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尽头的石碑 (第1/2页)
不多时,老唐已经把叠合了鲤鱼图的一张卫星地形放大图发送了过来,我一看,却和云南西北部的一个地区的地形轮廓相当吻合,看来还真的有戏! 当时,国内彩屏手机还未普及,黑莓这种智能手机国内更是很难见到,更何况我这部特制的彩屏手机,范宝宽和蒋保民自然是大眼瞪小眼,一副极其稀罕的样子。 连一向淡定的李旭,看到我这么快就获得了关键性的线索,也不禁感叹起来,说国内外科技差距五十年云云。 其实在国外,商业卫星已经相当普及,不少私人卫星公司都有导航类、通信类的业务,绒猴俱乐部以其庞大的势力,自有几家信得过的卫星公司在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其中一家公司的规模甚至在美国地区可以排名前三,出于隐私的考虑,这里我不便写出它的名字。这家公司提供的很多信息,在我的冒险生涯中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我们回到了娜姑镇之后,寻了家看起来高档一点的酒店住了下来。既然目标已经明确了,线索也很清晰,那么接下来就显得不那么匆忙了。 我们四人在酒店中的时候,我也安排人从昆明等大城市就近采购了一些旅行用品过来,什么罐头、背包、瑞士军刀等等,全部都是四人份的。 李旭还特别提到了长袖的衣物和长裤及雨靴。这几天他一直在研究地形图,发现顺着鲤鱼图标记的线路走的话,最终我们会被引入一片深邃的丛林,云南山区气候湿热,毒蛇猛虫多,把自己包裹得严实一些,好处总是大过坏处的,另外一些常用的解毒药也是有必要的。 在临出发前,我还交给他们一人一把54式7.62毫米手枪用来防身——这是国内能弄到的比较不错的前苏联武器的仿制品,在中国部队里算是普及型装备。 李旭拿到枪,在手上掂了一掂,拉开保险,笑着道:“事已至此,我都没什么好惊讶的了,接下来说不定你火箭筒也能搞到?” “应该可以。”我漫不经心地往背包里塞子弹,直到自己感觉负重量差不多了才罢手,而李旭三人则每人带了七八发子弹,大概他们觉得应该不太会用到手枪,不过,我却隐隐感到一种不安,特别是在得知暗处还有那些进化体觊觎的情形下。 一个星期后我们便出发,路途中的细节不必累述,总之一路平淡,毫无波澜。 我们顺着鲤鱼图上标记的地点,经过了一个汉族和壮族混居的小山村,最终踏进了茫茫的亚热带丛林之中。 这里的气候和环境似曾相识,和金三角的情景差不多,也许是两地相隔并不是十分遥远的缘故。 我们顺着丛林里标记的路线一路前行,老唐则每隔半小时把我们目前所在地地标记地图发送过来,这样对照之下,我们就不会迷失了方向。 这片森林很久没人来过了,叫不出名字的植物枝桠肆意地伸展开来,遮天蔽日,而地上,厚厚的腐烂叶片让我们的旅程更显艰难,我们要用小刀不时劈开粗大的蕨类植物,才能继续前行。 我们前三天的旅程,一直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而从鲤鱼图上看,我们的旅程还有五分之四没有走完,就是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起码要十五天才能到达目的地! 这在过去的话,这种长途的密林跋涉,简直是不敢想象的,完全是自杀之旅! 首先,过去根本没有卫星定位等等技术,迷路更是家常便饭,一旦深入了丛林,就要面对很多来自于丛林的危险。在这一点上,我相当庆幸,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猛兽毒虫。 其次,过去的人很难携带足够十几天用的干粮,艰难地跋涉在丛林里。 所以,即使这张地图是真的,我也怀疑是否有外人真的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来找到这个村子? 既然这个村子如此难找,那么,这张所谓的地图,意义何在?为什么会出现在土司家的墙上? 夜晚,在篝火旁,我对三人提出了我的疑问,不过,三位公安也谈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李旭却一直紧紧皱着眉,似乎在努力思考着什么。 “怎么?”我发现李旭的不对劲,就问道。 李旭摆摆手,一副不太愿意多说的样子,一面却对范宝宽和蒋保民使着眼色。 范宝宽和蒋保民面色一凛,纷纷点了点头,随即恢复了正常的神色。 我看情形不太对,低声道:“怎么……” 李旭打断我的话,低声回应我:“准备好武器,好像有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