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章 丰收庆典(一) (第1/2页)
由于去年的水灾,今年尾张的粮价都比较高,六月份已经涨到700贯/千石。利长安排松井友闲通过倾奇屋,卖掉将家中7千石存粮,又获得了一笔收入,到了七月份,一些早熟的水稻已经要开始收获,粮价再次回落。 又是一年收获的季节,今年夏天几场暴雨并没有造成多大的水灾,整体上算是风调雨顺,加上信长推广了‘肥料种田法’,又是一个大丰收。信长治下的尾张(犬山城一带是织田信清的地方)估计粮食增产四成以上,所有人都在享受丰收的喜悦。 利长自然是回到了荒子城,利长名下所有的领地都经过了建设规划,不是外面那些单单使用‘肥料种田法’的土地可比。大量的下等田产量翻倍,中等田也增产一半以上,17800石表高的土地,实际收获35千石,直属领地15490石的表高,收获粮食30.5千石,粮赋22.8千石,几乎将原来的5个粮仓(前年屯粮建设)堆满了。 整个尾张都是大丰收,粮价狂跌,直到400贯/千石,这是以前正常年景的八成,不过相对于增产四成来说,大家都能获得更多的收入。尤其是农民,他们能更多的吃到饱饭了。信长的威望再次上涨,而利长的名声也随之高涨。 不同于其它领主,利长的财政收入,并不是全部依赖领地的产量。如此低的粮价,利长可不会卖粮食,继续修建粮仓,前田家要购粮!今年的财政预算,收入将达到1万贯以上(南蛮馆的盈利不能带回领地花费,不包括在预算内),以现在前田家家业规模,这是一大笔钱。留着这么大一笔钱,不符合后世的经济学原理,也不是利长的风格,8千贯的资金花出去,20千石的粮食就购买回来了。看着满满9个粮仓,利长十分高兴,乱世之中,粮食可是应通货。尾张采用‘肥料种田法’丰收了,日本其他地区肯定没有这样的好事。 美浓和三河等尾张周边地区,因为尾张的丰收和超低的粮价,造成粮食价格下跌至450贯/千石,但其他远些的地方却不同了。近畿由于琵琶湖的存在,周边都是产粮区,粮价也比较低,可是甲斐、越后等地农业可不怎么发达,就算是丰收年景,粮价也有550贯/千石的价格,武田信玄常年战争,每年都要采购粮食,靠着甲斐金才能保证财政花费,只要利长能把粮食运送到那些缺粮的地方,自然又能大赚一笔,就算只是放到明年五、六月份也能小赚一些。 想到能倒卖粮食而赚钱,利长就忍不住兴奋,不过,这会儿信长的一个小姓前来传令,信长召见。这次攻打美浓,虽然获得了美浓桥头堡,可是十四条合战,让尾张的损失也不小,就算今年大丰收,能够弥补各种费用;士兵们却是需要好好休养一番的(农兵受伤自救),不知道信长又搞什么! 来到天守阁,已经有好些人都到了,众人都在低声议论。 利长刚坐下来,池田恒兴就凑过来问道:“宗兵卫,你说这次主公叫大家来是什么事啊,不会是又要出兵吧?”看来上次攻打美浓,众人都损失不小,都不太想再次出兵了。 “我也不知道,主公的心思可不是我们能猜的。”池田恒兴是信长的心腹,就算利长与他两个是哥们儿,猜测信长心思这种事怎么能给他说,信长可是被比喻成曹cao一般的人物,利长可不想当杨修。况且这次利长也真不知道。 “主公到!”一个小姓在一旁高声报道,颇有点太监总管的味道。 “拜见主公!祝织田家武运昌隆!”信长刚坐下,众人赶紧参拜。 “好了,诸位。”信长挥挥手,接着说道,“今年尾张大丰收,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吉兆,我要开展一次盛大的丰收庆典,以感谢八幡大明神对我织田家的眷顾!” 丰收庆典也是传自唐朝的一种活动,只要是风调雨顺之年,农民们总会感谢神明,丰收庆典就是一场盛会。不过,信长是一个怕麻烦的人,以前几乎没有搞过这种事情,受他影响,众臣也只是在自己的领地里小小庆祝一下。 今年的丰收除了风调雨顺以外,‘肥料种田法’起了最大的作用,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信长却把这些都归功于神明,是神明赐福尾张。神明赐福,能够提升信长的威望,就像****搞的天降祥瑞,是天子之福一样,众臣肯定也不会反对。 不过,利长也从中看出另一个问题,信长将丰收归功于神明,那就能抹杀利长在农民心中的地位,毕竟现在这个时代迷信还是非常重要的。丰收之后,尾张人都是受益者,到处在传唱利长的名头,对于一个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