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五庄观,人参果 (第1/2页)
镇元子离去之后,赤目问清风道:“园中还有多少个果子?”清风想了想,答道:“此番果子成熟,师傅赏了两个给众师兄弟吃,还剩下二十八个。”“嗯,此次就只给他们打两个,只给那玄奘吃。”赤目笑道,“师傅还说有我的同乡,只是不知是何人。”清风和明月笑道:“到时候不就知道了,如今师傅不在,我们就不用每日里修炼了。”“那可不行!”赤目笑了笑,“师傅走之前,说你们一切都要听我的,赶紧的,去做功课!”清风、明月顿时哭丧着脸,无可奈何的离开了,赤目笑了笑,向山外看了看,也离去了。 却说万寿山下,悟空三人趁着玄奘不在,偷着喝酒。而在万寿书院中,玄奘也终于等到了学生们下课,见到了那位来自南瞻部洲的大儒,这一见面,玄奘忍不住笑道:“子渊先生,原来是你啊!”“哈哈,原来是玄奘长老,失迎,失迎!”那位大儒哈哈大笑,只见他看上去不过三十刚出头,颔下三绺长须,面带病容,却是气脉悠长。玄奘笑着对悟净道:“悟净,快去把你两位师兄请进来,子渊先生乃是齐国孔先生门下第一大贤,也是为师的至交好友,快让他们前来拜见。”“是!”悟净先是向子渊先生施了一礼,转身就出去了。过不多时,就见师兄弟三人一起走了进来,悟空和悟能倒是若无其事,悟净的脸色倒是十分古怪。这三兄弟一进来,立刻就是一股酒气传来,玄奘脸色一冷,道:“你们偷偷吃酒了?”“师傅,我们兄弟并不忌酒,您也勿怪,不是说有大贤介绍我们认识吗?”悟空嬉笑道,玄奘也是拿他没有办法,介绍道:“这位先生姓颜名回,表字子渊,乃是齐国儒门七十二贤人中数一数二的大贤,孔先生独独赞曰‘贤哉回也’。曾去秦国与为师论道,是为师的至交好友,你们要持弟子礼。”“见过子渊先生!”悟空领头,三兄弟一起躬身施礼。颜回笑道:“客气了,请里间奉茶。”“好,请。”玄奘笑了笑,师徒四人跟着颜回进了内室。 内室中,分宾主坐下,颜回笑道:“长老怎么来了此处?”玄奘笑道:“贫僧奉始皇陛下之命,前来西天取经,路过此处,听闻有南瞻部洲的大儒在此授学,特来见上一见,不成想是先生你!”悟空笑道:“这就叫做他乡遇故知!”“正是如此。”颜回笑道,“这位,看着面善啊!啊,我想起来,你是那五行山下的老猿!我当初游学的时候,远远见过你。”悟空笑道:“老孙乃是东胜神州人氏,被困在五行山下,不成想被先生看了笑话。”颜回笑道:“好了,不提此事,不提此事了。今日好不容易相见,倒是不易。”“师傅说先生乃是大儒,先说好,老猪不喜欢听儒家大道理,您千万不要说哦!”悟能嘿嘿一笑,玄奘也是无奈,只是白了他一眼。颜回笑道:“好,今日不谈经义,只叙乡情。来,请茶。”众人一起品茶,玄奘和颜回说着话,众徒弟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虽然他们并没有谈论经义,但是这两人抛却身份,却都是饱学之士,哪怕是不谈经义,也是谈的十分投机,也让悟空三人认识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玄奘。 谈了一会,悟空忽然问道:“先生,你久居万寿山,不知可否给我们讲一讲这镇元大仙的来历?”颜回笑道:“镇元子,乃是最早得道的一批大能之一,如今是准圣中最为顶尖的人物,只差一步就是圣人之尊,更是与我人族人祖相交莫逆,对我人族十分的关照。不过,他的名声在外却是因为一件宝贝。”“宝贝?什么宝贝?”悟能好奇道。“草还丹。”颜回喝了一口茶,接着道,“这草还丹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盖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好家伙,这要是吃上一个,可是抵得上老孙多少年苦修!”悟空忍不住咋舌,玄奘也是十分称奇,却道:“那果子既是三朝未满的孩童模样,这如何下得去口,就好像是吃人一般。”颜回笑道:“长老心怀慈悲到了此等地步,实在是难得。只是,嘿嘿,未免迂腐。”“先生一直说贫僧迂腐,贫僧都习惯了。”玄奘笑了笑,也不在意,显然是两人关系真的很好。 正谈笑间,忽然有一个书童来报:“先生,靖轩先生来访。”“快请!”颜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