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风流_人物篇 第十八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人物篇 第十八章 (第2/2页)

鱼周询对于天子和宰相窦刚在钱案中四处株连的做法十分愤慨,在管同家里饮酒酣醉之余,就常破口大骂,口无遮拦,不料管同却暗暗记在心上,随后秘密呈奏天子,出卖了鱼周询。

    结果鱼周询被冠以十恶中的“大不敬罪”,凌迟处死,整个家族都被斩首抄没。

    管同踏着恩人的鲜血,当上了鸿胪少卿。但管同人品极差,一开始巴结卢士琼,后来见宰相窦刚强势,又拼命巴结他,以至于连妻兄卢士琼也恶心他。

    后来,管同见窦刚失势,又厚颜无耻地对天子颂德献媚,以天子的近臣自居,结果被杨如月做了一首嘲讽歌唾骂,引得长安人争相传诵。

    所以有时候,并非是“文如其人,诗如其人”,诗文和人格判若两人的还是大有人在的。正像“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样的好句子,居然是大汉jianian汪精卫所作一样。像这首诗,如果就诗论诗,无论从诗歌艺术上,还是从思想性上看,都属上上之作。但诸多诗词选本中均不选,恐怕也正是此诗的格调和管同的人品风马牛不相及吧。假设该诗是文天祥之类的铮铮良臣所作,恐怕早就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

    管同名言:“今日的吾与昨日无关”

    三十四、

    程文宪是进士党中的重要人物,不过他为后世仰慕的是另外一个身份:中周浪漫派诗人的代表。

    程文宪出身益州望族程氏,祖父曾做过顺宗皇帝时期的宰相,父亲因是庶出,轮到他这一辈时已无门荫可依,所以只能参加科考,历经五届大考才总算取得功名。

    他的诗清新飘逸,充满梦幻主义色彩,而他的感情经历也像他的诗一样浪漫。

    话说程文宪在做洛阳城门郎时,有一次与三位好友在洛阳城的御苑一边游览*光一边对诗,无意中发现御沟的水面上漂着几许红叶,煞是好看,于是不由自主地捡了一片,在手中把玩之时,发现叶子上竟然题着一首诗:“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很显然,这是一位在洛阳宫中寂寞无聊的宫女所作。

    程文宪很欣赏这首诗,于是他也在红叶上题了一首诗:“花入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

    并有些好玩滴把它放在御沟的上游,任由它随波漂流,希望它能漂入宫中,找到那位题诗的宫人。但是那时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要靠一片红叶找到深宫中的某位不知名女子,无疑像大海捞针,是一件虚无缥缈、不着边际的事。

    没想过了十天,程文宪和一个诗友故地重游,偶然间又发现了一片题了诗的红叶,于是他赶忙拿起来看,只见上面写着:“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虽然不知道是谁写的,但是程文宪和他的诗友都被作者在诗中透露出的对自由的无限渴望之情深深打动。后来,这件事被慧帝知道了,出于对宫女们悲凉命运的同情,这一年,他下令放出了不少宫女。然而那位在红叶上题诗的宫女最终是否得到了自由,程文宪等人却不得而知。

    后来,他又几次来到这个地方,但再没有看到题诗的红叶,程文宪对两片收到的诗很喜欢,便放在书箱里保存起来。

    过了两年,程文宪外放为建阳县令,当时建阳县属扬州管辖,扬州刺史是名士韩泳,他还兼任淮南道观察使,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员。

    上任前,程文宪给上司韩泳写了一封信,以二人共同的朋友诗人刘玉喻为话题联络一下感情。

    在他写的这封信中,韩泳发现他的笔迹与前不久本家meimei给他看过的在红叶上题诗的笔迹非常相似,于是当程文宪上任后,马上接见。

    韩泳当面向他询问,程文宪便讲述了当年洛阳任时,红叶题诗的经过。韩泳听完后,从里屋拿出一片红叶给他看,程文宪大吃一惊,因为红叶上的那首诗正是自己当年在御沟边写的那首,于是忙问缘由。

    原来程文宪当时放入御沟上游的那片红叶,后来真的漂入了宫中,并被一位姓韩的宫人得到,韩宫人有感而发,回了一首诗,就是程文宪第二次得到的那首。另外不久后,她又作了一首:“独步天沟岸,临流得叶时。此情谁会得,肠断一联诗。”但是没有机会再放到御河,因此就把程文宪题诗的红叶和自己的诗一起珍藏在衣柜里。

    后来,皇帝下令放出宫女三千,韩宫人也有幸在其中。出宫后,无依无靠的她便来投奔本族兄长韩泳。谁知刚到不久,程文宪也到了这里。

    韩泳召韩宫人出来相见,韩宫人见了程文宪拿出来的那两枚题了诗的红叶之后,热泪盈眶,她说:“这首诗是我在宫中时写的,当时只想让它在御沟中随波逐流,没想到却被郎君珍藏在书箱之中。”接着她又亲自重写了一遍,字迹完全吻合。

    韩泳为他们两人奇特的缘分所感动,便从中做媒,程文宪和韩宫人得以喜结良缘。在婚礼的宴席上,兰心惠质的韩宫人即席吟诗一首:“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莺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一时为人们传为佳话。

    事实上,有一点在外界传闻中并没有提及,那就是韩宫人出宫时的年龄已经三十二岁,并不是外界传说的那么年轻美丽,其实程文宪后来有点后悔,可是木已成舟,上司说婚,外间物议,他哪敢说什么反对。

    从这点可以看出,程文宪是很识时务的那种人,他懂得权衡,晓得厉害,知道取舍。

    程文宪很好道术。说来有趣,进士党中的三位重要人物:陶翼、李缜、程文宪都好道术,但由此而形成的人生志趣却大相径庭。

    程文宪取其俭朴寡欲,陶翼得其无为而为,而李缜却把道家的及时行乐、得意狂放奉为座右铭。

    不同的修道理念,也带给他们不同的人生际遇。这也算是性格决定命运吧。

    最后要说的是,程文宪的爱情来得很浪漫,但他对感情的态度却还算得上忠诚相对于同时代之人,虽然结婚的时候,程文宪有过后悔和迟疑,但是终其一生他对韩宫人这个结发妻子很是有情有义。

    一次,慧帝赐给程文宪两个美妾,韩宫人因妒忌将两妾的头烫伤,头发尽脱。当程文宪的妻子接到皇帝所赐的“毒酒”时,对丈夫说:“我与你是结发夫妻,相濡以沫,多年来相互扶持,才有了今天的荣耀,现在你有那么多宠爱的姬妾,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说完就要喝毒酒,程文宪一把抢过,仰着脖子喝下,说:你死不如我死,圣命不可违,就让我替你吧。

    这些情真意切的话语和举动反应了他二人对于爱情的忠诚和守护,虽然限于时代和身份,他们不可能做到忠贞不二,但也算难能可贵了。

    尽在中文网更多:

    看书累了吗?来7432小游戏休闲放松一下吧!网址:.

    重要声明:“"所有的文字、目录、评论、图片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阅读更多最新章节请返回,支持宦海风流请到各大书店或网店购买阅读。

    Copyright2008-2009AllRightsReserved黑龙

    ★★★★如果觉得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