦修炼,不用背负着让自己喘不过来气的沉重压力,好自在。”说这话时,忽见他手中的树叶忽然绽放出一阵青光,落地化成一个英俊的少年僧人,躬身拜服:“弟子拜见师尊!”释迦牟尼淡淡一笑,伸手抚摸着少年的头顶,道:“感我心而生,便是我的大弟子了,赐你法号,摩柯迦叶。”“谢师尊!”摩柯迦叶双手合十,拜服道,之后便站在释迦牟尼身边侍奉。释迦牟尼舒服的坐在菩提树下,悠然自得的自语着,他说的话朴实平滑,都是他心中所想所思,此刻表达出来却是成了一份不得了的感悟和境界。他说话的时候,世界都仿佛安静了,就连风来到这里都不敢吹动树叶,生怕打扰了他的话语。这一说就是七天,这七天之中,释迦牟尼的神情越来越轻松,却越来越有威严,举手投足之间自然带着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这七天时间,他终于完成了由身到心的成佛之路,现在的他,才可以称为是大乘佛教的佛主,释迦牟尼佛。

    七日之后,释迦牟尼站起身来,他身后的菩提树一抖,化为一道七彩光芒消失在天边,一点金光飘落下来,赫然是一只小小金蝉正扑扇着翅膀,释迦牟尼对着它淡淡一笑,向着七彩光华消失的地方深深鞠躬,道:“谢圣人。”随后伸手点在金蝉的头上,佛光闪过,一个白衣僧人合十而立,头上干干净净,眼神澄净如泉水,只是双眼深处总是带着一丝迷惘,对这世间万物的迷惘。“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二弟子了,便叫你金蝉。”释迦牟尼笑道,金蝉抬头看着面前的威严佛主,疑惑道:“我本就是金蝉,为何还要起名金蝉?”摩柯迦叶沉声道:“师弟,不得多言。”释迦牟尼笑道:“有趣,有趣!”大笑之后,看向西方,伸手一指,只见一座高山拔地而起!这高山,梵唱袅袅,仙音处处,七宝装成,八德汇聚。“此山曰灵山,三千佛陀听命,于此山建寺,传我大乘佛法!”释迦牟尼朗声道,只听一阵应诺之声,三千佛陀天外而来,落在灵山之上,不动法术,不靠神通,身体力行,从无到有,建起一座前所未有的广大寺庙。释迦牟尼看着这三千佛陀,忽然大笑,向着三千佛陀合十施礼,道:“辛苦了!”三千佛陀转身,看释迦牟尼,朗声大笑,眼中含泪,还礼道:“师兄辛苦!”一声“师兄”,释迦牟尼心神难定,泪珠涌出,难以自已。这三千佛陀,尽是熟悉面孔,道一声“师兄”,不是对佛主,而是对那个麻袍道装,一身傲骨的碧游大师兄。

    徐缙站在八德池边,看着灵山之事,神色肃穆,忽而长叹道:“碧游京,好一个碧游京啊!通天,好一个通天!”此言一出,佛教二圣也是神色凝重,无言以对。八德池中忽然波浪翻滚,那朵九品金莲摇曳晃荡,只见一头金须鳌鱼从池中现身,奋力向着池外探着脑袋,向着灵山方向看去,池边的禁制在他的头上脸上打出无数的伤口,鲜血迸溅,眼角震裂,但他仍然探头而望,泪珠儿滚滚落入池中。徐缙看着乌云仙这般模样,忍不住大吼一声,手中忽然浮现出一柄紫色长剑,奋力向下挥砍,只听一声琉璃脆响,那金须鳌鱼猛地蹿出了八德池,落在了池水之外,扭身化作了一个长须道人,热泪满面的看着下方灵山。徐缙挥剑放出了乌云仙,二圣人却视若未见,皆是闭目养神。乌云仙几次欲跨步前去灵山,都生生停下了,最终他猛然擦去脸上热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