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姆特不可思议之书_第五章 1975年之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1975年之前 (第2/2页)

,我一直都在简陋的旅店房间里住着,一面关注着新闻,看看有没有关于酒店血案的报道,等风声平静一些之后再出去设法调查——我可不想被莫名其妙地两帮人追杀的同时,还有公安也搀和起来,那样的话,我在中国可就真的有点举步维艰了!

    当时的我还没发现到,我的热血性格已经有了些收敛,想问题也更加冷静而又周到全面了些,不像以前那么冲动了!我的性格,隐隐之中受邱云清的影响不小!每当我有点心慌的时候,那个带着威压的瘦削男人的身影便会浮现在我面前。

    我在旅店里住着,一天的吃喝都是服务员给送进房间来——我的身上有老唐给的Visa卡,金额具体不太清楚,不过足够我在中国的一切开销了。

    大约在四天后,电视里还是没有出现和酒店血案有关的新闻,我顿时有点坐不住了——这一切似乎有点太不寻常了!

    公安就算不通缉我也罢了,竟然出了命案而一点风声不露,这不太像中国公安的作风吧?

    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反正我打定了主意,再呆个三四天,我就出门去继续未完的调查,而调查的方向也很简单——从谢虎当年任职的学校开始调查起!!

    三天后,一切还是风平浪静,我收拾一下东西,退了房,直奔昆明理工大学——谢虎生前所在的学校!

    当我几个小时之后,站在昆明理工大学的校园里时,心里顿时有了些许感慨!

    两年前,要不是因为华大伟事件,让我不知不觉卷进了很多事,今年的我,应该还在学校里过着平淡的学校生活吧!

    不过,往事再怎么美好,追忆也只是一种很傻很天真的行为,只怕我现在这样刺激、惊险的生活,正是很多生活在平淡之中的男孩子们所渴望的呢!

    我找到了学校的办公室,此刻,当时在昆明公安局为了拜访杨学明老人而开的介绍信,再一次派上了用场!不过,中国人和法国人不同,对警务人士要么很合作,要么就极其不配合,呈极端化的表现。

    比如我这次拿出介绍信的时候,就受到了办公室几位眼镜人士的白眼。一位自称是主任的人连连摆手,一脸不耐烦的样子。直到我说明来意,他才脸色一松:“哦!我还以为你是来调查富二代校园飙车撞死人的事情……原来是找谢虎……他人都不在了,有什么好查的……”

    我习惯性地耸了耸肩:“谢虎在车祸发生之前,有没有什么不太对劲的地方?”

    “能有什么不对劲的,每天上课下课呗,没事就在实验室里,谢虎这人口碑不错!”

    我忽然心里有什么东西被拨动了一下,感觉有个东西一直被我漏掉了!

    “谢虎他是教什么科目?”我追问。

    “植物学,他家里有很多植物标本,很多都是我们当地山区都很少见的濒危品种。对了,他之前的那个学校,就在深山里的一个小镇子上,叫什么来着……附近都是原始森林……”

    “他之前的学校?”我感觉抓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第六感正在给我一些信息,“他来昆明理工多久了?”

    “到他女儿出生之前,我算算……应该有五年了吧!他之前在一所中学里任职的,就是那个小镇子……挺远的吧,叫娜姑镇……离四川挺近!”主任皱眉回忆着,“我记得他在那所中学任职也只是为了研究当地的一些珍稀植物的,后来在《云南植物》上发表了论文嘛,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了我们大学……”

    主任之后的话我都没有怎么听进去,但是“娜姑镇”这个名字,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这时,一条略微清晰的时间线的脉络,开始浮现了出来,但是,有些东西我还是要和阿卡拉确认一下!

    在告别了主任之后,我掏出手机打了个电话给阿卡拉——为了防止我原来的电话被截听,我在街头随便买了一张不记名的手机卡——相比这一点,法国就做得死板多了,不做相应的登记,是无法获得手机卡的。但是中国的通讯公司这么做,倒是给我这样“心怀不轨”的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通话中,我问阿卡拉,她可知道她母亲和她父亲是何时认识并结婚的,结果她告知我,她母亲是昆明理工大学的留学生,当时担任谢虎的课堂助教,所以认识了。

    阿卡拉提供的这些信息,和我的推理倒是颇为吻合!!

    根据时间上的推断,阿卡拉是1980年出生的,那么谢虎就大约是在1975年来到昆明理工大学的,1975年前,他都在那个“娜姑镇”!1975年他来了昆明理工之后,才结识了阿卡拉的母亲。

    那么,1975年前发生的事情,阿卡拉母女都是毫不知情的!

    看来,我的下一个目的地,就是那个“娜姑镇”了!

    1975年前的谢虎,到底发生过什么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