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树皮 (第2/2页)
“巴哈姆特先生,我之前想到,似乎在哪里见到过邱先生有一个姓冯的中国友人,后来翻阅了几本邱先生之前写下的游记,发现在1952年秋天,邱先生曾经带领一支生物科考队去过南美洲的巴西,里面好像是有一名队员叫做冯居恒的。你说起那个冯家的祖父的年纪,我想来,时间上是差不多的,不知道是不是你所要找的那一个?” 1952年……冯居恒……巴西!! 似乎冥冥之中,有一条线索,把一切都串联起来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也许,这就是我一直要找的线索! 我立时兴奋道:“说不定就是!邱先生的游记里还写了什么,你能不能发到我的手机上?” 老唐应允了,只是说还要整理一下,大概两三天后把完整的内容发给我! 接下来,我打了个车到车站,随后,乘车去了冯乃定老家的那个小山村。希望这次的山村之行,能够把围绕在案件四周的迷雾再拨开一些! 两个小时之后,我已经站在小村的门口了。这个小村进村只有一条山路,两旁都是已经干涸的河底,铺着一层厚厚的鹅卵石,或大或小。在这样的路上走着,前后都一览无余,我分明看到两个青年不远不近地跟着我,就是那些便衣了。 这样的路上,根本无从隐藏,我干脆停了下来,对他们笑了一笑,大声道:“你们跟了我一路,也够辛苦了,过来说说话吧!” 两个青年面面相觑,大概也觉得不好意思了,抓了抓后脑勺,急急几步跑了过来。 我笑道:“你们章局这么不放心我,还专门给我派两个保镖来?” 两名青年不好意思地一笑,默然不语。我此时因为有了线索上的大突破,心情自然轻松了许多,也不怕这些人跟着。 我们三人顺着小路进了村,穿过村里古朴的山神庙和残旧的戏台,走到了村里主要的道路上。
我走着走着,很快发现了这条路我似曾相识——正是冯乃定的手机视频里所录制的那条道路,冯向东的尸体正是在这条路上手舞足蹈地行走。 我辨认了一下方向,很快找到了冯家的那个宗祠。村里有着几户人家的宗祠,不过,冯家的宗祠显得最为豪华气派,红漆木柱,黑瓦飞檐,门面也相当的大。 我顺着视频里的路走到尽头,站在一丛灌木前面停了下来,冯向东当时正是一头栽进了这些草里面,再也没有起来。 我摸了摸额头,沉思了片刻,转身进了村子,向几户人家打听了冯家长辈的住所,直接打算上门拜访。 在我一连串的调查和思考中,我分明看到那两个小伙子一脸不解的脸色,暗自觉得好笑,当然,我也绝没有向他们从头至尾解释的义务和必要! 我很快找到了在门前晒着太阳的冯家二祖父,我上前打了个招呼,提到我是冯乃定的好友,顺路来受托看看冯家的长辈们。老人身体硬朗,颇为精神,听说我的来历,自然相当热情,提了凳子给我坐着。 我毫不客气地一屁股坐下,有一茬没一茬地闲聊着,接着谈到冯向东的事情。 “阿定为人还不错,就是年轻的时候和他老子关系不太好!”老人眯着眼睛回忆着,并且谈到了冯向东尸体被火化的事情,言语之中,他似乎并不知道冯向东曾复活过的事情,其他一切,都和冯乃定之前告诉我的差不多。 下午暖洋洋的阳光披在人身上,让人十分想睡上一觉。 不过,我的精神,此刻却十分清醒,因为我的思路正在整理当中,有很多线索交织在一起,千丝万缕理不出个有用的头绪来,眼下,似乎只能等着老唐给我发邱云清的游记来了。 但是,我又不愿傻等着,于是,再去四下转了转,特别是冯向东一头栽倒的那个草丛。 那个草丛里灌木丛生,中央一颗半枯死的榆树歪歪斜斜地挺立着。 我看着草丛,心里却在想着一件一直让我觉得奇怪的事情——既然是“复活药”,人也确实复活了,为何又会死去?而且从视频上看来,冯向东在宗祠门口四下张望了几下,最终才选定了这个方向走来,最后一头栽倒在这里,再也没能起来。 这个草丛,就是复活后的冯向东,所选定的“目的地”!! 我的想象力,可算是天马行空了,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个猜想对不对,如果对的话,他为什么要选这里作为“目的地”?如果不对的话,那具体情形又是怎样? 我身后的两个青年,一直沉默着,此刻,其中一人终于忍不住了,开口道:“你到底在干什么?” 我微微一笑,眨了眨眼道:“你一直跟着我,总会有知道的一天了!” 我口中这么说着,心中却有着恶作剧的快感。 我不经意地看着榆树,忽然间,发现榆树的树身上,似乎有着一小块树皮掉了。 本来,一块树皮掉了,绝不是一件令人吃惊的事情。真正令人吃惊的是,这块树皮很像是被人咬掉的,位置很靠近树根。而我俯下身去,更是在树皮上发现了一圈牙齿的咬痕!! 有谁会这么无聊,趴在地上,去啃一棵树的树皮?? 我突然毛骨悚然地想到,当时在视频中,复活后的冯向东,其实不是栽倒在这个草丛中,而是他想俯下身去,目的当然是咬下这块树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