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巴西的淘金工人用钻石作赌博骰子 (第1/2页)
“你手上无光,怎么可能看得见?”吕涛手里的枪并没有放下,还是很是警惕的向四周察看,嘴里还幽幽的向姐妹俩说道。Τ 这一刻,李雪是动情了,有钻石的地方,黄金自然失去了它耀眼的靡丽,一眼很得意地看了吕涛一眼道:“古人在淘洗砂金时发现的应该基本上都些是小颗粒的金刚石,他们会不会随手扔掉?” “当然不会!在自然矿物中,金刚石金刚光泽最强、折光率最大、色散能力最强。具有多个晶面的金刚石能将射入的白光高度折射,并在折射过程中将白光有效地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单色光,从而显现出七色霓虹般光辉灿烂的火彩,而这种光彩是自然产出状态下的任何其他宝石所不具备的。古人正是根据金刚石这些卓尔不群的光学特征来鉴别金刚石的---不管这些金刚石是从河床里通过淘洗得来的小钻,还是偶尔从地上捡拾得来的大钻,而且这些鉴别过程基本上不用矿物学家的帮助,”吕涛想一点一点让李梅吸收这里的复杂性,如果一下都告诉她,他怕李梅一时也接受不了。 吕涛的话让姐妹俩非常吃惊!李梅按竖大拇指,够聪明!含着几分佩服的意思急切的说道:“对呀,钻石能折射出五颜六色的火彩,你去弄点火来。” 吕涛很快弄了木柴。在岸边上架起一堆篝火。李雪饶有兴致地看着吕涛,啧啧称奇道:“钻石怎么又叫金刚石?” “书读多了吧?哈哈……”见到李雪疑惑不解的神色,吕涛继而苦笑着补充道:“钻石的叫法很多,民间俗称金刚石。很早以前,当带有荷兰科学文化印记的日本产汉字“金刚石”在清末转回中国时。有关“金刚石”的近代科学认识也传播到了中国。约在清代末年。金刚石也称钻石,其词义显然来自上述地金刚钻。” 当篝火照亮这里时,映照在了三张脸上,男人是一张霸气地脸,女人是一张甜美的脸。多么完美的组合啊!如果月老能看见这一对美眷。相信他老人家也不会轻易拆散他们的…… 李雪没料到吕涛会突然说出这番道理。惊得是毛孔一阵收缩,惊然回首。神色极度复杂的看着吕涛道:“未经加工出去地钻石,原料是什么样地?经琢磨而成珠宝饰物地才称钻石吗?” “这个我说不好。两者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是相等的,含义上是一样的。要说钻石地原料是什么样的?我也没见过。看外表肯定与加工而成钻石有区别,某些地方,类似于普通地石头吧,”吕涛忙不迭收敛了心神,正了正神色。心想别在问了,自己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吕涛尴尬的咳嗽了两声,眉头挑起回答道。 吕涛的点上了一支烟,若是再任由她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这辈子也休想理得清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后,斜着眼睛瞧着李雪。 李雪听了吕涛的话,一心想着地下河水中那从未见过的钻石原料,能在这里一饱眼福,也是一生的幸运。一想到这,李雪美得小手捂住了嘴巴,眼睛瞪得老大地看着吕涛,一脸难以置信的笑容,老半天才故意的问道:“会是什么样呢?” “想象不出来,”这个问题,吕涛暂时还没有想好,他摇着摇头,努力的回想着曾在电脑中所看过的资料,不屑地道:“千百年来,山东郯城和临沂地区乡村的人们已经习惯于弯腰走路,为的就是寻觅杂草丛中、土块缝隙或者乱石堆里时不时射出的那一抹强烈的反光,如果偶尔碰巧遇上了,那就意味着他们找到了“夜明珠”,找到了“宝石之王”,找到了惊人的财富。1977年,世界闻名、谱写中国钻石发展史光辉篇章的“常林钻石”在山东临沂的发现就是如此。” “能简单梳理一下中国金刚石的历史吗?”李雪拍了下自己脸,想让精神清醒下。原来那副眼神的痴呆,看得吕涛连着咳嗽了几声,涨得脸红耳赤,差点没一屁股坐到水里去。 不会是真的吧?吕涛听后心里一酸,不禁苦笑了一下,心道我真的那么成熟吗?中国金刚石的历史,自己哪有那本事说得出来,都怪平日里自己的书读得太少。吕涛暗叹了一声,只能按照网络资料的话题,能记多少,算多少的大概概括的产明道:“中国的金刚石发现史一直是个空白。2004年前,对于中国金刚石开发史而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