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二零章 朱紫国行医(上) (第1/2页)
正值炎炎夏日,在一座城郭之下来了一行四个和尚,这四人形容确实是十分古怪。居中那一个僧人,端坐在一匹一尘不染的白马身上,一身干干净净的陈旧袈裟,头皮刮得发青,白面如玉,唇红齿白,只是左边大袖随风飘飘,竟然是缺了一臂。而在这一行四人的最前面走着的一个,身长四尺上下,尖嘴猴腮,一身直裰,腰系虎皮裙,浑身是毛;牵马的是个长嘴大耳的,腆着大肚子,大耳如扇,一手牵马,一手拿着一柄九齿钉耙;后面跟着一个挑担子的,身高过丈,面色黝黑,长相十分狰狞。这四人来到城关之下,那独臂僧人问道:“悟空,这里是个什么地界?”“师傅,原来你是个不识字的!”那尖嘴猴腮的人嬉笑道。那独臂僧人笑道:“你这猴儿,又讨打不是?” 这一行四人自然就是玄奘师徒四人了,他们师徒在驼罗庄击杀了那条大蛇之后,受到了驼罗庄百姓的膜拜,东请西邀,各各酬谢。师徒四人被留住五七日,苦辞无奈,方肯放行。各家见他不要钱物,都办些干粮果品,骑骡压马,花红彩旗,尽来饯行。这驼罗庄一共五百人家,倒是有七八百人相送。只是到了那七绝山稀柿衢,那恶臭扑鼻,险些把玄奘给熏晕过去。为了过这稀柿衢,也算是给驼罗庄百姓打开一条通途,悟空撺掇着悟能变作一头巨大黑猪,一路拱了两天,这才把稀柿衢给拱开,那般滋味就不说了,不过,那驼罗庄百姓一路供应悟能饭食,他倒是也十分开心。通了稀柿衢之后,玄奘师徒四人继续西进,如今便来到了这一座城关。 “你这猴儿,为何说为师不识字?”玄奘笑道,“我自幼为僧,千经万典皆通,怎么说我不识字?”悟空抱着膀子来到马前,笑道:“既识字,怎么那城头上杏黄旗,明书三个大字,就不认得,却问是甚去处?”玄奘忍不住抡起马缰在悟空头上敲了一下,喝道:“这泼猴胡说!那旗被风吹得乱摆,纵有字也看不明白!”悟空也不觉得疼,嬉皮笑脸道:“老孙偏怎看见?”悟能忍不住笑道:“师傅,莫听师兄捣鬼。这般遥望,城池尚不明白,如何就见是甚字号?”悟空嗤笑一声,道:“却不是朱紫国三字?”玄奘点头道:“朱紫国,恩,必是西邦王位,却要倒换关文。”悟空笑道:“原来只听闻西贺两大国邦,一曰金池,一曰宝林。这一路行来,才知道原来这西牛贺州还有不少小国邦。”“好了,闲话少讲,我们进城吧。”玄奘说着,一催白龙马,率三徒弟进了这朱紫国城。 进了城中,玄奘师徒沿大道而行,忽见一座门墙,上有“会同馆”三字。玄奘笑道:“徒弟,我们进这衙门。”悟空不解道:“为何进这里?”玄奘解释道:“会同馆乃天下通会通同之所,我们也打搅得,且到里面歇下。待我见驾,倒换了关文,再赶出城走路。”三个弟子自然,没有意义,服侍玄奘下了马,直往会同馆中而去。 却说那馆中有两个馆使,乃是一正一副,都在厅上查点名册,看看都是哪里来的,要往哪里接洽,忽见玄奘师徒来到,吓得面无人色,颤颤巍巍道:“你,你,你们站住!你们是甚么人?是甚么人?往那里走?”玄奘施礼道:“贫僧乃东土大秦始皇帝驾下,差往西天取经者,今到宝方,不敢私过,有关文欲倒验放行,权借高衙暂歇。”那两个馆使闻言,才知是上方大国来人,心中安定,屏退左右,一个个整冠束带,下厅迎上相见,即命打扫客房安歇,教办清素支应,玄奘自是十分感谢。两个馆使还有公事,寒暄一通之后,出厅忙碌去了。有那手下人请玄奘师徒客房安歇,玄奘正要跟去,悟空却是恨道:“这厮惫懒!怎么不让老孙在正厅?”玄奘笑道:“他这里不服我大唐管属,又不与我国相连,况不时又有上司过客往来,所以不好留此相待。”悟空嗤笑一声,却不说话。 玄奘师徒在客房住下了,有管事的送饭食来,乃是一盘白米、一盘白面、两把青菜、四块豆腐、两个面筋、一盘干笋、一盘木耳。玄奘忙教徒弟收了,谢了管事的,管事的道:“西房里有干净锅灶,柴火方便,请自去做饭。”玄奘上前道:“劳驾打听,国王可在殿上么?”管事的道:“我万岁爷爷久不上朝,今日乃黄道良辰,正与文武多官议出黄榜。你若要倒换关文,趁此急去还赶上。到明日,就不能彀了,不知还有多少时伺候呢。”玄奘闻言,急急道:“悟空,你们在此安排斋饭,等我急急去验了关文回来,吃了走路。”悟能赶忙取出袈裟关文。玄奘收拾了一下,换了一身素锦袈裟,就要上朝,临走时吩咐道:“尔等就在馆内带着,万不可出去生事。”“师傅放心。”悟能三人自然应承了。 玄奘进了宫城,不一时来到五凤楼前,说不尽那殿阁峥嵘,楼台壮丽。直至端门外,烦奏事官转达天廷,欲倒验关文。那黄门官至玉阶前启奏道:“朝门外有东土大秦钦差一员僧,前往西天雷音寺拜佛求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