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工业革命_3.18 回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18 回师 (第3/3页)

己与女儿救了出来。

    陆天万没想到自己当了叛众的首领,其家人却被官府的人救了出来,倘若没有朝庭派来的平乱大军,自己的母亲与meimei必死无疑。他此时既已想得明白,当下更不含糊,冲着贾专甲等人连拜了下去。陆天虽然也是泉州人,但与其母相比,陆天说的话却是易懂之极,显然在外混了多年,知道自己的方言不易被人理解,也知道眼前几位大人都来自临安,便刻意改了口音。

    李不伟只听得陆天口中称谢,又声称自己心愿已了,任由官府处置之类的话,与电视剧中所演的情节丝毫无异,显然后世拍电视也不是胡乱拼凑的。但李不伟此时除了惊讶于眼前发生的一切,更是对贾专甲另眼相看。这位贾大人显然早就知道了那对母女就是陆天的家人,在这个节骨眼上将这二人带了过来,令陆天彻底心服口服,现在想起贾专甲方才的一席话,显然他是早有准备的。

    李不伟忽问道:“陆天,本官问你,刚才看到朝庭的两艘小艇之后,你只是稍作抵抗,为何不继续还击,竟然任由两艘小艇押着前来请罪?十艘大船被两艘小艇制服,似乎有些匪夷所思吧。”

    陆天恭声答道:“大人,小的虽然出身卑微,也从未受过海战的训练,但小的还能做出一些正确的判断。当时那两艘小艇的航速极快,比起大船不知要灵活上多少倍,而且仅是一眨眼间,便令其中一艘大船负伤不轻。再看十余艘大船,根本无法靠近小艇,便是想追击也万无可能。小的心想,仅仅是两艘小艇,便令十二艘大型战船无用武之地,倘若距岸再近些,也不知道会有多少类似这样的战船。再加上众位兄弟思乡心切,倘若当时起了反抗之心,纵然有幸逃了出去,也不知何时才有机会再次回来。因此小的与几位弟兄商议之后,决定前来请罪。等到了码头之后,小的更是庆幸万分,没想到除了小艇之外,朝庭还派来了更大战船。”说着,手指帐篷外面的那几艘蒸汽战船。

    李不伟笑道:“你倒是明白得快,却不像其它人那艘糊涂,只懂得顽抗,最终落得个一败涂地的局面。”李不伟所说的,正是前些时日赵范与燕顺的崖山海战。当时赵范带了七艘福级战船,但燕顺仍是看不清局势负隅顽抗,最终损失惨重不说,还罪加一等。

    其实李不伟更为惊讶的是,陆天虽然看似一介武夫,但此人心思颇为缜密,又能审时度势,而不愿带路攻打晏梦彪,也说明此人极讲义气,不愿为了自己的安危而出卖弟兄,对于一个普通百姓来说当真是不易。

    然而李不伟已没时间对此事做太多的考虑,因为朝庭密令自己和赵范火速回到临安,看来多半是为了北伐一事了。

    回师的日程已定,李不伟连夜找到贾专甲密议了一番,等赶回军中大帐时已近深夜,却见帐篷中灯火通明,里面除了赵范与赵洪万,还多了另外三人。看到这三人,李不伟惊喜之极,连声道:“原来是姚大人与两位尹大人,忽然来此也不通报一声。”

    李不伟所说的姚大人,正是工部侍郎姚胜利,此人原是被朝庭派往兰溪建造各家工厂与矿山,此时他忽然来到泉州,想必兰溪的任务已完成得差不多了。至于那两位尹大人,分别叫做尹豪平与尹杰平,这二人属于兵部,本是负责大宋地理堪探与海疆划定的工作,李不伟在临安寻找新铁矿时,这尹豪平也曾参与过,因此对于这两人,李不伟自然并不陌生。

    众人寒暄几句转入正题,姚胜利道:“大人一定心存疑问,为何我等忽然到了泉州。”李不伟点了点头,也不答话,只等着姚胜利继续说下去。

    姚胜利接着道:“前些日子,朝庭得知福建路发生地震之后,本想着即刻派出赈灾队伍,同时再派几千名士兵前来援助,但后来江北有了异动,再加上晏梦彪已潜入澎湖屿,枢密院便有了新的计划。下官此次前来时,还带了两艘蒸汽战船,大人与赵将军返回临安之后,这两艘蒸汽战船将继续留在泉州,以防晏梦彪侍机反扑。”

    李不伟奇道:“既然如此,为何不索性派出大队战船开往澎湖屿,将晏梦彪等人尽数拿下,如此岂不完全没了后顾之忧?”

    姚胜利笑道:“其实下官对此也是不解,但是在临行前请教了郑清之大人之后,却是豁然开朗。如今大战一触即发,朝庭已不愿将精力过多于投于福建了。虽说攘外者必先安内,但皇上现在却不这么想了。过几日还会有兵部的人陆续赶到泉州,正是为了重新制定大宋的领土与海疆图。”

    ……

    泉州码头,李不伟与赵范整装待发,除了两艘事先回到临安的战船之外,其余十三艘蒸汽战船早已准备就绪,就等着赵范一声令下了。

    李不伟站在指挥船的船头,望着眼前简陋的泉州码头,心中颇为感慨。虽然南宋时泉州已是重要的商业口岸,但用于停靠战船的码头却只有一个。但他可以肯定的是,过不了多久,泉州必将成为大宋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之一,因为朝庭早已有了决断,这从姚胜利的口中也能多少获知一些,就差着皇帝亲口告诉自己了。

    赵范站在一旁问道:“大人,可是还想着贾大人如何处置陆天一事?您既有了吩咐,贾大人定会见机行事的。”

    李不伟摇头笑道:“赵将军有所不知,其实我是在想,咱们有备而来,又匆匆离去,多少让人觉得任务尚未完成。但皇上显然又有主意,竟像似要将泉州作为南方的镇江或是建康。不过这样也好,毕竟海上的防御也极为重要,海军是否强大,也显示了一个国家的军力是否强大。”

    赵范笑道:“你我二人离开临安已久,消息多少有些闭塞,等过两日回去之后,大人恐怕又要诸事缠身了。”

    李不伟也笑道:“是啊,姚大人既然前来泉州,兰溪的事情应该办得差不多了。如此说来,临安的各家工厂也要尽快扩大规模才是。这次回到临安,先要在皇家实验室察看一番,然后再到各个工厂去转一转。另外,姚大人所说的交通部也要成立了,皇上对此极为重视,我看多半是为了北伐做得准备。”

    赵范道:“大人尽管放心便是。虽然您离开临安已有段时日,但实验室与工厂不也没出什么差错么?大人离开之后,实验室必定又造出了不少新玩艺儿,连我都迫不及待地想回去看看了。”随即又笑道:“不过大人您却要考虑另一件事了,皇上不是说过,此次回到临安之后,便要为您与公主筹办婚事的么?”

    “婚事?”听到这两个字,李不伟心头一阵欢喜,又多了一些伤感。虽然他一直觉得自己仍然不到婚娶的年龄,但能取到周依依,又是自己一直的愿望,只可惜这等大事,却没有父母陪在身边。陆天虽然是一介平民,而且还是待罪之身,却仍有一个母亲与meimei,而自己呢?朝中众人都知道自己父母双亡,就连亲戚也找不到半个,希望成亲的事情一过,没人再追究自己的身世才好。

    战船已经启航,赵范看到李不伟仍是一脸闷闷不乐,甚是不解,心想有皇上赐婚,而且娶得又是公主,李大人为何还要闷闷不乐呢?难道他还在想着晏梦彪叛乱一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