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大玄有变 (第1/2页)
逍遥山,万灵园,竹园之中。 徐缙负手而立,面前摆着一副巨大的沙盘,长宽各有近一丈二,沙盘之上惟妙惟肖的微缩了四大部洲的山川地形,国土疆界。从沙盘上可以明确看出,南瞻部洲幅员辽阔,足足有方圆四百万里,面积占了八百万里地界中的五成。其余三洲都不及它,西牛贺州占地二百万里,北俱芦洲占地一百五十万里,最小的东胜神州若是不加上散乱岛屿,只有区区五十万里疆域。 这一副沙盘是徐缙截取地界龙脉灵气形成的,所以除了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其他地方都是毫无差距,可谓是精确到了极点。如今,他的目光完全落在了南瞻部洲之上,审视着秦、齐、玄三国局势。 南瞻三国之中,秦国、玄国接壤西牛贺州,齐国背靠大海。其中玄国面积最为广大,独占南瞻部洲南部横亘东西的广阔地方,依仗横亘南瞻部洲大江为界抵御齐、秦两国。繁华富庶,号称是天府之国,拥有大军数百万,固若金汤。因为玄国信奉截教,所有封神一战之后的截教散佚万仙俱都到了这里,使得此处道馆四立,宗门无数,修行力量也极为强大。 齐国背靠大海,与秦国之间的分界,是从南瞻部洲北部而起,到大江方止的苍莽山脉。这山脉非人力所能过,只有数条山道足以穿行,成为了两国的天然屏障。齐国自开国君主卓志宁至今,历经十五代君主,其中有七位君主都是修仙得道而去。齐国虽是百家鼎盛之地,但是因为历代齐皇以礼仪和律法治理天下,如今渐渐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外儒内法的学术风格 秦国崛起于周国混乱之时,励精图治,在三国之中锋锐最强,最善征伐,不时还要在边境开启战端,称之为“磨练兵锋”。如今又的西牛贺州佛门支持,为大秦军队补充广大的修士队伍,使之势力更加膨胀,也使得整个南瞻部洲的局势变得动荡起来。 就在徐缙凝神观察沙盘的时候,外面传来一个声音:“弟子卓志宁求见先生!”徐缙闻言,淡淡一笑,道:“进来吧。”从门外走进来一个中年男子,只见他虽然面貌是中年,颔下五绺黑须,但是却是满头银发。此人正是姜尚转世的卓志宁,如今通晓两世,修为惊人,在逍遥山、昆仑山、紫微宫三地均受重视,在三界也是威名赫赫。 卓志宁走进了院子,徐缙就招呼道:“志宁,你是分析天下大势的行家,你来看看。”卓志宁闻言,就来到了沙盘前,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沙盘,不禁赞叹道:“早就听闻先生手中有这么一件宝贝,今日终于见到了。”言语中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这东西只有在这里才能温养里面的地脉龙气,不能送给你的。你就别废话了,来看看南瞻局势。”徐缙淡笑着,伸手在沙盘上一拂而过,就见其余三洲下沉,南瞻部洲上升,最后占据了整个沙盘,变得更加清楚、详细了。甚至连此刻三国的国运气息都能显现。 卓志宁仔细看了看,道:“先生,我观三国,秦国国运昌盛,齐国国本巩固。只有这玄国,承平日久,观其国运,似有纷乱之象。若真如此,当是齐、秦两国开疆拓土之时。”“确实如此啊。”徐缙叹了一口气,道,“我不愿看着战火四起,但是我也知道,这是天下大势,非一人可以决之。叫你过来,其实是想交给你一个任务。” “先生请吩咐!”卓志宁赶忙躬身道。徐缙点了点头道:“你身具天书,正好行此事。我命你统御逍遥山十二元辰军巡检天下,三国之争乃是地界之事,只准天仙以下修士参与。但有敢借此事兴风作浪的,不管是哪家势力,我准你就地格杀,真灵封入天书。我想,现在在上面的真灵会很高兴有人来替代他们的位置的。” “这!”卓志宁面露难色,道,“先生,此事关系重大。天书真灵皆是封神之人,岂可随意更替?” “你不用担心,若是不够格进入天书,天书还不收呢!”徐缙淡笑道,“好了,你去吧。”徐缙既然下了逐客令,卓志宁也就不好留下了,施了一礼,领命离去了。 徐缙在沙盘前站着,自语道:“如今又是天下大乱,那个老魔头又该出来玩了吧?算了不管他了,只是我到现在也看不出这玄国到底会怎么****,要不要开个作弊器算一下呢?还是不要了,锻炼锻炼脑子吧。”他正自语着,忽然眼睛被人蒙住了,凝碧轻笑着说:“看什么呢?”徐缙淡淡一笑,转过身轻轻揽住了凝碧,笑道:“玩呢,不看了,咱去钓鱼吧?”“好啊!”凝碧笑颜如花道,两人挽着手走出了竹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