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赵先生 II (第3/3页)
出口,李不伟顿时大吃一惊。此人的声音吵哑之极,令人过耳难望,竟然是徐州的那位赵先生!
“李石靖……赐姓赵……赵石靖……”李不传在心中默念着这两个名字,心头大震。他念头急转:从福建回到临安的第二天,便在小向南的身上发现了一块玉佩,那块玉佩上刻了两个字,一面是一个‘蓉’字,另一面却刻了个‘靖’字。或许是小说读得太多了,自己竟然觉得‘靖’与‘蓉’这两个字,本就是该写在一起的,却未曾想过现实毕竟不是小说,况且写书的那位大师也是七百多年以后才出生的,又哪里来的‘靖蓉’一说呢。现在回想起来,他不由得暗骂自己糊涂,这‘蓉’字自然是完颜蓉了,而那个‘靖’字,不就是大宋某一赵姓的,而且名字中又带着个‘靖’字的人么?倘若当时自己注意到此事,将大宋的所有官员遍查一遍,即使李石靖此时还未姓赵,但说不定也可以找出这个人了。 当然,这些念头如电光石火般在李不伟脑海中一闪而过,旁人断然无法查觉。几人落座,李石靖对着挂在墙上的地图指指点点,将山东两路的军力布防情况重新讲了一遍,又在上面做了几个记号,大概就是李全的重兵所在了。 但李不伟此时心乱如麻,又想起当时在思远观中的一些情形。那日,赵先生,也就是李石靖,曾亲口向完颜洪烈许诺要攻打山东的李全,从而吸引蒙古的兵力,其结果自然是减轻了金国在北方的压力。此举虽然与大宋的战略不谋而合,但其本意却是为了帮助金国。按理说,李石靖既然身为山阳守军的副将,对于大宋的军力必定了解情况,而且近日在沿江一线的兵力调度,他也应该比较清楚才是。说得再直白一些,大宋欲攻打金国收复失地,李石靖也是再清楚不过。而宋金一战,金国必定落败。既然如此,攻打山东以减金国之围,似乎又显得多余了。他明知事情的结果,为何还要帮着完颜洪烈攻打山东呢?对了,一定是他以为完颜洪烈还控制着完颜蓉与小向南,这才不得已而为之了。 李不伟如此想着,神色间却未流露出半点破绽。李石靖将山东东路的兵力分布情况大概讲了一遍,众人心里都有了底,再看李不伟,却一个人坐在那里连连点头,似乎对眼前的一切极为满意。 此时又有人前来通报,却是李全大军的最新动态。李不伟观颜查色,知道所报非虚,心中更是惊讶无比,看来李全当真是要攻打楚州了,那么前日的情报当真不假。 赵范道:“两位将军,既然军情紧急,咱们再等候一天消息,明日我便与李大学士返回临安,将详情上报朝庭。看来,这一仗是非打不可了。”话毕,又转向李不伟道:“李兄弟,为兄本想着若无大事,便陪着兄弟去附近转一转,但眼下情势紧急,看来此举当作罢。”李不伟忙道:“军情第一,游玩第二,赵大哥尽管不必放在心上,他日有的是机会。不过眼下小弟想在军营中看一下,赵大哥不妨陪我到处转转。”赵范听得一愣,忙又笑道:“李贤弟的要求,愚兄自然不无应允。” 诸事议定,赵范陪着李不伟走出军机大帐,悄声问道:“方才兄弟神情有异,可是觉得有何不妥?”李不伟微微一惊,讶然道:“赵大哥竟然看出来了?希望旁人不要查觉才是。”赵范道:“我与兄弟相处日久,自然清楚兄弟的习性,若是换作旁人,或许以为兄弟只是一介书生,不堪舟马劳顿,这才略显疲态罢。” 李不伟稍有宽心,又想:李石靖就是赵先生,此事多半不假。这里是山阳,虽然也属大宋,但听赵千里所说,驻守的兵士有一部分还是来自西夏。我若是将此事揭开了,李石靖必定会起了异心,弄不好还会起兵作乱,甚至将我等杀了灭口也不一定。若是回到临安再禀报兵部,恐怕他已与李全开战了。虽然收复山东也是朝庭的意思,但这李石靖的意图却是为了履行对完颜洪烈的承诺,显然与大理相悖。等他与李全开战之后,必定会要求完颜洪烈兑现承诺。但完颜蓉已死,孩子现又寄养在莫烟紫家里,完颜洪烈自然无法如约交出这二人。到那个时候,恐怕此事必定会闹得人尽皆知,而朝庭也必定不会就此罢休。李石靖或许会从此带着旧部占山为王,弄不好还会投向蒙古。倘若当真如此,岂不是将大宋的精良兵器拱手送给了敌人?这又该如何是好? 赵范看李不伟脸色晴阴不定,知道他遇到了难事,当下不再发问,正准备唤过几名亲兵陪着查看军营,却听李不伟沉声道:“赵大哥,有一事我必须要告诉你,只是此事干系重大,本该迅速回禀朝庭,可又担心因此而延误了时机,对我大宋有所不利。”赵范微微一惊,又看李不伟说得甚是慎重,当下也不敢含糊,对着李不伟点了点头道:“兄弟有事尽说,为兄若能出些主意,自然知无不言。” 李不伟低声道:“赵大哥,可还记得那位赵先生?”赵范点头道:“自然记得。”忽然猛地一醒,失声道:“兄弟可是发现了此人行踪?”如此说着,心中却想,李兄弟在进入军营之后便一反常态,难道这赵先生竟然躲在山阳的军营中?除了李石靖与那百姓打扮的探子,其余的都是昨日在场的人,莫非……”刚想到这里,又听李不伟说道:“其实那位赵先生,我也未曾见过,只是他的声音极为特别,因此小弟记得极深。今日这位李石靖李副将,似乎就是那位赵先生了!” 赵范这才大吃一惊,心想李兄弟平日间虽然看似大大咧咧,但心思却极为缜密,他若怀疑李石靖就是赵先生,此事多半不假。思索片刻,赵范道:“兄弟,倘若李石靖所说属实,李全的部众会在近日集结完毕。若依着枢密院的意思,我军必定会在淮北迎敌。倘若你我返回临安禀明实情,恐怕李石靖早已在淮北与李全开战了。”李不伟点头道:“是啊,此事需得慎议。” 其实李不伟多了一层顾虑。试想,朝庭目前已知道了赵先生与完颜洪烈的约定,但完颜洪烈以其妻儿要挟赵先生一事,却只有李不伟与史红袖二人知晓。若此消息被朝庭得知,又顺藤摸瓜查出小向南的下落,说不定会来个连座之罪,将李石靖及其亲属全部下狱,弄不好再来个什么灭三族九族之类的。牵涉到小孩子,这又是李不伟所不愿看到的。但权衡轻重,却又是国事大于一切,这让李不伟左右为难。二人秘议许久,终于有了定论。 冯千里听说要不伟要先行离开,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转念一想,李大学士本非军中之人,两军交战这等事情他也帮不上忙,再说他新婚不久,想必急着回去与公主团聚。当下命人备了快艇。李不伟也来不及与众人一一辞别,乘上小艇急急赶往临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